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岩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将其确定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宏观框架内,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的达成皆无法脱离劳动力这个核心的生产要素。诚如毛泽东所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①回望我国宏大的社会发展脉络,长期以来泛化且固化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与城镇化建设浪潮形成一种潜隐的动员能力,鼓动农村劳动力单向度流往城镇区域。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开始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域。在该问题的学术梳理过程中,政治、经济要素被判定为基本成因和破题路径,已经形成理论共识,而对于文化自信这一紧要变量的商酌却着墨不足。本文试从文化自信缺失的视角探析农村“空心化”现象,审视两者之关联。研究发现,农村群体持有“崇尚城市”的生存心态,以“入城脱农”为现实写照和实质追求;而在农村反向的城市中活跃着“贱农主义”的思潮,折射出群体性“重城市轻农村”的心理共鸣。在多种既存因素的交织作用和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下,上文所述的两类心灵状态发生撞击,导致农村地区逐渐产生带有失落、怀疑、自卑等复合情绪的乡村文化自馁风气。
在较长时间的历史发展阶段内,我国是侧重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数量极为庞大,然而生产效率较为低下。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同步进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农村经济被迅速激活。“农村经济结构非农化的发展使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趋势明显”②,农户由大家庭模式逐渐转向核心家庭模式,从而引发新建房屋的高峰,造成农村向周边宅基地扩张的现象,为农村“空心化”问题留下历史隐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迈入现代化的崭新阶段。倚靠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廉价劳动力等主客观要素,城市区域得以迅猛发展,明显拉开与农村地区的差距。在经济红利的作用下,城镇地区在就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形成“打包”效应,这对农村群体产生巨大诱惑,从而招引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入城市,城乡间人力资源配比由此发生显著变化。
我国农村“空心化”现象是紧随二元结构体制而形成的历时性问题。在其历史脉络中,农村的“空心化”由乡村的“过疏化”演变而来,农村“空心化”是乡村“过疏化”的恶变后果,从表面看是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往城市的社会现象,流动群体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这导致农村地区出现“613899”(即儿童、妇女、老人)的人口结构。三留守致使的社会弊端包括农村老人自杀、生活照料、医疗等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及心理健康问题,留守妇女婚姻不稳定及安全问题,以及“乡村衰落问题”③。在乡村衰落问题中,乡村文化的萎缩尤为严峻,其进一步加重农村地区经济停滞乃至荒芜,导致乡村文明的震荡,成为引发农村社会不稳定的隐形“炸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④“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⑤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多次讲话中提及文化自信,并将其确定为新时代四个自信的根基。文化自信作为新时期四个自信当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根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立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大局视角,文化自信需要成为每一位华夏儿女内嵌的精神内核,中国人民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培育固定民族精神的根,才会扎根在中国土地,服务于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在国家文化自信的宏观议题内,我们亦需要对乡村文化多加重视,因为后者“是我国整个现代社会文化的根源和基石,也就是说我国社会文化自信、民族文化自信的培养,必须要从农村文化自信谈起。”⑥
