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基层文化馆的文艺创作

2020-12-08 00:09
魅力中国 2020年5期
关键词:文化馆精品文艺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文化馆,广东 梅州 514700)

引言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也有了新的改变。文化馆作为一个国家政府设立的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型事业单位,在各个地区承担着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文化馆,尤其是基层的文化馆,最主要的职能是能够在新时代中承担起发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的中坚力量,也能将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普及,能够组织并辅导群众参加各项艺术活动,最后但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组织开展文艺创作与理论研究。

一、基层文化馆的文艺创作现状

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经过群文工作者展开了包括培训辅导、文艺创作和自研究、自创作等的工作中,基层的文化馆现在已经有较为全面的自我定位,能够在各自的领域中辛勤劳作,从文艺上服务人民,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获得了较为突出的贡献。举例来说,笔者所在的梅州市,据2019年11月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计数据,梅州市梅州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9类包括50项,其中省级4项、,市级8项、区级38项。省级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资产项目有传统的音乐——松口客家山歌,传统的戏剧——梅县提线木偶戏,曲艺——梅县竹板歌以及传统技艺——梅县客家娘酒酿造技艺。基层文化馆处于遍地开花的阶段,但是新的时代发展,思想的活跃与观念的碰撞,加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进,文化逐渐出现交融,新时代的格局已经有所改变,基层文化馆的现状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

1.文艺创作环境日渐艰难。现代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人对名利和金钱有更大的追逐,这些诱惑对文艺创作形成了很大的冲击。文艺创作作品中部分急功近利的工作人员对创作的作品,只追求新颖和速度,没有认真推敲,从文化传播或文化创作中探究更少,所以表现出人心浮躁、形态失衡的情况。现今部分的文艺创作者在这些嘈杂和浮躁的舆论环境中,好的作品没能展示出来,也没有更好的环境去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文艺人才,这对行业的未来发展存在负面的影响。

2.文艺创作的创新性不足。新时代物质膨胀,创作的作品要求数量和质量,加上文艺活动的评奖设置越来越多,呈现出了高原但是没有高峰的情况。文艺活动纷繁复杂,创作产出和活动没有较好的协调性,部分作品呈现出千篇一律的效果,或是模仿,或是进行拼接,几场演出可能都是统一模式呈现,节目的同质化很高,本质相同过于雷同。加上文艺演出繁多,展演、路演等形式,专业的人员大多精力需要应付上级的指令工作,进行创作反而成为“业余兴趣爱好”,自娱自乐的文艺展览没有真正的传达到群众心坎里。加上现代活动的奖项设置非常繁杂,奖项存在重复交叉性,评奖出现多且泛滥的局面,评奖机制也不够健全,标准不够科学,程序和监督机制都出现各种问题,最终文艺繁荣发展的局面受阻,不正之风很容易兴起。

3.文艺评价核心缺失。现代文艺创作中优秀的作品没有更好的推荐,仅有拼接或模仿的文艺作品,长期的模仿或拼接现象缺乏批评力,文艺优劣的评价标准降低严重,缺乏非常实际的说服力和战斗力。文艺评论应该基于善恶美丑的基础上展开,应该从促进繁荣昌盛的立场出发,但是现代部分文艺评价是从低级炒作出发,或从庸俗的捧场出发,或碍于人情不敢进行直面的评价,最终以评价促进发展的评价核心没有呈现出来,没有形成良好的文艺气氛。

二、新时代基层文化馆存在的部分问题的改善手段

文艺在民族精神中就像火炬,能够代表民族的风貌,能够引领民族的风气,能够填补民族的精神空白。文艺事业在党、在人民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基层的文艺创作,更多的是扎根基层,在基层现有的内容上进行发扬和传承。新的时代发展,“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和全球经济命运共同体的局面已经形成,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发起国,文化艺术在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各地的基层文化也是全球的文艺隗宝,应该在进一步挖掘和探究之后传播到全球,让全球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但是从我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较丰富的传承人,市级8个项目只有2位传承人,而且有1位传承人在年前已去世,区级的38个项目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没有传承人。这对我区长远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具有帮助性。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项目分析,客家山歌作为音乐类的表演在现代基层文化创作中有非常大的市场,进行文艺创作时有更多的空间和资源可以利用;木偶戏作为常见的传统文化,进行适当的编排也能够将梅县的提线木偶展现到大众眼前;竹板歌作为曲艺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文艺瑰宝,深层次挖掘梅县的基层故事将其适当融合到竹板歌之中未尝不可;娘酒酿造技艺则可从推广性的角度进行展开研究。想要更好的将区级项目进行传承,将省级项目和市级项目发扬,政府和基层文化馆、基层文艺创作者都应该付出努力。

