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程 张筱微 叶海莉 张建祥
视疲劳最早由William Mackengin 在1843年提出,表现为视物模糊、流泪和头痛三大特征[1]。1987年我国学者徐广第将视疲劳定义为超负荷视觉活动后引起视紧张,当主观努力超过视器官极限,则主观努力放弃致使视功能突然下降[2]。即视疲劳是一组症候群,以眼部症状为基础,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交织的眼疲劳综合征,属于心身医学范畴。随着社会信息化加快,各种电子设备、网络通讯及日常生活工作均离不开视频终端工具(如智能手机、电脑及液晶电视等),视觉使用远超人眼负荷,视疲劳现象极为普及,甚至逐年递增[3]。尤其年青人,由于接触频率高、时间长,缺乏健康用眼常识,加之身心压力影响等,常会出现眼睛酸胀、眼干涩、视物模糊、头痛等视疲劳症状[4-5],严重影响正常作业。目前我国视疲劳诊疗水平参差不齐,疗效不确切。因此,防治视疲劳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眼健康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视疲劳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作一综述。
视疲劳的发生与年龄和性别有关,笔者在临床大量体检中发现青年女性患病率更高,与文献报道[6]一致。2007年国内王向华和李秋明[7]将362例患者依年龄分组探察视疲劳原因,结果显示屈光不正在各组中均居首位,且高发于25~50岁。视疲劳发病率与视频终端的使用频率强度呈正相关,且逐年递增[8]。2018年王家琦等[9]针对全国4 848名学生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其中存在视疲劳者占53.5%,女性略高,其中33.8%的学生对电子设备产生依赖,每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4 h以上者达38.3%。由此可见,青年人如大学生、特勤官兵等为视疲劳的高发人群,需要给予重视。1999年Nakaishi[10]调查722名VDT操作者,33.6%的受试者诉有视力模糊和头痛。随着职业工作中VDT使用普遍,可导致计算机视觉综合征 (computer vision syndrome,CVS),2011 年 Rosenfield[11]报 道 64% ~90%的计算机用户会出现视觉疲劳症状。最新流行病学调查[12]显示,23%学龄儿童、64%~90%电脑使用者及71.3%干眼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视疲劳症状。笔者工作中对疗养的近千名特勤官兵视功能作了大量分析,常规眼科检查示经常使用VDT的人群中14%~21%诉有视物模糊、眼干涩、畏光、眼沉重、头痛头晕及恶心等。
2.1 眼部因素
2.1.1 调节、辐辏功能障碍 调节和辐辏具有联动性,调节不足、痉挛或屈光不正,尤其是中低度远视或散光,看远或看近都需要调节眼球屈光。高度屈光参差者双眼融像功能受到影响,更易不适。
2.1.2 双眼视异常 正常双眼视能保证人们清晰、持久视物,而双眼视异常可引起视疲劳,后者也会影响双眼视功能[13]。屈光不正未矫正或矫正不正确,远视、散光过量调节增加睫状肌负担,且伴有集合过度;而近视眼由于调节和集合失衡,均易引起调节性视疲劳。相比于中高度屈光不正,轻度更易导致视疲劳,因其努力后仍不能清晰成像而放弃调节。配戴不合适眼镜,如度数有误差、光学中心偏位或散光轴位偏移等都可以引起视疲劳。另外,肌源性因素如隐斜视、眼外肌紧张、融合储备功能低下或个体差异调节等多种眼外肌过强收缩而造成视疲劳。
2.1.3 眼病 如睑板腺功能异常、睑缘炎、结膜炎或上睑下垂等,当影响其视觉功能时,都可能出现视疲劳症状。干眼症与视疲劳症状相互交织,眼表的泪膜参与屈光视觉。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专科检查,发现视疲劳与干眼症存在一定交叉,多同时患病。
2.2 环境因素 各种光线异常,包括光照不足致对比度下降,照明过强致眩光和光辐射等,光源不均或闪烁,注视目标过小或不稳定,以及光屏色觉搭配失调或异常等都可能出现视疲劳。Rocha等[14]认为居住生活的环境状况也是视疲劳不适症状的关键因素。Suh等[15]提出夜间环境光的暴露也会加剧视疲劳,并建议睡眠时避免光暴露。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视频终端综合征[16],这几乎是目前引起视疲劳不适最常见最主要的原因[17]。由于在视频终端前操作,视线需长时间在屏幕、键盘及文稿间频繁交替移动,复杂的眼球运动很容易出现不适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综合征、肩颈腕综合征、眼部症状(视疲劳、异物感、视物模糊、眼胀、眼眶痛等) 以及抵抗力下降甚至内分泌紊乱等。Yoshioka课题组[18]研究显示电脑操作与睡眠质量及视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暴露时间超过6 h后呈线性相关。笔者临床工作中也发现特勤官兵视疲劳的发生多与视频终端的使用显著相关。
2.3 身心因素 身心因素与视疲劳的发生密切相关。糖尿病、贫血、高血压、身体过劳或精神压力大的人更易视疲劳。此外,女性某些特殊时期(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更年期)易出现视疲劳。
