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校园广播的问题及对策
——以南宁学院为例

2020-12-08 11:57:04李孜
魅力中国 2020年30期

李孜

(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一、校园广播的个性特征

校园广播区别于社会广播模式,有着自己的个性表现,作者认为,校园广播的个性主要体现于它不仅仅传达国家的大政方针,更多的是宣传校园内的文化、生活、学习,使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缺乏校园文化充实的广播内容,是无法起到一个宣传平台的作用。所以,校园广播一定要正确把握自身价值和定位,做到与校园生活相贴近,努力传播文化,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陶冶情操。

其次,校园广播与社会广播不同的一点在于受众的范围不同,校园广播基于高校自身特点,受众范围为高校师生,高校有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所以校园广播也要做到与之目标相呼应,通过日常的宣传,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最后,校园广播的载体在一般高校是由对此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校园广播站,来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广播站作为学校的社团,承担着大学生课外锻炼的作用,让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得到关于采访、编辑、播音、审查等工作的学习锻炼机会,培养大学生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南宁学院校园广播站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管理较为松懈

目前南宁学院校园广播站的成员基本上是由对播音主持存在一定热爱,以前接触过校园广播工作的同学构成。由于是学生社团组织,规章制度无法与正规的电台相对比,以南宁学院校广播站来说,仅仅只有简易的章程,缺乏一系列的考核标准等措施,并且都是采用固定的节目播出方式(通常是直播),所以站内成员在熟悉工作之后会出现松懈的状态,不能很好地完成播音工作。

(二)缺乏相关指导

南宁学院校园广播站是由学校党委宣传部与校团委进行指导和管理,这些部门往往只能从政策理论上给予广播站一定指导,但是没有配备相对专业的指导老师,广播站内成员仅仅能通过一两次聘请老师来进行普通的指导,由于得不到长期有效的技术指导,阻碍了个人与广播站的发展。

(三)人员流动性较大

在广播站招收新同学校之后,许多具有丰富经验的播音员因为从事广播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往往不能参与广播站的播报工作,而新成员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和技巧,很难独立完成高质量的节目。并且,每年都要进行站内人员更新,还有部分同学因诸多个人问题而离开,使得广播站内人员流动性较大。通过对驻邕高校了解,这个情况是普遍存在的。

三、南宁学院校园广播站的整改措施

(一)完善校园广播站管理体系

完善校园广播站的管理体系,应该先完善广播站的各部门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制定合适的轮岗制度,更好搭配站内人员工作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避免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广播站发展。将广播站建设成一个培养广播站成员“采、编、播”素质的平台。

(二)制定合理的指导制度

广播站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思想建设的指导,必须增强专业知识与能力的指导,除从党委宣传部门设置指导老师外,还应该设置播音专业指导老师,加强对站内成员的专业能力指导,更好地体现校园广播这个实践平台的作用。仅仅靠请一个老师集中教学一次的方式进行 是不能帮助到学生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因此我校广播站应该聘请专业老师经行长期的集中培训,使站内成员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突出,为校园文化宣传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学校应拓宽与社会沟通的渠道

因为播音自己的特殊性,需要较强的实践,所以在专业的指导后,需要安排实践平台。要有学校和社会沟通中发挥其桥梁纽带的作用,利用自身的品牌资源,加强与新闻界、传媒界的合作与沟通,建立起一个官方合作平台,让学校参与到一些媒体的项目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实用的学习机会。搭建好与社会沟通的桥梁,参与到地区热点事件的宣传报道到中去,在实践中巩固校园播音的能力。这也是能够快速提升我校广播站实力和名气的机遇。

(四)完善节目形式、播出方式的创新机制

根据南宁学院广播站,节目形式改动较少,成员创新意识不足。所以想要校园广播站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必须加强节目设置的创新,根据校园新闻的热点开发同学们想听的节目,从而增加受众的范围。校园广播站不应该仅限于校园,而是走入社会之中,接受大众的考验,让广播站成员具有紧迫感与使命感。我校广播站在这方面需要勇于走出第一步,打破自己思想观念的局限性,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提高成员创新意识,将创新性融入我校广播站今后的建设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