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阳明危机管理的实践与思想

2020-12-08 15:48
关键词:王阳明良知危机

刘 杰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图书馆,宁波 315100)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一生讲学、剿匪、平叛、治理地方的仕宦经历都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清代大学者王士祯评价:“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①在王阳明故里余姚龙泉山建有“四先贤”碑亭,其中“明先贤王阳明故里”碑亭亭额为“真三不朽”,高度概括了王阳明一生的伟业。王阳明一生的从政经历非常丰富,先后任刑部、兵部、吏部主事、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南京太仆寺少卿、南京鸿胪寺卿、督察院左佥都御史、左都御史等职,从中央部门事务性的小官到总揽地方治理的一方首长,从偏远之地的驿丞、马政等虚衔到处理平匪靖乱等军政实务等都有丰富的管理实践,正是这些不同地区、层级、性质的职位历练使王阳明积累了丰富的危机管理经验。作为明朝名臣,王阳明一生遭遇危机不断:既有个人职业生涯危机,也有天灾人祸乃至财政匮乏所造成的地方治理危机、军事危机等,认真梳理其处理危机的实践与思想,对于新时代的公共管理者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王阳明从政面临的三类危机

从古至今,官僚领导都是维护公共利益、处理公共危机的主体,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一生也是其在仕宦经历中不断遭遇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生。虽然当前的社会状态相比明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公共危机管理所呈现的紧迫性、危险性、权威性、系统性等本质特征却并未改变。因此,系统梳理王阳明一生所遭遇的危机,方能更清晰地把握他的危机管理思想,为现代公共管理提供借鉴。

(一)职业生涯危机

普通公众职业生涯的中断、变迁与公共危机关联不大,但如是行使公共权力、维护公共利益的官僚,其职业生涯的升迁降免就与公共危机的高效处理密切相关。官僚本就是公共利益维护与分配的主体,如果官僚本身的职业生涯出现非正常的剧变,那么其所遭遇的危机也很难平稳解决。王阳明一生曾发生多次职业生涯中断危机。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 年),宦官刘瑾专权枉法,言官戴铣、薄彦徽上疏皇帝诛杀刘瑾等“八虎”,被刘瑾下诏狱,各杖责三十。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上《乞宥言官去权奸以章圣德疏》,抗疏力救,遭遇人生第一次严重的职业危机。刘瑾将其逮捕入狱,后贬为贵州龙场驿丞,出狱赴任的路上还被刘瑾派人追杀,可谓九死一生。贬谪龙场期间,贵州的险恶自然环境令人命悬一线,连王阳明的贴身仆人都病倒了,又因自己是贬官还受到地方官的刁难,但王阳明并未被击垮,而且坚强自持,从容应对。②

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理应论功行赏,但之后却因奸佞当道使他遭遇职业生涯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奉命到福建平乱,途径南昌丰城闻听宁王叛乱,立即在吉安聚兵“勤王”,于一个月内平定叛乱,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十万之众”。③但之后事态却发生戏剧性逆转,正德皇帝在佞臣张忠、许泰的怂恿下仍决定御驾亲征,诏令王阳明停止献俘。之后围绕“献俘”、“协调皇帝在南昌的亲征军队”、“遭受‘谋反’诬陷”等问题,王阳明忍辱负重,真可谓“百死千难”。

(二)地方治理危机

“善治”即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既是治理的最高目标,也是地方政府的首要追求。④但现实中囿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力量碎片化、权责失衡、治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地方治理不仅不能有效达成善治的目标,反而还时常成为公共危机爆发的根源。在王阳明的职业生涯中他先后担任庐陵县令、江西巡抚等地方军政首长,由于前任的治理不力,在其上任之初就遭遇一系列地方治理危机。

1.政府信任危机。正德五年王阳明刚刚上任庐陵县令,就遭遇民众“群体上访”。当地民众对朝廷的沉重赋税苦不堪言,最终因“葛布”贡赋的征收而矛盾激化,集体向政府上访要求减免。针对群情激愤的态势,王阳明既未简单地进行武力镇压也没有按照以往惯例照常征税,而是在开展调查后大胆向朝廷上书,最终取消了困扰庐陵民众多年的“葛布”赋税,赢得了民心。在了解到庐陵民众“善讼”、“健讼”的风气后,王阳明通过恢复基层调解制度“申明亭”、建立社学等制度,积极营造读书明礼的社会风气,逐步化解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提升了地方治理的绩效。