现今随着电子设备普及,尤其是手机有成瘾的趋势[19]。这种依赖成瘾的趋势将会导致青年身心、社交能力的减失。研究表明[20]手机成瘾可引起焦虑、失眠、抑郁症、心理困扰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下内分泌紊乱,进而影响眼部环境,加重视疲劳。Ye等[4]研究也支持上述观点,频繁使用视频终端所致负面心理与视觉异常显著正相关。因此,手机成瘾引发的心理改变成为当下视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患者的主观症状是视疲劳诊断的关键,但在明确诊断视疲劳和给予治疗之前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找到引起视疲劳的病因。视疲劳的诊断标准包括两方面[21]:①临床表现及生活习惯。依据主观感觉确诊,如视物模糊、眼干涩、异物感、泪溢、复视、眼痛、畏光眨眼、眼沉重、头痛头晕及恶心等。上述症状2个及以上即可初步诊断[12]。医师要详细问诊,咨询是否有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灯光照明是否充足,有无眼部手术史等[22]。②眼部健康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前节均可见双眼角膜上皮后不同程度纤维增生,伴或不伴结膜充血。可考虑将角膜上皮后纤维增生确定为诊断视疲劳的主要依据。泪液检查确定泪膜破裂时间(BUT)<5 s、Schirmer试验<5 mm/5 min[23]、泪膜质量检查为4级或5级[24]。因此,在明确视疲劳病因的前提下,用眼后出现上述症状即可诊断为视疲劳。
4.1 药物疗法[25]西医以局部治疗为主,如七叶洋地黄双苷眼液改善眼调节功能,维生素A、B1或B2等调节眼部痉挛。同时也可通过人工泪液润滑眼球、减轻眼部干涩。
传统医学选用理肝明目作用的中药如黄芪、葛根、枸杞、蒲黄及水蛭等,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内服外敷疗法,包括中药超声雾化眼浴、中药熏蒸、穴位按摩、敷眼贴、针灸针刺法、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等混合式中医护理技术,取得较好效果[26-27]。
4.2 物理疗法 采用雾视法、远眺法、眼保健操、佩戴老花镜或泪小点栓塞术等,以改善眼周血液循环,放松眼部肌肉的紧张。
视觉训练是减轻视疲劳的良好方法,包括调节训练、集合训练等,记录治疗有效率。视疲劳即调焦运动的睫状肌疲劳,而双眼视功能训练也正是改善睫状肌疲劳症状的有效方法,治疗有效率88.73%(63/71)。通过训练改善睫状肌的幅度、力量、速度等指标,从而提高眼睛耐疲劳的能力[28]。
4.3 对因治疗 针对全身疾病给予对因处理,改善机体状态,增强体质,减少视疲劳的发生。及时正确地矫正屈光不正,斜视者配戴三棱镜、VDT滤镜等可减少视觉疲劳[29]。葡萄牙学者Vaz等[30]通过数字化定量分析研究,认为使用计算机>2 h即可表现出眼疲劳症状,而及时采取姿势措施、定期休息及点润滑眼液可改善,并提出从整体意识水平做好防护。
5.1 改善环境 环境中的光线太强或不足,容易对眼睛造成刺激,光线闪烁、不均或反光等会加重眼部疲劳[31]。工作中尤其是夜班时,调整光线亮度,松弛眼肌状态。加强锻炼,研究显示户外活动可以抵消近距离用眼带来的视疲劳风险,也是预防近视最廉价有效的方法。
5.2 健康用眼 保持良好的坐姿,注意用眼卫生,常做眼保健操[32]。长期面对电脑,光屏亮度应调至最佳状态,眼睛与光屏或文稿之间的距离宜保持在50 cm以上;要有意识地多眨眼(约20次/min)保持湿润[33];凝视时注意通畅呼吸,放松身心;注意休息,每用眼1 h应休息5 min,可转动眼球或远眺。
5.3 合理饮食 均衡摄取营养,注重补充富含维生素A、B族的食物,可减少眼睛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消耗,有益于缓解视疲劳。缺乏维生素A,眼睛的暗适应能力减退,甚至患夜盲症。维生素A的最好来源是动物肝脏、奶类、蛋类,胡萝卜、绿色蔬菜以及水果等。维生素B缺乏则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发痒、视觉疲劳及眼睑痉挛,可补充谷类、酵母、小麦胚芽和豆类等。
视疲劳的危害是巨大的,不仅影响视觉行为,诱发加重干眼症、青光眼等可怕眼病,而且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甚至焦虑、失眠等全身不适,对部队战斗力和职业生产力具有重大影响。视疲劳重在预防,治疗上不能仅仅局限于对症,更应注重疗养康复,要从眼局部、生活习惯及身心健康等方面整体地维护。总而言之,视疲劳是多因素疾病,笔者认为采取综合治疗才是最佳治疗方案。寻找病因是前提,在此基础上局部以视功能训练、眼肌调节等为主;同时注重整体观念,判断疗效时不仅关注眼症状的缓解、视觉的改善,更要评价辅助功能、潜在危险的去除,对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营养、工作状态、身心因素及外在环境给予合理建议。视疲劳方面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与客观化参考指数不多有关,因此把视觉状态与视功能参数指标合理结合,为客观科学地研究评价视疲劳拓展思路。最后,健康用眼刻不容缓,期望我们对视疲劳的研究现状和防治给予更多的关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