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分析

2020-12-07 08:42:31张宗山
学生学习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张宗山

【摘要】为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强化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协同学习模式被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相对更多、难度也更大,而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不同,为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协同学习理念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让学生认识了自身价值,也促进了学生特长与优势的挖掘。

【关键词】协同学习;初中数学;有效教学

前言

数学一直是我国教育重点,在各种大型考试中均占据重要地位,但由于数学带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对此学习并不感兴趣,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为改变这一现实,协同学习理念被提出,并被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重要影响。

1协同学习概述

所谓的协同学习主要是指在教育环境下,学习者作为学习共同体,为提升学习效率而进行的互动交流学习方式。在协同学习理念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均属于学习共同体成员,其中教师的责任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指导,而学生则是根据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随着协同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拉近了师生距离,也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1]。同时,在协同学习的作用下,学习氛围也更加强烈,学习效果也更好。尤其是在遇到学习困境的时候,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增强了对所学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2]。

2协同学习视角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2.1创设协同学习主题

创设协同学习主题是开展初中教学的第一步,明确的主题不仅可以确定教学目标,还能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协同学习主题的过程中应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选择学生喜欢的内容作为主题。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思想正处于逐渐成熟阶段,比较喜欢贴近现实且具有流行特征的内容,因此,教师在创设协同学习主题的过程中,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带有现实性与流行性的主题,如在学习统计调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最喜欢的人物”的主题情境,并设置“明星组”、“科学家组”、“其他人组”,每个学生至少在一组下投一票,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还能让学生对统计与调查知识产生兴趣,尤其是在统计分析中,学生也会更加认真,教学效果也会显著。在活动结束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喜欢他,通过这种方式也可完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培养[3]。

2.2精细化管理过程

协同学习模式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控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设计协同学习过程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思路的引导,保证学生的协同学习始终围绕主题而展开,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同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协同学习理念,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促进教学过程精细化,以此发挥教学效果[4]。如在学习轴对称知识的过程中,为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轴对称知识,让学生感受轴对称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感受轴对称美”的协同学习主题,先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和纸张制作轴对称图形,教师在学生制作的过程巡视并给予指导,让学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轴对称图形,对于制作精美图形的同学给予表扬,对于制作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增强他们的制作信心。最后,在每名学生完成制作以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学生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出答案,教师也可从学生的答案中了解他们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情况,也有利于有针对的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结束以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布置协同学习作业,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并画上该图形中的所有对称轴。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

2.3重视测评结果导入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还需要重视测评结果导入,良好的测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发现协同学习模式在教学中存在哪些不足,从而有利于教师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同时,通过测评结果,教师也可以反思在运用协同学习模式时还存在哪些欠缺之处,从而为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奠定基础[5]。如在学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生活中的数学”的协同学习主题,大致过程为自己举一个与一次函数相关的例子,并快速画出对应的图像,看谁画的既准确又快速。由于这样的活动带有一定的竞争性与悬念性,学生的参与意愿也会更加强烈,同时也能深化学生对一次函数知识的理解,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探究中,给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一次函数方程,让学生画出图像并分析出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通过学生给出的结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效果测评,即:学生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与联系理解是否透彻;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现实问题;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协同学习模式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如何。从这些方面测评教学结果,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在教学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若存在不足又应当如何改进等。

结束语:

总的来说,协同学习理念的运用对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为提升教学效果,强化教学质量,教师应了解协同学习理念的意义,重视协同学习理念的运用,把握协同学习内涵,结合实际情况创设教学情境,重视过程管理,导入效果测评,及时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协同学习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张春莉,王艳芝.数学教学中实施协同学习的策略初探[J].教育科学研究,2018(12):55-60.

[2]高灿,周杰,高天宇,赖志辉.不完备弱标记数据的粗糙协同学习模型[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18,31(10):950-957.

[3]张立峰,卜繁平.协同性学习中达成数学高层次认知目标的探索[J].现代教育,2017(02):40-41.

[4]吕申海.协同学习,共同成长——探究转变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率现象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11.

[5]陈瑛,黄灿辉,吴明珠.网络教学协同学习能力培养及其評价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4(07):105-108.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初中数学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9:14:18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