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芳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 鞍山 114007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从严治党重要决策部署,既体现出全面性,又突出了战略重点。高校是大量汇聚人才的地方,也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摇篮,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党建工作是坚持立德树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为做好高等学校党组织建设工作提供了方向的指引,明确了发展的方向,确定了建设的基本办法,推动高校党组织建设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因此,为全面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建立科学合理的、适合普通高校应用的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各高校围绕建强党的基层组织,以党建助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都在积极探索构建科学、精细、全面的党组织建设工作水平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但仍有一些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缺乏全局统筹谋划,重点不够突出,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本文结合《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探索适应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可行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达到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更快、更好发展的成效。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方式方法。2018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的印发,体现了党对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但目前,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考核评价工作还不够完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存在谋划不足,指导性不强,未能真正从科学性、全局性、广泛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去思考和构建。
(一)在体系制定上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有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制定考核过程简单化,措施不到位,指标内容也不科学,既不能达到全面科学考核评价的要求,又不能充分展现出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水平。还有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条目繁多又很细碎复杂,主次不清晰,可操作性不强,很难收到全面、客观、真实、公正的考评效果。
(二)考核评价体系构架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实效性。对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考核评价,往往单凭年终的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述评来评价,忽略了对平时工作的考核,以至没有开展专项工作的考核评价,内容单一,缺乏全面性和连续性,专项工作、重点工作完成的如何无法评价。指标量化上也不够科学,在实施考核评价统筹方面,从全局工作考虑问题的较少,往往是相关职能部门独立操作、独立考核、独立评价,也增加了基层党组织不必要的迎检迎查工作负担。
(三)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缺乏创新性和广泛性。对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评价的目的,是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全面过硬,从而凝聚全校力量,助推学校各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在实际考核评价中,仍然存有简单化思想,并未真正按照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要求,倡导创新思维,将党建创新工作融入到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之内,贯穿于整个年度的工作整体筹划之中,考核评价成果也不具有代表性和创新性。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党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既要按照新时期党建工作总要求,统筹规划,突出专项工作、重点任务,又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出突出本单位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在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总的要求,与本单位中心工作紧密契合,不脱离实际,不空设指标,不脱离中心工作抓党建。在具体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上,提倡和鼓励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工作方法。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体现公开公正的透明性。制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出新时期党建工作重点,又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要把党建的全部工作和要求都充分考虑进去,要将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思想工作、统战群团工作等各个方面工作细化出具体考核评价指标,要体现出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条目清晰、简单易行等特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架要在广泛征求考核评价对象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实际操作而逐渐完善,制定出突出本单位特点的全面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三)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实现规范可行性。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重点任务和本单位的工作实际,以及所取得的工作成效,设置具有操作性强、指标内容全面的考核评价指标,这样才能通过实施考核评价,真正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出基层党组织工作状况和工作实绩,从而实现考核评价的目的。
(四)建立和完善高校基层党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要注重对考核评价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对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施考核评价,要本着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时总结考核评价成果,对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列出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完成。对成功的可效仿案例,及时推广到各个基层党支部,组织党员宣传学习,先进带动后进,激励后进转化升级,进一步促进基层党组织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一)征求意见群众测评阶段。制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正式出台前,要广泛征求和听取基层党组织和比较有工作经验的党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不科学、不合理的考核评价内容和指标分值,力争全面、真实、科学、合理地构建党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基层党组织自我评价阶段。基层党组织首要明确党建工作中心任务,掌握考核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再根据学校制定的基层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分解后进行自检、自查、自评,逐项检查本单位党建工作开展情况,客观真实地完成自我评价,将自评结果汇总上报上级党组织。
(三)上级党组织考核评价及领导评议阶段。高校党委将组织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考评组,对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实地考核和评价,通过采取群众测评、实地检查材料、听取工作汇报等方式,得出初步考核评价意见,再结合校领导、分管领导对基层党组织的的日常考核,总结出综合性考评意见。
(四)确定考核评价等级阶段。学校党委在听取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的基础上,结合考评组给出的综合考评意见,按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设置的量化分值,以及对基层党组织平时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最终确定出考核评价结果的等次。
(五)考核评价总结及结果运用阶段。考核评价结果的运用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有力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1.与“对标连创”“创先争优”创建标杆院系、创建样板支部相结合,与向上级党组推荐“两优一先”相结合,与年度“两优一先”表彰评比相结合。以先进典型为标杆和样板,学习宣传好的经验做法,建立“手拉手”互学互进机制,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进步升级;
2.与专项整改和述职述评结合起来。评为“合格”及以下的基层党组织,要找出问题症结,制定争创方案,明确整改措施,层层压实责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转化升级;
3.总结反馈考核评价结果。及时总结经验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指出不足短板,方能明确整改方向,指导未来党建工作。
(一)确定考核评价主客体。在确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时,要注意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面性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来确定考核评价主体,一般应考虑组织、宣传、统战及群团等方面工作,由分管领导负责,由党委组织部牵头,组成由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考核小组,整合力量,形成统一领导,相互监督,公证客观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评价。
(二)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内容。设置合理的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指标的内容是考核评价工作的核心,是能否真实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关键,也是能否顺利完成考核评价工作的基础,因此,在设置考核评价指标具体内容上,必须根据新时期党建工作总要求和当前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新时期高校办学指导思想,认真思考当前高校党建重点任务、专项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工作,按照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五个到位”标准,构建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细化具体的考核评价指标和要素。
考评指标体系采用格式化图表形式设置考评分级指标,将考评内容项目、总体要求、考评要素、评估分值、评估等级等内容纳入其中,形成条目清晰、内容全面、表述简明的考核评价体系。具体可展示为一级指标为“五个到位”总目标,二级指标为具体要求内容,三级指标为考评要素,三个层级指标逐级细化,层层递进。三级指标考评要素是计算分值的重要依据,测算每条标准下的考评分值,初步得出考评结果,再依照考核评价程序,最终确定总分和等级。
(三)制定切合高校工作实际的工作机制。普通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离不开高校办学中心任务,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发挥党建助推作用,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因此,在制定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既要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又要突出当下的工作重点。学校党委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将基层党建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工作计划,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如在设置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上,增加附加项,对党建创新工作给予激励,在完成三级考评指标体系框架之后,设置附加项,激励基层党组织对党建工作的投入,鼓励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