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杰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
烟台,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开展党团活动的地区之一。1923年,烟台市有了第一名共产党员。1924年,烟台市有了第一个共产党的组织——中共烟台小组,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为胶东最早的基层党组织。中共烟台小组的诞生,开启了胶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有组织进行革命斗争的序幕,也为此后胶东党的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什么中共烟台党组织能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建立起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进一步丰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和胶东共产党的发展史,深入理解“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结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共烟台党组织之所以能够较早的建立起来,主要基于当时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基本成熟。这些条件主要有:
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的烟台,北临渤海、黄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是扼守京津的重要门户;同时气侯温和,港湾水深浪缓,自古以来就是山东沿海良港之一,是沟通国内南北和中外海上交通的要冲,具有重要的战略和贸易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烟台作为开放地点,于1861年8月正式开埠,成为近代山东省第一个通商口岸。同时,近代工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人阶级,也开始逐步形成和缓慢发展。据《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记载:1919年,烟台仅缫丝织绸厂即30余家,“张裕”、织布、胰皂等工厂10余家。加上未统计进去的发电、机器、玻璃、钟表面粉及航运等企业,共约70余家。产业工人约20000人。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烟台逐步沦落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烟台人民在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西方列强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加紧对烟台进行侵略和渗透。经济上,各国设立洋行,以促进贸易交流为由占领市场、垄断交易、掠夺资源、摄取利润。外国洋行最盛时在烟台多达五六十家。以洋行为掩护,鸦片、棉布、棉纱、金属品、石油等外国商品大量涌入烟台,当地的花生、锦绣、发网等土特产则被低价出口,使烟台的进出口贸易出现严重的贸易逆差,数以万计的农村手工业者被冲击而失去生计。同时,外国洋行还垄断了烟台的金融业和邮电通讯业,如在烟台的英国汇丰银行,不仅发行纸币、经办保险、汇兑业务,还低息吸收存款然后高息放贷,完全操控了烟台的金融市场。英国、丹麦、日本等国在未经中国政府许可的情况下,铺设海底电缆,设立电报局,利用先进通讯技术加速对中国经济渗透并实现经济控制。更为恶劣的是西方骗卖中国劳工的“苦力贸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俄在山东共骗卖去欧洲战场服军役的华工达15万人,从烟台、威海离岸的华工就有10万人。政治上,西方列强掌管着烟台的海关,1862年烟台的海关大权就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将“协定关税”的税则和税率强加给中国。英、法、美、日等17国在烟台设立领事或代理领事,当时的烟台山周围使馆林立,俨然国中之国。列强拥有领事裁判权和治外法权,外国侨民在烟台触犯法律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和审判,使中国丧失了部分地方主权。文化上,基督教和天主教大规模传入烟台,西方列强在当地设立教堂,组织教会,发展教徒。这些宗教活动,大部分打着传播福音的名义,而私底下却盘剥百姓,占领土地和民间房屋,奴化民众思想,侦察经济情报乃至进行反华及破坏革命运动。与此同时,清政府为了偿还对西方列强的战败赔款,加紧了对广大人民压迫剥削,他们把大量赔款转嫁到人民身上,广大民众苦不堪言。而地方官吏、地主阶级和乡绅富商,利用手中特权、高额地租、高息贷款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压榨,逼得广大人民群众走投无路。为此,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纷纷开始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而压迫愈深,则反抗愈烈。烟台人民向来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近代以来,烟台人民进行过多次革命斗争。1904年,烟台被拐运往南非的四千多名贫苦农民在途中发现受骗后,联合起来迫使美轮返航,并包围洋行“美孚公司”,捣毁门窗,表现出极大的反抗精神。1910年春,莱阳一带发生霜灾,夏收无望,当地农民要求县署减免苛捐杂税无果。7月,曲诗文领导当地农民围攻县城,宣布起义,招远、海阳一带农民积极响应,爆发了清末胶东规模最大的农民抗捐抗税斗争,这次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在烟台的反动统治。