2.自然灾害危机。地震、干旱、洪涝、瘟疫等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剧烈性、广泛性等特征,对地方政府正常的治理体系形成强大的冲击,如果领导者处置不当,还会滋生抢劫、偷盗、群体性冲突等恶性事件,最终酿成严重的地方治理危机。王阳明在担任庐陵知县、赣州都御史期间,其治下曾发生多起旱灾、水灾、瘟疫等重大自然灾害。正德十五年,在其担任江西副都御使期间,南昌、南康、九江等地遭受严重水灾。“自春入夏,雨水连绵,江湖涨溢,经月不退。……溃城决堤,千里为壑,烟火断绝,惟闻哭声。”⑤面对严重灾情,王阳明一方面上疏要求减免税赋,一方面开仓分粮赈灾,同时颁布《赈恤水灾牌》等政令公文,令“各委佐贰官,及行所属被水各县掌印等官,用船装载谷米,分投至被水乡村,验果贫难下户,就便量行赈给”。⑥由于他在各类灾情中筹划周密,处置得当,减少了灾害的影响,有效避免了地方治理危机的加剧。

3.政府财政危机。政府财政匮乏不像自然灾害、民众暴乱等危机问题剧烈直接,但如不能有效解决将极大影响政府的治理与危机管控能力,造成严重后果。明代国家财税收入按中央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运行,地方财政状况常被忽略,甚至被有意识控制与削弱,所以自明中叶开始财政便逐步陷入危机四伏的境地。⑦

王阳明在赣州时常遇到财政问题的掣肘。首先是军事行动中的军饷粮草匮乏,正德十二年,王阳明用兵桶冈需军费五万两,但府库只有现银四千两,江西各府县也别无蓄积。他在奏疏中写道:“臣等计算兵粮重大,区除艰难,抑且本省兵荒相继,财力匮乏。”⑧在写给兵部尚书王琼的信中说“然而粮赏之资,则又百未有借。若夹攻之举果行,则其势尤为窘迫.....凡百皆临期那借屑凑,殊为窘急”。⑨内中焦虑可见一般。其次是因灾荒兵乱造成的地方民众粮税无法缴纳的窘困,作为朝廷官员,一方面他要向朝廷缴纳税粮,另一方面又要处理民生稳定,“然宽恤赈济,内无帑藏之发,外无官府之储,而徒使有司措置。措置者岂能神输而鬼运?”“夫小民之不肯输纳既如彼,而有司之难于追征又如此,......复如将溃之堤”。⑩无奈之情跃然纸上。但王阳明并未坐以待毙,他通过蠲免钱粮、改革商税、疏通盐法、整治贪污等措施,不仅有效地筹措了军饷、稳定了民生,其盐法商税的改革还大大方便了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

(三)军事冲突危机

冲突是一种直接的对抗性社会关系:两个或更多的社会主体至少通过一种形式的对抗心理关系或者不同类型的对抗行为进行互动。11在冲突类型中最为剧烈的是军事冲突,历史表明军事冲突是人类社会最严重的公共危机,由战争造成的地方治理秩序崩溃、人口死亡与环境破坏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所以国家在战争之后都会有相对平稳的“休养生息”阶段,目的就是修复由战争造成的危害。王阳明在剿灭江西山贼后所立的《平茶寮碑》中写道:“兵惟凶器,不得已而后用。”12突出了他对军事冲突危机的深刻洞察。

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期主导了几次大的战役,一举歼灭了为患当地数十年的匪患。从军事冲突危机突发性、不可预知性以及紧迫性来讲,以下几事更能说明其遭遇军事冲突危机的严重性:(1)上任江西左副都御史路上遭强盗。据《王阳明年谱》载:“正月,至赣。先生过万安,遇流贼数百,沿途肆劫,商舟不敢进。先生乃联商舟,结为阵势,扬旗鸣鼓,如趋战状。”13最后王阳明通过指挥民船船队震慑了流贼,不仅化解了危机,而且遣散了流贼,令其差官抚插,各安生理。(2)王阳明在巡抚南赣时,军务部署遭遇不法官吏的泄密。《王阳明年谱》载:“先是赣民为洞贼耳目,官府举动未形,而贼已先闻。军门一老隶奸尤甚。”14针对信息被动,王阳明首先以威吓之势解决了泄密的老隶,接着又颁布《十家牌法》一举化解了军事冲突中的情报信息失控危机。(3)在赴福建平叛途中遭遇宁王叛乱。正德十四年,王阳明奉敕勘处福建叛军,走到江西丰城,宁王朱宸濠造反,当时王阳明距离南昌不过100 公里,且无一兵一卒,情况万分危急,他临危受命,急赴吉安首倡义兵,随后运筹帷幄,仅用43 天即平定叛乱,用兵之神令人称奇,所以《明史·王守仁传》给予其极高评价“:比任疆事,提弱卒,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15

