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玲
(运城学院, 山西 运城 044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关公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优秀分支,很有必要积极地对外传播。探究这些历史流传下来民族文化精华的外译翻译现状及翻译方法,对弘扬关公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探究关公文化外译之前首先对关公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
蜀汉名将关公,名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解州)人,驰骋疆场,戎马一生,“忠”“义”“仁”“勇”辅佐刘备完成了三国大业。后因兵败荆州,大义归天。关公的故事流传十分广泛,自封建社会后期,关公成为神圣偶像被众人顶礼膜拜。澳大利亚等国家,人们把兴建关庙、祭拜关公,作为弘扬中华文化、凝聚民族合力的一种方式。关公精神成为一种民间信仰风俗,并逐渐形成关公文化。
关公信仰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关公文化的核心内涵,“忠”“义”“仁”“勇”在新时代背景下,代表着对国以忠,待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关公精神是中国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不仅激励国人舍身求义,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走出去”,彰显中华文明特征最具典型性的文化符号。前外交部长李肇星曾说:“如果你不了解关公文化,在国外和我们华人几乎没有共同语言。”
关公故里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举办首届关公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近30届,以此扩大关公文化的对外传播。近年来,有关关公文化的研究会、院、网站和书刊众多,如山西省关公文化研究会、台湾关公文化协会、中华关公文化网等,主要进行关公文化方面的研究。此外,电视台也拍摄了一些优秀电视节目,通过媒体弘扬关公精神,进行精神文化产品输出。
然而,尽管地方政府和民间团体不断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关公文化在对外传播中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文化的传播形式比较单一,对外翻译还拘泥于字面意义,还没能完全传输其所包含的深层内涵,从实证调研来看,尽管有关关公文化研究方面的专著刊物很多,但绝大多数仅限于汉语表达,外译资料屈指可数。这极少的译作,使关公文化的对外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对外传播理念和策略方法上还需不断创新,而作为架起文化传播桥梁的译者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不仅是成功外译的前提,更是对外弘扬关公精神进行文化有效传播的关键。
关公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千百年来,备受人们崇拜。关公文化典故所表现出的人格内涵,已溶入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并被大量收录进成语词典中,成为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特征的微缩景观。在外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翻译方法。
关公文化成语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翻译时能通过直译传递说明原文化信息就尽量采用直译法。
例如:“桃园结义”典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3]当时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涿州邂逅,三人在张飞庄后的桃园,燃香拜天,结为兄弟。三人共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4]“桃园结义”指有共同志向的人结拜为弟兄、共同谋事。用英语taking oath in the Peach Garden直译简洁表达,一目了然。
再如:“刮骨疗毒”典故出自《三国志》:“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5]刮骨疗毒就是刮除深入骨头的毒液,达到治疗的目的,后也比喻具有非凡的意志和毅力。译为scrape the poison from the bone,便一目了然。
在翻译过程中想把原语承载的信息全部表述出来几乎不可能。一说“刮骨疗毒”,熟悉关公文化的读者就会联想到《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为英雄关羽疗伤,但如果在译文里出现Guan Yu和Hua Tuo,对于不了解原文化的读者还需要对Hua Tuo进一步的解释,为体现关羽的坚强意志,也可以关羽作为主语翻译为Lord Guan has the poison scraped from his bone.直译简洁明了地表达了汉语成语典故的原语义,对关公的坚强毅力表达了敬意。
虽然直译可以基本表达某些成语的内涵,但仍可能对目的语读者的理解造成障碍。有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特定的文化色彩。直译后读者无法理解这些成语典故的真正内涵。当直译表达仍无法充分传达意义时,可采用译注法(annotations),即在直译后加上注释,并指出其中的隐含意义,这样既可以保留原语文化色彩,也便于目的语读者更好地理解。
例如:“水淹七军”是《三国演义》中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反映出关羽不仅勇武善战,而且足智多谋,有较强的指挥作战的能力。直接译为flood Seven Armies如果不加以说明,目的语读者很可能不知所云,因而可以翻译为Guan Yu floods Seven Armies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
当用直译的方法对关公文化典故无法进行恰当的翻译时,可采用意译法。在意译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文化信息,但必须把握原语精髓,认真分析原文,理解其真正内涵。因此,在进行外译时,译者应该对原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有深刻的理解。
例如:“身在曹营心在汉”出自《三国演义》记载,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关羽与其走散,为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降曹操,留在曹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6],备受关怀,但关羽却系念刘备,不为所动,当得知刘备下落后,”过五关斩六将”,最终回到刘备军营。用英文work on one job but long for another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表示心猿意马、人在心不在。
再如:“过五关斩六将”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汉末三国时,关云长独行千里,过五关斩六将,护着两位皇嫂,直到古城与刘皇叔相会。”[7]
威武的关羽越过五关(东岭、洛阳、沂水、荥阳和黄河),斩杀六位战将(孙秀、孟坦、韩福、下喜、王植和秦琪)[8],直奔刘备大营。后人用这个典故形容关公的忠勇,比喻不断战胜对手和克服困难。 可以翻译为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way。 如果译成通过五道屏障,杀死六个将军,读者就会感到茫然,不理解原文的真正内涵。所以,最好采用意译,比喻克服艰难险阻。
有些成语典故的外译,用目的语中的习惯表达就能把原语意义表达清楚时,可以采用套译法(Idiomatic translation),即套用目的语中的惯用语来替换原文的表达进行翻译。例如:“败走麦城”。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大义归天。后以”败走麦城”比喻陷入绝境;遭到惨败。意思是the failure of Guan-yu,也可借用英语惯用语to meet one’s Waterloo来进行表达。
由此可见,在文化外译中,译者应根据具体问题选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为达到有效传播,成功交际的目的,在关公文化外译实践中可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关公文化已然成为中国文化元素的重要符号,而翻译是一项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为了有效成功进行对外传播,译者需要对关公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将其所蕴含的语义进行准确表达,同时兼顾目标语的历史文化,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切忌生搬硬套,抛却原文意蕴、简单从原文到目标语的表层过渡式的翻译[9],因而,译者既要了解原语文化又需要把握好适度原则,灵活准确传达原语文化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要做好文化外译传播,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固然重要,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长期的翻译实践尤为重要。因此要努力掌握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并从翻译实践中探寻规律,从而使关公文化的外译翻译做到简明扼要、雅俗共赏,使关公文化不仅仅为华人所知,而且要真正让关公文化“走出去”。
在关公文化外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了解关公文化的真正内涵,灵活把握翻译原则,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和技巧,成功地对外传播关公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者,应本着文化互重、实事求是的原则,让关公文化为世人所认识,关公文化是否能真正地“走出去”,涉及诸多因素,但翻译策略与方法的选择是传播效果成败的关键。所以,关公文化外译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