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鹏 龚 瑾
1.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威胁到了高校整体环境的稳定度,因为高校群体的特殊性,极易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高校突发事件数量的增加,对校园安全性增加了压力和挑战。高校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管理者要积极沟通,快速处理和解决问题,但要按照规范的流程去处理,明确相关职责范围等。降低高校突发事件的数量,构建科学的教育沟通机制,减少由于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控制因突发事件带来的后续影响,都是目前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为了防止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要重视对于大学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引导。依据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反馈,中国的大学生中,大约有45.7%的高校生缺乏生命教育内容学习[1]。近几年,高校中大学生因为感情纠葛自杀或者他杀的事件逐步增加,要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就必须重视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对生命保持敬畏感,要尊重生命,一旦看到需要救助的生命要尽力去救助,也不能因为情绪问题需要发泄而去伤害无辜的生命。让学生利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去思考和分析问题,重新认识世界,当出现问题时不要片面、过激的解决,而是通过分析,找到最佳解决办法。强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求高校生遵纪守法,一旦遇到重大纠纷,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心理辅导机制能够增强大学生出现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防范意识。在高校大力推广相关心理方面的课程内容,大学生因为外部压力造成的心理负担的情况,通过心理辅导,调整和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从而减轻他们的压迫感。有很多的高校突发事件都是由于个人危机引起的,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也能给学生提供帮助,甚至化解危机。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与之而来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很多高校生因为自身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对自身、他人以及社会造成危害或者影响。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心理方面,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相关专业的心理方面的人员,对于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和监控。
前期预警可以有效的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通过教育沟通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看待事物和问题有着正确的方向,通过对学生危机意识的引导,一旦出现危险信号,可以及时的进行沟通了解,在出现更大问题前就扼杀在萌芽状态中。危机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核实和评估。在这个预警环节里,要及时的纠正认知方面、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和政策方面的偏差,积极化解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不良诱因[2]。
原有的观念中一旦高校发生了突发事件,高校的管理方都会降低事态的话题度,冷处理的去解决问题,甚至是选择单方面的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没有和当事人进行良好有效的沟通就自行处理来降低媒介传播所带来的舆论影响。如果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教育管理者采取的是积极的面对问题,并和沟通的对象进行有效的平等的对话方式,发生不良影响不是一味的指责,而是安抚当事者焦虑情绪,正确的引导以及心理方面的梳理,从而使个体或者整个群体向良性的方向发展。要将“以人为本”作为双向沟通的基本理念,“双赢”沟通结果为导向,构建科学的教育沟通机制,使突发事件最终顺利解决,在整个过程中达到“共赢”的最终效果,这样做可以很大程度的缓解高校管理工作者与需要沟通的学生间的冲突[3]。
突发事件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续连锁反应,如果处置上有偏差,可能会引发更极端的事态发展,甚至诱发更多的不稳定因素[4]。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高校在整体的管理体系上要加强主体的管理意识,要学会利用更多的资源力量,除了高校自身管理外,还可以把管理范围扩大到地方政府和学生家长,让整个群体协同处理突发事件。运用科学的沟通方法,深入与沟通对象的谈话交流等,增加除校方以外的群体想表达自身想法的机会,有利于校方树立正面积极的形象和口碑,强化对突发事件中主体的把控。
高校突发事件都是由管理和行政部门处理,并没有相关的专业人员参与,对于突发时间的处理上不够专业性,相对的处理方式单一,整体处理过程不是很顺畅。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校应该完善突发事件的管理的系统,明确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要规避可能发展成突发事件的日常行为管理,要关注时下的热点话题,及时向学生传递校方的想法和意见。由此不但可以预防突发事件,也可以控制造谣生事的不良舆论导向。对于校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要求的提高,构建教育沟通机制能够有效的完善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体系。
突发事件处理上,有效的双向沟通,默契的配合,双方建立的平等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和谐友好的处理关系。两方的沟通应该是双方的主观共同的意思表达,校方采取积极主动的状态,对学生正面方向的指引,同时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最终实现双方平等有效沟通的结果。高校可以开设相关沟通课程或者组织相关的比赛活动,让两方在实践中提高表达和沟通的能力。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要建立教育沟通机制,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要指定相关负责人处理突发事件的教育沟通工作,增强联动沟通的意识和行为。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要及时介入,积极解决,便于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校内外沟通交流平台[5]。
根据沟通的方向、功能性以及沟通对象的不同,突发事件的沟通方式分成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6]。下行沟通也就是校方管理者对整体师生以及政府社会进行的媒介传播,相关内容的通报等,比如正式的公文、最终的报告结论、校园网络上的公示等。上行沟通是和学生家长、教师与学生等向校方反映问题,如与校长谈话、校长信箱等。平行沟通就是校园内部,部门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像是辩论会、讨论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等。对于沟通的渠道类型要进行规范化管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校方各部门不用考虑职责范围,尽快的处理问题。要尽量做到沟通的全面性,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持续有效的沟通,减少逐级沟通,增加校方管理层同学生平等沟通的机会。快速有效的沟通状态能够在时效范围内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事态,最大程度的降低影响,遏制因为突发事件的发生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取得最优的解决方案。可以在高校设立“校长约见日”、“院长谈话日”、“校领导接待日”等。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保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实现零距离沟通。
校方应该和传媒等媒介方保持一定程度的合作关系,一旦形成突发事件,利用主流媒体发声,还原事件真实具体的情况,曝光夸大或者不实的新闻内容,引导整体舆论导向,降低因为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效果。高校出现突发事件后,校方要第一时间公示内容,破除不良猜忌,降低高校因为突发事件带来的压力。
要对突发事件的当事人进行心理方面的疏导和干预,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加强学生对于突发事件的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通过心理调适机制,释放心理压力,获得心理安慰,最终达到释放内心情感的作用[7]。
基于高校突发事件,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教育沟通机制是基础保障。校方应该集思广益,对教育沟通机制实行多样化,以此来提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保持高校教育的持久力,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教育沟通机制成为高校突发事件处置的关键因素,利用好教育沟通机制对于突发事件的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很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