二、王阳明的危机管理思想对新时代管理者的启示

(一)强化风险预警能力,注重危机爆发的前置管理

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风险预警能力可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危机爆发。居安思危是中国传统危机意识的基本表现,也是最为深刻的道德智慧。《周易·系辞下传》说:“危者,安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16老子《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思想都是忧患意识的辩证表达。

王阳明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28 岁进士及第不久,他当时还在政工部实习,听闻鞑虏狂獗,仍大胆上疏陈言八个方面的边务策略,“言极剀切”17;37 岁时他在龙场悟道,重要的原因也是未能冲破死亡的忧惧;及至南赣时期,救灾、打仗、休养地方无不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与风险预警能力,由此形成的定力则是危机管理中领导者最重要的品质。当年王阳明赴南赣之际,好友王思舆曾对其弟子说:“阳明此行,必立事功。”对曰:“何以知之”。答曰:“吾触之不动矣。”18一般学者都以此话强调王阳明心学的意义,但笔者认为这段话也彰显其在强烈忧患意识中形成的胸有成竹、岿然不动之势。

现代公共管理中领导者风险预警能力的强弱影响着政府对危机信息的感知,关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系统效能的高低。政府危机决策的信息感知是在危机发生的潜伏期,通过对信息的整理、搜集,分析出其中的潜在危机,从而发现、确定并解决危机,危机信息感知对整个政府的危机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9党的十九大后,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表面看来,新的主要矛盾似乎不如之前那样剧烈、紧迫,但如果公共管理者没有清醒的忧患意识,仅仅沉迷于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乐观判断中,不能预判并处理潜在危机,从而在公共管理危机爆发时陷入被动,这是值得深思的。

(二)敢于承担危机处理责任,确保危机爆发后管理的连续性

公共危机爆发后,公共管理领导者是否敢于承担责任,对危机的高效解决影响重大。但危机爆发后,由于形势紧急,充满重大危险和不确定性以及官僚制本身的封闭性与自利性,导致公共管理主体千方百计躲避责任,并发生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冲突,进而延缓危机的应对时机,形成更加被动的局面。20

无论是在朝为官,还是治理地方,危机产生时王阳明从不畏首畏尾,更不坐以待毙,总是在积极面对中大胆进取,充分体现了领导者敢于担当的魄力。(1)分内之事,义不容辞。正德元年,因诛杀“八虎”活动失败,导致宦官刘瑾专权,不仅内阁大臣被罢免,刘瑾之流还大肆罗织罪名党同伐异,一时间朝堂内外噤若寒蝉。在言官都被下诏入狱的恶劣形势下,王阳明依然大胆上疏,不仅为其鸣冤,还特别点明君臣间伦理——君仁臣直,认为言官以畅所直言为责,而君主也应以宽怀纳谏为任。尽管当时他只是一个兵部主事,却依然凸显其人臣本分。(2)善于担当,从容化解危机。巡抚南赣时,王阳明联合两广发兵剿灭象湖山贼匪,由于谋划得力,行动初期便旗开得胜,令深受贼患威胁十余年的官军士气大振。但小胜之后,官军又因大意轻敌,结果损失惨重,以至于参战官兵意志动摇,纷纷要请“狼达土兵”助战。王阳明审时度势,明确拒绝该提议,通过拣选民兵、精练队伍、行十家牌法等措施重振军威,最后攻破贼匪巢穴,化解了士兵“怯战”危机。(3)敢于担当,面对危机不推诿。在《王阳明全集》众多的奏疏中,有不少是王阳明关于地方灾害未完成救治的“乞罪疏”,面对因灾害造成的生灵涂炭,王阳明虽竭力救治仍难免力有未逮,对此他深感自责,如“官之失职,臣实其端,何所逃罪?庶亦有位知警,民困可息,人怒可泄,天变可弥,而臣亦死而无憾”。21言辞恳切,令人景仰。责任在现代汉语中有三个基本含义:分内应做的事;特定的人对特定事项的发生、变化及其成果负有积极的助长义务;因没有做好分内的事情或未履行助长义务而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22“ 责任”概念最初更倾向于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契约责任等,而道德层面的内涵一度被忽视,直到韦伯在《学术与政治》的演讲中提出“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区分后,才重新唤起“责任”概念的道德内涵。“责任”概念的核心是我能回答‘为何那样做’的问题,并且‘能给予一个答案’。23危机管理中领导者的责任体现在是否敢于担当与善于担当,即“想不想承担”和“能不能承担”两点。