传统的农民起义推翻不了清王朝的统治,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又为烟台人民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烟台籍留日学生徐镜心、谢鸿焘等十多人成为第一批同盟会员。同盟会在国内设立东、西、南、北、中5个支部,北方支部设在烟台,由徐镜心任支部负责人,统辖华北、东北、西北8省的同盟会。徐镜心在山东全省影响很大,被誉为“鲁东革命巨子”,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曾有“南黄北徐”之称。这些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建立学堂、创办报纸等一切合法机会,积极开展革命宣传鼓动工作。如利用清政府推行“新政”的机会,兴办了明新学堂、东牟公学等学校,为学生传输革命思想,号召学生积极投身革命。1908年创办的《渤海日报》,则是山东各地影响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同时,革命党人还在清军海防营、海军练营及海军学堂中积极工作,影响极大,直接打击了驻烟清军的士气。1911年11月12日,号称“十八豪杰”的革命党人在烟台发动起义,被称为“山东首义”。革命军当晚就光复烟台,并宣布成立山东烟台军政分府。此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体现出来,由于同盟会烟台领导人对革命政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在推选军政府领导人上出现重大失误,清军“舞凤号”炮舰舰长王传炯被推举为都督,使革命陷入困境,胜利果实被北洋军阀最终攫取。此时,烟台人民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已经达到了十分尖锐的程度,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先后登上了这个历史舞台,但都无法领导人民取得斗争的胜利。人民已经觉醒,在历史前进的大潮中继续寻找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道路自然要有一个新的力量来完成。
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使中国一批先进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开始深入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现实,深深触动着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方面,北洋军阀政府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进一步促使中国先进分子的觉醒,他们开始认识到帝国主义联合侵略中国主权、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另一方面,在五四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联合,尤其是后来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正是这种革命大潮,使得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进步思想界主流。全国形势如此,烟台也不例外,对五四运动的响应促使了马克思主义在烟台的传播。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在全国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高潮,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波及全国,也影响着广大烟台爱国群众,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响应和声援这场发源于北京的爱国运动,汇聚成强大的群众力量。最早行动起来的是省立蓬莱登州第八中学的进步师生,他们于5月6日至19日,举行罢课、演讲和示威游行,积极联络其他学校,全力声援北京学生。蓬莱各界举行万人声援大会,全县广泛开展抵制日货行动。在烟台,烟台海军学校、烟台益文学校等学校学生,冲出校门走上街头,进行演讲集会和抗议示威,将爱国标语及传单发遍烟台的大街小巷。5月17日,烟台商埠28所学校学生进行集会,谴责北洋军阀政府卖国行径,支持北京学生运动。烟台学生联合会发起了“警世新剧社”,排演反帝剧目,深入工厂、矿山,在群众当中宣传爱国思想。与此同时,包括工人、商人、市民在内的烟台各界人士以罢工、罢市等实际行动参与到这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当中。为维护国家主权,烟台民众成立了“国民外交后援会”,通电全国,收回青岛和山东主权;而商界人士则设立“国货维持团”,支持国货、抵制日货;莱阳一地就动员2000余名学生,到城镇及乡村进行宣传动员。烟台抵制日货的斗争持续到1922年,市面上日货完全绝迹。掖县、福山、栖霞等地各界群众也以类似行动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沉重打击。在声援和响应五四运动的过程中,烟台各界人民相互配合,展现出强大的革命力量。这种力量是以前历次斗争中所不具备的,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唤醒了无数寻求真理的有识之士。
烟台党组织的建立,离不开中国早期先进分子的不懈探索和努力,而烟台进步学生则因为其特殊性成为这一历史必然性的助推力。从客观形势上看,当时风雨飘摇的社会现状使他们愿意寻求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为重振国威、挽救颓势,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一批新式海军学校,烟台海军学校就是其中之一。一方面,在校学生身份均为军人,甲午海战的失败使得他们普遍存在着一种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使命感;另一方面,该校学制参照英国海军学校章程建立,课程设制较为现代化,且学生入学年龄以13岁至16岁为限,又使他们易于和便于接受革命思潮。从具体实践上看,烟台海军学校学生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斗争的反复锤炼。1911年该校发生汉满学生斗殴事件,当时汉满学生分设班级,互不往来,因运动会竞争发生斗殴,满族学生全部离校告状,要求开除肇事汉族学生,由此引发的汉族学生对清政府不满情绪弥漫全校。在烟台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的过程中,烟台海军学校学生积极配合革命党人散发传单、张贴标语、书写血书,号召“同胞速举义旗,帮助军民逐出满清”。1919年的五四运动,烟台海军学校的学生表现又最为突出。当年秋天,在李之龙、郭寿生的带领下,烟台海军学校81名学生发表公电,开展了针对封建腐败教育制度的罢课斗争,并集体离校去沪,沿途广泛宣传新的教育制度。在沪期间,学生们受到了孙中山的接见,其革命热情受到极大鼓舞。从此,烟台海军学校的进步学生,成为烟台学生运动的带头人,也成为中国共产党烟台党小组的革命火种。
