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玉壶中学,浙江 温州 325311)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属于一门人文性的学科,主要教学目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相应传统教学因素影响,出现较多教学方面的不足及错误观点,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实际的互动及沟通,使得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效率较低的现象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为了分析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互动的途径及方式,笔者针对现阶段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
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教法,以此来发挥出学生学习的潜能,塑造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新课标要求下,制定出清晰而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师生都明确教学的任务,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的尊重和关注学生的发展,以兴趣为落脚点,来全面的培养学生有关历史与社会课程的知识内容。其中,教学目标要有一定的周期期限为目标,具体的期限目标要具体而明确,确保能够实现,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根据教育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来实施教学目标,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对历史与社会课程的逻辑思维以及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就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知识点展开实践调查与分析,最终以小组的形式呈现调查结果,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及协调能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同意见的最终融合,增进交流,学习对方身上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在进行“共同关注的环境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们针对日常生活中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搜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应增加课内外的互动交流,拓宽教学渠道,将学生引向社会、生活,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及生活经验,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了解程度,获得相应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互动教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展现真实的历史。历史资源主要有历史材料和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材料包括历史学习资料、历史图册、历史故事等。教师作为教材的最大开发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价值,并借助课外历史资料、历史图册,深度挖掘教学内容,还可以辅助真实的历史故事教学,增加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历史与社会从课本中走出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中。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通过教材等历史资料和历史图册将枯燥的教学内容优化,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其发生的背景,将死板的课堂氛围变得生动起来,使月学生对学习内容在整体上有一个更加清晰且直观的认识。根据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在教学时常允许的情况下,将知识横向拓展,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待这些历史事件,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之余,使他们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初中历史教学应以课本为基础进行辐散性教学,通过让学生在历史情境创设中进行相应的课堂表演等多项课堂任务,促进对于历史知识及历史背景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学生在扮演不同历史人物的时候,会以所扮演的人物角度来对当时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思考与认识。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不定期的选择一些历史片段或者场景让学生进行自我创设,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对历史人物的理解进行发挥,在角色解读,演绎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这样的情境教学对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矛盾与历史发展规律,在矛盾与冲突之中培养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与正确的历史观。
总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要初中历史教师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兴趣带动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在不断的学习中形成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利用各种方法来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行探究、总结历史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锻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创新思维带来的满足,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让学生的历史素养得到逐步的提高,从而实现初中历史的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地发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