王阳明在危机爆发时体现出来的敢于负责的人臣本分、善于担当的管理素养,对于构建当下“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已成为领导者最重要的精神特质。习近平同志强调:坚持原则,敢于负责,勇于担当,体现着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反映着领导干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直面难题、敢抓善管、敢担责任,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24

(三)恪守知行合一方法论,关注危机解决的实效性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是对中国历来知行关系认识的超越,在他之前中国历代思想家等都曾对知与行的先后、难易等问题进行过探讨,理学宗师朱熹在对知行关系深入分析后提出知行相须互发的思想,但其并未揭示出知行关系的内在联系,最后仍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指出了朱熹分知分行倾向的不足,认为知和行是相互依赖、密切相联的。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去做,全不解思维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一个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方才知得真。”25提倡知行统一,并倡导力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提出正是针对明代中叶士大夫坐而论道、口是心非以及徒学不行、行而不实的恶习而发,指出学者不仅要注重道德实践,更应注重政治管理实践的“事上磨练”,彰显其主体精神与事功精神,继而“宣之为文章,措之为政事,犯颜敢谏为气节,诛乱讨贼为勋烈”。26

在危机爆发后,危机管理者不能实事求是、知行合一,将严重影响危机解决的实效性,其主要表现:(1)知而不行。危机管理者通常仅就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危机做出理性判断,并未落实到实践行为中,我们称之为“知而不行”。如在王阳明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之前,南赣汀漳地区匪患既已滋生,但前任官员对此或熟视无睹百般推诿、或征战落败即对土匪进行招安,使民匪间转换成为常事,导致南赣匪患绵延数年、愈演愈烈。而王阳明在赴任南赣后从恢复地方经济、训练军事力量、加强社会人员管理、部署全面围攻战略等方面扎实推进剿匪,短短几个月即剿灭了为患数年的匪乱。之前我国发生的乌坎事件、瓮安事件,暴露出的也是管理者“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实躬行”的真实面目,如果管理者切实做到知行合一,真正以人民为中心,也不至于酿成危机。2(72)行而不知。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善念引领的行,容易偏差,即王阳明先生所言的“全不解思维省察,只是冥行妄行”。嘉靖六年广西思、田土司作乱,提督都御史姚谟未经细查便诱杀田州土官岑猛,致使其属下又起叛乱,姚谟又“复合四省之兵征之,久不克”,因其“张皇太过”导致“兵连祸结,两省荼毒,已逾两年,兵力尽于哨守,民脂竭于转输,官吏罢于奔走”。28王阳明在赴任前后,便“沿途咨访”“会议审处”,查明思、田叛乱实由当地流官与土官的利益冲突与猜忌误解引起,并非蓄意作乱。于是他一面上疏朝廷反复强调化解冲突的“十患十善,二幸四毁”,29同时又尽撤防守之兵,终于赢得对方信任,继而“苏、受等囚首自缚,与其头目数百人赴军门请命”,如此不费一兵一卒,不仅不到两月便化解了为患数年的边患冲突,而且还依靠归附土司力量一举剪灭了明廷数十年都不曾解决的八寨、断藤峡蛮贼,真可谓危机管理真知力行的典范。(3)知行相悖。“知行相悖”指管理人员在思想与理念上对危机处理有着正确的认识,但在实际行为中却出现违背常理的现象,造成思想与行为的冲突,从而引发危机。例如在平定地方匪患时,历任官员们对于征讨都有着清晰的认识,但在征讨结束后如何消除匪患却存在着知行相悖的弊病,诚如王阳明所言:“盖盗贼之患,譬诸病人,兴师征讨者,针药攻治之方;建县抚辑者,饮食调摄之道;徒恃攻治,而不务调摄,则病不旋踵.......”30所以他在征讨完匪患后又相继建立“平和”、“崇义”、“和平”等县,这些县治不仅成功解决了匪患,现在也依然在地方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疏请南、赣提督之命时,王阳明对军务中赏罚混乱的知行相悖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指出:“我国家有法典,有赏格。然法典止行于参提之后,而不行于临阵对敌之时;赏格止行于大军征剿之日,而不行于寻常用兵之际,故无成功。”31接着他以明确的态度指出,只要赏罚做到知行合一,“诚得以大军诛赏之法,责而行之于平时.......如是而兵有不精,贼有不灭,臣等亦无以逃其死矣”。32