1920年春,烟台海军学校学生李之龙、郭寿生等就在学校自发地创办了读书会,组织同学学习《新青年》、《每周评论》、《资本论入门》等革命书刊以及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文章,在青年学生和年轻士兵中影响很大,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郭寿生曾回忆,“1920年间,我与同学李之龙密组读书会,开始研究三民主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社会主义理论和苏联革命史实,尤其爱读《新青年》杂志,而我思想的前进受《新青年》影响最大”。是年年底,李之龙、郭寿生还以通讯员身份加入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建立起了联系。在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人的影响下,他们更加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了解并掌控全国革命形势发展,成为第一批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知识分子。海军学校读书会的成员也通过学习,深受马克思学说的启迪,思想进一步活跃。与此同时,烟台的其他地方,也涌现出一批学习进步书刊、宣传革命思想的群众组织,具有代表性的是招远与莱阳交界地区的“少年同志社”。这个由进步青年自发成立的群众组织,经常集中起来传阅进步书刊,讨论国内外大事,探索国家救亡图存道路,为在烟台宣传革命进步思想,造就革命中坚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后,中共中央根据革命形势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在全国各地发展党组织,扩大党的影响,壮大党的力量。烟台党小组在成立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共中央局、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等多方的引领和支持。
烟台党组织的产生与中共中央局较早地了解到烟台革命形势密不可分。自1919年秋季开始,烟台海军学校进步学生李之龙多次组织学生、士兵、校工罢课、罢工,引起了校方的极大恐慌。1921年,校方反动当局开除了李之龙学籍。随后李之龙来到上海,很快与前去参加中共一大的董必武、陈潭秋取得联系,并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烟台的革命形势。为此,中共一大后不久,中共中央局就派邓中夏、王荷波到烟台了解军运情况,发动革命力量,开展建党工作。二人在烟期间,郭寿生等烟台海军学校进步学生向他们详细介绍了烟台的革命活动情况。根据实情,邓中夏、王荷波认为首先应当在烟台建立团组织,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领导,为党造就一批后备力量。他们介绍郭寿生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指定其负责烟台全埠青年团的组织发展工作。其次,应当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邓中夏和王荷波的指导下,郭寿生以烟台海军学校读书会为基础,成立了烟台现代史上第一个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团体——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小组,向青年学生和年轻士兵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在烟台建立党、团组织奠定了思想和理论的基础。1922年,中共中央北方区执行委员会书记罗章龙与山东党组织负责人王尽美再次来到烟台。在烟台期间,他们通过郭寿生等人进一步了解了烟台党团活动的情况,与海军学校读书会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小组成员进行了细致地座谈,详细了解《新海军》月刊的发行情况。同时,也向郭寿生等人介绍北方革命形势,指出要根据形势开展烟台革命工作,同时要求坚持向中共中央请示报告制度,从而加强中央和烟台的联系。
1923年,郭寿生到南京鱼雷枪炮学校实习,期间在王荷波、恽代英等共产党人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胶东第一名共产党员。回到烟台后,郭寿生继续在中共中央局直接领导下开展党团工作。一是根据形势需要,发展烟台海军学校学生曾万里、叶守桢入团,同时积极在益文、先志、水产等学校开展建团工作。是年秋天,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烟台支部成立,郭寿生担任支部负责人。二是建立“新海军社”,把该社作为中共外围组织,积极发展社员。“新海军社”以烟台海军学校为总社,制定新海军社章程,并在上海、南京、福建马尾等地舰艇和海校建立支社和分社,把组织扩大到整个海军学生中。同时,创办《新海军》月刊,宣传进步思想,推动新海军运动发展。1924年1月,经组织考察同意,曾万里、叶守桢在郭寿生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烟台革命形势的发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关注,陈独秀、王荷波给郭寿生写信询问烟台情况。根据要求,郭寿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了《最近烟台报告》并寄给中央,详细报告了烟台社会各界情况。报告中写道:“不能因为在这里时间短促,而放弃我们在烟台地方组织与宣传,极希望中央局以后要注意到这里,因为烟台不仅是山东东北部的第一重镇,而且是站在中国北方很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局认为《最近烟台报告》“极有价值”,先后分5期在中央局机关报《向导》上全文连载。党的三大对国共合作的方针和办法作出了正式决定,要求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用这种形式实现国共合作。郭寿生等人按照这一精神,积极配合国民党秘密组建了中国国民党烟台市党部,并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发展和扩大国民党基层组织,推动烟台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1924年12月,根据中共中央局的指示,烟台海军学校中共党员郭寿生、叶守桢、曾万里成立了中共烟台小组,郭寿生任组长。中共烟台小组直属中共中央局领导,是胶东最早的党组织。此时,烟台共有党小组1个,共产党员3人,团支部1个,团员10余人。烟台党组织的诞生,给苦难的烟台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对烟台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