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妙 刘振会 乌云特娜
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以及其他校园暴力事件频现,可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日益满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似乎逐渐忽视了生命教育,人们对他人和其它生命缺乏最基本的包容。既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又破坏了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祠堂、佛寺、公检法机关等这类场所中,人们较少与他人发生冲突,更容易展露出人性的包容,而这类场所的相似之处在于均比较容易唤起人们的敬畏感。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敬畏作为一种自我超越的积极情感体验,其积极效用正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Keltner 和Haidt(2003)将敬畏界定为一种可以被顺应,但不可以被同化的浩大感。[1]这种“浩大”体验会改变人们惯常的自我参照框架,促使个体的心理图式发生解构重组,也即顺应。敬畏可以改变人们对世界的理解,使得个体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更具包容性。
“受益惟谦,有容乃大”最早题于明代兵部尚书袁可立的自勉联,意寓谦虚谨慎,心胸豁达。生活中我们也常用“虚怀若谷”来形容一个人虚心谦逊,胸怀宽广。不言而喻,一个人的包容性往往是以谦逊的个人品质为前提的。因为谦逊之人首先会客观地看待自身的优缺点,他们能承认自己的不足但不会自卑,他们能欣赏他人的优点但不会谄媚。因此他们更容易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已有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显示,个体的自我弱化以及渺小感在敬畏和谦逊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敬畏体验可以打破个体自我聚焦,使其注意力转向敬畏对象本身。由于敬畏是一种对浩大刺激的情感反应,因此会让人们在这过程中体验到小我感,进而增强人们的谦逊感。有研究者通过让参与者置身参天矗立的红树林中、面对具有厚重人文历史意义的古建筑物以及观看BBC 的视频短片《行星地球》等方式来唤起他们的敬畏感。这种弱化个体自身的存在感,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渺小,但是,这种渺小感却不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等负性的自我评价。有跟踪调查表明,敬畏倾向的个体在他们的同班同学眼里表现得更谦逊。在为期两周的跟踪调查中,这些个体在看待自身的优缺点时表现得更为客观,也自我报告了更强的谦逊感[2]。围绕个体的自我评价,已有研究印证了敬畏促使个体保持谦逊品质的心理机制。可见,当一个人体验敬畏情感时,能在更深刻的认知和精神层面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改变他们以往认知世界的模式,表现出谦逊的人性之美。而谦逊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美德,它能帮助人们克服诸如自私、傲慢和自恋等倾向,使人们既能悦纳自己的渺小,又能保持谦卑的心态,进而悦纳周围更多的其他人和事。
根据积极情感扩建理论,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可以扩展个体的身心资源,改变其原有的注意、认知和行为模式,从而使个体获得更加积极的、呈螺旋式上升的情绪情感体验。有实证研究也验证了积极情绪可以拓宽个体的注意范围,使个体的思维方式更趋灵活与开放,并增强其整体性加工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而敬畏作为一种典型的积极情绪,已有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敬畏也具有一般积极情绪的情绪后效。它促使个体将自己与更大的东西相结合、更多地关注周围环境,使得他们的眼界更开阔,看待人与事的时候也会更加豁达与包容。
宏伟的自然景观、伟大的艺术作品和新生命的诞生等刺激能有效诱发个体的敬畏体验,由敬畏带来的“浩大感”会显著扩展人们惯常的自我参照框架,导致个体产生顺应需要。随后,“浩大感”会强有力地驱动个体的心理图式发生解构重组,使个体的自我意识从自我聚焦转向刺激聚焦,注意力从关注自身利益转向一种更为广阔的生命存在方式,对外部世界持有更为开放的态度。Bride 的研究显示,开放性人格不仅与状态敬畏和特质敬畏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还与日常的敬畏体验频率相关联。[3]这一关系在审美体验中被印证,深刻的审美体验常常与敬畏有关,它被描述为一种惊奇、迷恋或动心的感觉。开放性可以预测审美过程中的敬畏水平,如同敬畏体验一样,它可以拓展人们思考自己和世界的方式方法。