( 四)坚持良知之道,明确危机管理的目的性

致知的概念源于《大学》,良知的概念出自《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33意为良知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良知在王阳明那里则更加突出了其自动呈现于心并为主体所觉知的品格,强调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能力的统一。34

“致良知”是王阳明哲学的最后形态,甚至也可以说是王阳明在遭遇一系列政治军事危机之后对自己的人生、学术彻底审视与总结的“危机哲学”。当时在宸濠之乱后险恶的政治军事环境中,王阳明先生通达权变、沉着应付,终于走出困境,转危为安。在百死千难中,良知所蕴含的意志、理智、情感诸方面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其对人生的真谛、人世的本质有了更加通透的理解。35《年谱》里说:“自经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真可以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36从王阳明一生的人生、事功、学术中,我们发现其良知学说的重点即体现在意志和理智两个方面,在艰苦的环境中(如龙场),在复杂险恶的局面下(如许张之难),意志比智慧更能发生效用。37对于当下的公共管理者而言,因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时代所形成的复杂的网络性,使危机爆发时的复杂、险恶程度比当年王阳明先生的遭遇更加剧烈,对于危机的处理更加考验管理者应对的心态以及压力之下分析决策的能力。如果管理者没有良知的指引,不能将“致良知”扩充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仅仅从个人、部门或地区等得失出发去处理危机,最终会演变成灾难。

“致良知”是王阳明先生半生遭遇军事、政治危机的经验总结,也是他对自己讲学宗旨的提炼与践行。他在长期的实事磨练中,对良知愈发信任,越来越倾向于把良知作为直觉的能力,使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融合无间,以至于道德判断的理性思维过程已凝聚为当下的道德情感。38因此新时代的公共管理者迫切需要将良知熟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在危机处理中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千思万虑,在实践中、修养中达到“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开口即得本心,更无假借凑泊,如赤日当空而万象毕照”39的境界。

注释:

①王士祯:池北偶谈,《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870 册,第125 页。

②③⑤⑥⑧⑨⑩ 12 13 14 15 17 18 21 25 26 28 29 30 31 32 36 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吴光、钱明、董平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年版,第1006-1007,14,365,522,274,827,362,782,1015,1015,1278,1004,1015,365,4,1301,1080,1080,1019,1050,1006,1007 页。

④姚瑶:《当前中国社会内部风险及其治理研究——以善治理论为指导》,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年,第8-9 页。

⑦郭垍:《导致明朝衰亡的两个因素: 财政体制与社会基层自治》,《现代财经》2010 年第2 期,第37-40 页。

11 高恩新,赵继娣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图景与解释——基于国际文献的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7年第4期,第141-159页。

16 《周易·系辞下传》,中华书局2006 年版,第386 页。

19 陈凌,孙晓宇:《政府危机决策的态势感知研究初探》,《图书馆学研究》2015 年第14 期,第94-97 页。

20 张国清:《公共危机管理和政府责任——以 SARS 疫情治理为例》,《管理世界》2003 年第12 期,第42-50 页。

22 成伯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2 期,第129-135页。

23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年,第17-18 页。

24 高晓兵:《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理论学刊》2012 年第3 期,第4-8 页。

27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组:《乌坎事件始末》,《中国非营利评论》2012 年第2 期,第2-4 页。

33 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第154 页。

34 35 37 38 张学智:《明代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104-106,102,102,107 页。

39 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中华书局1985 年版,第166 页。

猜你喜欢
王阳明良知危机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良知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声”化危机
“良知”的义务
良知说话
良知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