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

2020-12-08 13:09:43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系统化脊髓脊柱

王 莹

(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 沈阳 110044)

脊柱骨折是骨科中常见的创伤,主要是由间接外力引起的,例如,患者从高处跌落,臀部与足先着地,患者在发病之后,常会出现疼痛、畸形等临床表现,一般伴随脊髓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临床上在治疗该疾病时,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骨科的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了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需要依据手术特点,对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1]。本文主要选择我院收治的31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2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价值,现将最终的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收入时间为2017年8月-2018年8月,选取患者均被确认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总例数为315例,该研究是在伦理委员会批准下进行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骨质疏松、肿瘤所致的骨折患者,且患者无心、肺、肝、造血等系统功能损伤以及脊髓血管痉挛、血栓等。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157例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男性(n=89),女性(n=68),年龄分布最小年龄为31岁,最大年龄为66岁,平均年龄为(45.62±5.32)岁。观察组158例采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男性(n=91),女性(n=67),年龄分布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为(44.92±5.13)岁,将2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检验的结果不具有差异性(P>0.05),可对比探讨。

2 方法:对照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给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本文主要对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术前配合护理:在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手术之前,手术室的专职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查阅,对患者的病情、生理检查指标等加强掌握,在手术的前1天,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患者在疾病的影响下经常会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的心理情绪。对出现负面心理情绪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树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具体医护人员可以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手术流程、主治医生、治疗效果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积极的配合医生展开治疗[2]。另外,医护人员也可以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语言上的鼓励,使患者的感受到家庭的关爱,树立治愈信心。除此之外,在术前配合护理,需要加强对手术流程、麻醉方法、手术体位、手术室最佳环境的掌握,针对可能存在护理问题,制定手术室系统性护理配合方案,有效的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2)术中护理配合:在手术的过程中,许多患者的在疼痛、脊神经损伤的影响下,呼吸活动常常受到阻碍,为了使患者保持腹式呼吸,避免术中通气不足、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等现象发生,需要对患者的体位进行调整,使患者保持腹式呼吸,具体的体位应该使患者的腹壁与床面呈适度的悬空状态,确保肩、骨盆体位垫的牢固性,为了避免支撑物出现脱落,需要对体位变化进行随时的评估[4]。除此之外,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进行无菌操作,确保各项护理配合的准确性,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术中情况、血氧饱和度、尿量、出血量、出血速度进行及时的监测与记录,一旦有异常的现象发生,要及时的向主治医生进行禀告,从而确保手术治疗的有效性,提高治疗效果。(3)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对手术用品进行清点,并且帮助医生完成止血、创口关闭等操作,并将患者护送到病房中,在护送途中,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器具、输液管管理好,为了使患者放心,医护人员也要将手术效果向患者进行及时的禀告。另外,在术后,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随访,明确护理效果。

3 观察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在观察患者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时,主要采用的是医院自制的评分表(百分制),分值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护理满意度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80分,不满意:低于60分。在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时,主要从血栓性静脉炎、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方面进行分析。

5 结果

5.1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人数为98人,满意人数为58人,不满意人数为2人,护理满意度为98.73%,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人数为87人,满意人数为50人,不满意人数为20人,护理满意度为87.2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检验结果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5.2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的评分分别为(81.04±5.87)分、(83.19±5.64)分、(85.31±7.28)分、(80.13±6.01)分,对照组患者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的评分分别为(72.34±5.84)分、(75.38±5.27)分、(76.34±5.98)分、(72.33±5.45)分,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在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4方面的维度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最终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5.3 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血栓性静脉炎、1例肺部感染,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血栓性静脉炎、6例肺部感染、4例泌尿系统感染,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6.36%,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且检验结果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

讨 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该类疾病伤情严重,会对患者的器官造成严重的破坏,现阶段我国常采用手术疗法来协助患者纠正畸形,使得脊柱恢复正常,但是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周边结构较为复杂,为了降低手术风险,就需要在手术室这一专业性的治疗场所,给予系统化护理配合措施,使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手术得以顺利展开,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具体医护人员可以在术前、术中、术后给予患者系统化护理配合措施,以此来提高护理质量。

本实验中,将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进行治疗315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157例与观察组1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73%、不良反应发生率1.2%、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各维度评分分别为(81.04±5.87)分、(83.19±5.64)分、(85.31±7.28)分、(80.13±6.01)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7.2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6%,物质生活、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的各维度评分分别为(72.34±5.84)分、(75.38±5.27)分、(76.34±5.98)分、(72.33±5.45)分,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远低于对照组,且2组对比后的最终检验结果均为P<0.05,此结果与杨敏,杨静[3]等人的研究结论相符,表明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影响价值显著。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中应用手术室系统化护理配合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系统化脊髓脊柱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军事文摘(2022年8期)2022-11-03 14:22:01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杭州(2020年23期)2021-01-11 00:54:44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新闻传播(2015年7期)2015-07-18 11:09:58
系统化工艺在商用车制造中的应用与创新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