马 婷,于宏达
(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1.心血管内科;2.普外科,新疆 巴音郭楞 841000)
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1]。为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各大医院均在不断完善和探索护理管理模式。我院结合院内护理工作现状,制定了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本研究主要对该模式在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进行以下报告。
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工作的26名护理人员和同期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实习护理人员和未成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将2018年1月~6月收治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共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23~69岁,平均(42.46±5.03)岁。将2018年7月~12月收治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共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25~68岁,平均(42.52±5.01)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性良好(P>0.05)。本研究在获取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实施。
自2018年7月开始在护理工作中应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具体应用过程为:(1)对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层级划分,共分为护理组长、急救护士、治疗护士、观察护士、助理护士5个层级,针对不同层级护士开展不同内容的专科培训。如助理护士的主要培训内容为基础护理,急救护士的主要培训内容为急救护理技能、危重症护理技能,治疗护士和观察护士的主要培训内容为沟通技能、应急处理技能,护理组长的主要培训内容为护理管理技能。(2)成立责任护理小组,组内包括5~10人,由护士长担任护理组长,各层级护理人员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完成护理工作。(3)护士长明确划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除带领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外,还需对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协调、组织、监督,定期进行技能考核,及时指出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问题,并给予指导,督促更正。
比较应用该模式前、后6个月的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护理工作质量:共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急救能力、护理文书书写四个方面评价护理质量,各评价项目评分范围均为1~4分(差、可、良、优),总分16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护理满意度:自制调查问卷为患者发放,共包括16个条目,总分100分,高于90分为满意,60~90分为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
应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分别采用x2、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应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6个月前,26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10.92±0.98)分,应用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6个月前,26名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为(9.15±1.01)分,两个时间点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13;P=0.000)。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观察组中,满意患者28例,较满意患者24例,不满意患者2例,护理满意度为96.30%(52/54)。对照组中,满意患者20例,较满意患者18例,不满意患者8例,护理满意度为82.61%(38/46)。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171;
P=0.023)。
如何使临床护理工作能够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医疗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2]。我院总结实践经验、结合院内护理工作现状,制定了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本研究评价该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发现,应用该模管理模式6个月后,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与应用该模式前6个月比较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应用该模式前6个月比较也明显升高。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得出,该管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工作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为:实施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能够充分调动各层级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层级护理人员个人能力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果[3]。且在护理工作中,各层级护理人员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有利于自身职业技能水平的提升,因此,能够进一步保障护理工作质量。
综上所述,本研究得出护理责任制分层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