第一,当地政府对文化应该树立导向,营造氛围。政府对基层文化馆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引导,研究时发现部分地区的文化馆甚至没有独立的馆址,没有财政权力或人事权力,或是有人员但是长期被上级部门借用去做其他的事情,这些都阻碍了文化馆的正常业务的开展和文艺创作的作品输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作内容都应该被尊重,应该从思想上给予信任,从创作激情上给予鼓励,为其创造出有力的环境。政府应该对此有更丰富的支援。此外政府也应该从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上进行思考,帮助文艺创作者营造出良好的文化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使得文化产权能够从合理的途径中被保护。还可以从传统的体制出发进行改革创新,传统体制文化主管部门对文艺创作能够直接干预和介入,对其进行改变,尝试将创作主体单独进行管理,将其设定为有更完整、更独立的创新自主权的部门。政府在其中是支持和协调的作用,一方面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将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安排到位,确保群众文化活动有阵地、有设备、有引导,帮助文艺创作者能全新创作,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第二,管理的体制中有很多的阻碍。①是专业文艺创作者的培训制度不够完善。文化馆的管理干部管理意识不强,对群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对业务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认识不够,没有对专业文艺创作者进行培训的制度和要求。基层文化馆的文化创作者一般会参加短期性的业务培训班,但是这些培训大都集中在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临时行为,没有固定的培训计划,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最终没有目的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培训。②是岗位设置与职称结构之间有弊端。各个岗位的业务干部配置不够,专业的干部配置不均衡,基层的文化馆在人员配置上有明显的不足。这些人员或在某一领域有一定的见解,但是没能全面发展,单一化严重,整体情况表现在:舞蹈、摄影、器乐等领域认识较多,美术、书法、理论研究与创作等领域认识缺乏,数字化建设等新型领域严重缺乏。所以基层文化馆进行一些大型活动一般都需要外聘老师。整体人员配置表现出高级职称稀少,中级职称不足,初级职称满足,没有一个正常人员晋升和发展、引进的合理流程。对此,健全人才发展体制并完善人才聘用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引进或培养高层次的领军人才才能够带动人才的兴起,对人才进行严格的发展体制,有培养、有约束,确保人才能够发挥作用。

第三,精品创作认识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①是作品没有科学、客观的评价机制。文艺工作者进行创作时很多新的作品在呈现于世人眼前,管理者对精品文艺创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只能对文艺作品提出意见但是却没有改进建议,更多的只是停留在表面,加上重视程度不够,新作品问世时没有足够的包容和鼓励,只能通过指责表现出自己的专业,不能够慧眼识珠,将作品的亮点发挥出来,帮助创作者将不足进行改进,使得新的作品没有得到肯定。创作者本身没有足够的话语权,即使内心愤愤不平但是也不得不接受评委的评语。这些评价机制的不完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②新时代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也有了转变,从文化角度上来说,文化作品既要从数量上填补空白,又要从质量上带动整体发展,且后者明显重于前者。文化馆不单单是举行群众文化,更重要的是帮助培训并普及文化,大众性的活动应该有,精品文化活动也应该有所推动。习大大早就表示,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时代若是没有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他事情再花里胡哨,那也只是表面,没能深入人民的精神世界中,不能触及人民的灵魂,最终不能引起共鸣。所以文化馆的重担不仅仅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更应该在大环境中创作出精品活动,真正打动人的灵魂,符合新时代的特征,也满足人民的需求。这就需要从培训和建设的角度深入思考,政府和各级管理部门应该从资金上投入,基础建设上强化,对精品的文艺创作进行培养,对评价机制进行约束和规范。仅从个人的角度发展精品的文艺创作相对概率较低,政府和文化馆可从群众的力量出发,成立文化创作工作室,按照梯队的培养模式,第一梯队作为主力团队,打造出精品的文艺作品,第二梯队则紧随其后作为备选人才。这样的团队创作的模式能够更大概率上创造出精品的文艺作品。文艺评奖也应该从推动精品的角度进行约束和规范,真正给予精品的文艺作品以肯定,推动文艺创作的发展。此外进行文艺评价工作,也应该从帮助观众更好的欣赏优秀的作品的角度出发,在良性的百家争鸣之下引导群众思考作品的精髓之处,给予群众新的角度去辨别美丑,真正感受到艺术的熏陶。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文化馆文艺创作不仅仅是国家的发展需求,也是人民的精神粮食,是非常重要的,是富有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文艺创作在艺术创作、艺术产生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有表现,实际的工作时,应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集八方之力鼓励艺术创作,激发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自主创新积极性,真正帮助培养出具有高水平的文艺创作领军人物,真正创造出触及精神的文艺精品。

猜你喜欢
文化馆精品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文艺范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节日畅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