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红 徐 绘
1.榆林学院管理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2.榆林学院化工学院,陕西 榆林 719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科学开展,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注重方式方法,做到科学有效。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本质上是让大学生能够了解自身,树立目标,进而有效的安排大学生活。进一步对不同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所谓生涯适应力是指“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应对生涯角色变化并与之保持平衡的能力。最初由生涯辅导大师super 等人(1981)提出,并通过savickas 等人的努力,最终构建了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在内的生涯适应力理论模型。生涯关注的核心是我有未来吗?生涯控制的核心是谁拥有我的未来,生涯好奇的核心是未来我想要做什么,生涯自信的核心是我能做到吗。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所谓“生涯”即一个人一生当中所扮演不同角色的总和。后现代的生涯理论提倡积极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并高度关注生涯适应力的提升。生涯适应力教育的目标是帮助个体更好的适应就业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强调人和环境的良性互动。通过引导大学生积极的进行生涯探索,提升生涯关注和生涯好奇水平,从而在职业选择、生活学习规划、素质拓展等方面全面发展,也即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应将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做好个人的生涯规划,确立符合时代背景的职业发展目标。这就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达到了内在的和谐统一。
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规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为系统。根据大学生生涯适应力水平的发展规律,大一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水平较高,其主要优势在于对生涯的关注度上。应利用这一时期,做好大学生的适应性教育、养成教育,侧重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大二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发展进入倦怠期,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于再次激发大学生的生涯探索热情,充分利用主题班会、各类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和职业,明确发展目标,以积极的状态面对大学生活。大三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最低,主要特点为生涯关注度较低,可通过生涯规划类、思想政治教育类校园文化活动,帮助大学生理清方向,进一步确定适合自己的近期生涯发展目标。
职业生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就目前来看,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停留在对学生的自我探索和对职业世界探索的简单“人职匹配”层面,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下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应加强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建设,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转换到提高大学生的生涯适应力上面来。根据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特点。探索分年级、分专业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大学生在深入了解社会和时代的需求的基础上,设定适合于个人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激发内在动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自身素质与能力,以为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而努力奋斗。
目前高校的生涯辅导以集体辅导为主,忽视了生涯发展的独特性。开展生涯辅导,应将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有效结合起来。根据生涯适应力的测试结果,可以有效地评估目前大学生所处的生涯发展状况及存在的短板。如针对生涯关注和生涯好奇水平较低的同学,教育重点应该放在激发大学生的生涯探索热情,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可以通过开展生涯测评、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新老生交流会、谈心谈话等多层次多维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介入,由此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达到提高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目的,二者相融相通、相辅相成。
一是要重视高校生涯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多数由专职辅导员兼任。专兼职辅导员也是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的主力军。为实现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和专家化,应从中选拔一批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职业生涯理论扎实的辅导员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职业能力大赛、外出深造、集体培训等多种途径,不断提高高校生涯教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咨询能力。此外,高校应成立专门的大学生职业生涯咨询部门,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一步走向专业化、专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