现阶段,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劳动力单向流至城市的现象。“从1983年至2017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单项流动人数逐年递增,由200万人达到17185万人。”⑦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地区,导致农村地区经济缺乏发展动力,城乡间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劳动力迁移导致农村地区“补贴”城市地区现象的发生。农村群体“崇尚城市”的生存心态产生于该群体所面对的乡村文化自信培养的缺席,当这种心态遭受城市群体的误解甚至丑化时,文化自卑心理便在碰撞中激发而生。受到文化自卑心理影响的农村群体由此更具逆反情绪,即愈加热衷于追求排斥其融入的城镇文化,而规避其长期沉浸的乡村空间,农村劳动力单向流往城市的现象随之愈演愈烈。
“生存心态”是法国哲学家布迪厄社会理论体系的起点,“他认为生存心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早期社会化的结果,受制于个人的社会地位——个人的阶层和社会地位内化,并以品味和世界观等倾向系统的形式展现出来。”⑧简言之,生存心态是个体基于外部社会环境而内化的主观精神状态,同时又外显在客观的实践活动中。长期委身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城乡社会资源分配失衡的制度性环境,面对城镇、乡村两类生活空间的显著性差距,农村群体逐渐产生“崇尚城市”的生存心态。这种生存心态具有理性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意味,在其影响下,农村群体积极寻求“脱农离农”的实施路径和可行性方法。与此同时,非理性的“贱农主义”思潮开始在城镇地区泛滥漫溢,“‘贱农主义’是当代中国舆论社会中的主流话语,但凡与农沾边,似乎就意味着次等和落后。”⑨,它对农村群体造成不易弥合的心灵创伤。亨廷顿认为“文化差异始终是人类的基本差异,文化之间互动的后果就是冲突。”⑩在城乡间人口流动的现实图景中,一面是农民渴望走向城市的理性生存心态,一面是市民排斥农民融入的非理性“贱农主义”思潮,两类群体的心灵撞击成为严重的社会症候。而更严峻的是,在此基础上,文化融合与疏远的角力所产生的震荡不断形塑农村群体文化自卑的心理结构,这在文化维度方面对农村“空心化”现象的形成设置了不同于政治、经济角度的诱因。
与此同时,城乡流动限制基本解绑,农村群体离乡进城务工现象频增,逐步承担起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作为阐释城乡两类文化的把关人,迈入城市生活的农村群体在向同乡族群描绘城市和解读乡村时出现严重偏差,即美化城市丑化农村,这无疑加重农村群体对乡村内生活的厌倦感以及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这份厌倦和向往在乡村空间内部四散开去,彼此感染,通过横向(同辈间)和纵向(跨辈分)交互传播,形成群体性共识。
“按照精神分析学家弗兰克尔的看法,心理事件只是社会事件的心理层面,而社会事件只是心理事件的社会层面。”⑪农村人口“崇尚城市”的生存心态遭遇城镇地区“贱农主义”思潮的拦截,刺激农村群体形塑对其乡村文化的自馁和失望心理,更滋生一种反抗性质的心理状态,即越是加以限制便越是追求突破。农村群体“崇尚城市”的生存心态产生于客观存在的城乡经济差距,是具有理性考量的生活策略;而其文化自卑心理,产生于城镇文化的表征者——城镇群体的集体排斥,已经带有感性的意义空间。在“崇尚”和“抵抗”的冲突作用下,文化自卑心理日渐凸显,受其裹挟,新市民愈加坚定“脱农入城”原始诉求的正确性,并且将此诉求与文化自卑心理一同传递尚未脱农的农村族群,鼓动逃离农村的决心。如此反复,农村”空心化“现象在文化悲观心态的阴影下呈现出愈演愈烈的严峻态势,遏抑着农村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再生产潜能。
注释:
①《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516.
②刘彦随,龙华楼,陈玉福,王介勇.中国乡村发展研究报告——农村空心化及其整治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
③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J].经济与管理,2018(1):6-11.
④林雅华,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J].学习时报,2017-10-30.
⑤《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www.china.com.cn/opinion/theory/2018-06/07/content_51754810.htm.光明日报,2018-6-7.
⑥赵丽萍.如何提升农村地区的文化自信[J].智库时代,2018(5):159.
⑦数据来源:1983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民工调查报告》,2017年数据来源于年度《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
⑧谢爱磊.“读书无用论”还是“读书无望”——对农村底层居民教育观念的再认识[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7(7):93.
⑨李涛,邬志辉.“乡土中国”中的新“读书无用论”——基于社会分层视角下的雍村调查[J].探索与争鸣,2016(6):82.
⑩[美]塞缪尔·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234.
⑪石勇.地域歧视:消解国家认同的隐忧[J].廉政瞭望,201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