《圣经》中说,“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敬畏是一种自我超越式的情绪情感,它拓展了个体的心理空间,使个体站在一个更为超脱的位置看待作为客体的自己和周围世界,因此它能增强个体的认知灵活性和开放性。由于敬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变得更通透,为人处事更豁达,因此,人们更懂得拥抱世界更多的可能性,也更容易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敬畏是一种将人们与所有生命和事物保持亲密关系的情感,它让个体感觉自己属于更大的事物的一部分,并将自己与更宏大、更永久的事物以及更大的社交网联系起来,比如自然、社会、文化或整个人类。高特质敬畏的人很少使用个性化的术语如“特殊”或“独一无二”来定义自己,而是强调他们在更大范畴中的成员身份,例如,将自己描述为“一个人”或“地球上的居民”。有研究者分析过宇航员的太空体验记录,宇航员从外太空观察地球时,会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敬畏感,他们能深刻感受到人类和地球是一个整体,而自己作为其中的一份子,与这个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连接感。这种精神上的超脱体验会让宇航员重新感受和思考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重返地球后如同涅槃重生。此外,敬畏体验还会增加人际之间的情感连接,使个体产生与朋友以及他人的合一感。[4]比如,观看了敬畏视频后的被试会自我报告“尽管个体力量是有限的,但我觉得与所有人都有情感上的连接”、“我觉得,在更高层次上,我们所有人都有共同的纽带”。
由此可见,敬畏会促使个体将自己与某一更大的事物或群体相连接。他们更愿意把自己放在从属位置上,也更主动地与他人建立情感连接。显然,这样的个体会更加懂得世界上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道理,他们的眼界更开阔,处世待人也会更加包容。
综上所述,敬畏可以促使个体的内心世界发生积极的变化,启灵发智,使一个人的视野更开阔、心态更豁达、为人也更谦和。朱小蔓从德育视角提出,敬畏情感是个体面对蕴涵在社会、自然和他人身上的,较之自身更为高尚、深刻、广阔的意义和价值时所产生的一种对意义和价值的敬仰、谦恭和赞赏,而对相对渺小、卑微的自我却试图净化、超越、提升的内心体验;敬畏具有抵达心灵、发育精神的教育价值。[5]因此,在现行教育文化环境下,应该积极倡导敬畏教育,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回归传统,提倡先天家庭和后天学校相结合的理念进行敬畏教育实践。
朱小蔓认为,个体敬畏发展的萌芽阶段表现为“爱与怕”的合体,比如,小时候长辈会对淘气的小孩子说,“掏麻雀窝的小孩长大后脸上会长雀斑”,诸如此类的话就很容易在孩子心里播下敬畏的种子。在个体幼儿时期,在不压制小孩天性的前提下,让他们懂得敬畏可以启发心灵,使他们学会关爱其它生命,不欺凌弱小。
在大自然面前,个体的生命是渺小且孱弱的。而对现代科技文明过分自信的人们常常会忽视这一事实,从而对生命表现出无知的轻视。在儿童阶段,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感受种子发芽等新生命诞生(包含人和动物)的过程、感受自然界和生命的更替演变,会帮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重生命、敬畏生命,从而学会接受生命的消亡和失去,在心里埋下爱与责任的种子。
已有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表明,宏伟壮阔的自然景象可以有效唤起人们的敬畏情感,升华人们的精神和心灵。目前,很多学校都设立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课程,开展以培养敬畏情感为主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教育实践中体验敬畏,以及获得心灵进化的契机。比如,组织学生去野外大山徒步旅行,参观人类文明的艺术和科技展等等。当然,带领学生切身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灾难,比如地震、旱涝灾害等,以及人类肆意破坏环境而酿成的恶果,都是深刻且生动的敬畏课程。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从神秘自然到图腾崇拜,从宗教信仰到道德法治,处处都包含着敬畏元素。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下,传统文化正日益受到学者的重视,以敬畏元素为基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个体,更有助于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宜将传统文化的教育逐步纳入到学校教育体系中,以培养学生的敬畏之心,使学生懂得“心存敬畏,行有所止”,从而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心理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