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汉中依托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大樱桃产业,大樱桃已成为全市果业新亮点、果农增收新渠道、汉中农业新名片。生产中我们发现,汉中大樱桃成熟期裂果问题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降雨量较大年份,部分果园大樱桃裂果率高达50%(图1),开裂的果实易发生霉变,丧失商品价值,严重影响果农收入。
1 影响因素
据研究,大樱桃果实表皮有许多小龟裂纹,随果实成熟,果皮气孔呈张开状态,果实缝合线部位细胞排列致密性差,这是造成裂果的组织解剖上的主要原因。从果实发育方面讲,果实临成熟前裂果率高,因久旱遇雨、突然浇水等,果肉细胞吸水迅速膨大,但果皮细胞生理活动相对缓慢,当果实膨压增大到超过果皮及果肉细胞壁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就会造成果皮破裂。影响大樱桃裂果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种:
1.1 品种特性 品种不同,抗裂能力有差别。有的品种裂果严重,有的品种则比较轻。果皮薄、结构较松、细胞间隙大的品种易发生裂果;坐果率低的品种裂果较重;坐果率高的品种,由于树体供给每个果实的平均水分和养分相对较少,果实膨胀速度慢,裂果较轻,这也是坐果率高的品种果实成熟相对较晚的原因之一。
1.2 气候因素 果实生长前期,土壤长时间处于干旱状态,在临近成熟期若遇到连续降雨或暴雨,土壤含水量会急剧增加,根系吸收的水分大量运输到果实,果肉细胞便会迅速吸水膨大,果实膨压增加,引起表皮涨裂。采收前过量灌水或灌水不当都会引起裂果。着生于树冠外围中、长枝和混合枝上的果实易开裂,因其易受到日灼、机械损伤和病虫等危害,表皮生长受阻,韧性降低,遇雨后在伤痕处产生裂纹。
1.3 土壤含水量 大樱桃裂果与土壤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全年土壤含水量分布不均衡,呈现忽干忽湿状态,容易裂果。若土壤湿度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使降雨,也不易产生裂果或裂果较轻。
1.4 土壤肥力 土壤瘠薄,肥力条件差,施肥过少或偏施化肥,不施有机肥,造成树体虚旺,抗逆性较差,易产生裂果。
1.5 果园立地条件 此外,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灌水不均衡、果园内湿度变化幅度较大,都易引起裂果。
2 预防措施
2.1 选用早中熟和抗裂果品种 根据全国大樱桃种植区划,汉中适宜发展早熟和部分中熟品种,如早大果、红灯、美早等,这些品种在雨季到来前成熟,能有效避开汉中汛期(5—9月),从而避免裂果。虽然目前没有完全抗裂果的品种,但相对来说,晚熟品种先锋、拉宾斯等裂果较轻。在生产上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综合考虑果实品质、丰产性、抗逆性等特点,选用适宜品种。
2.2 加强土壤管理
1)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土壤含水量分布不均衡是造成大樱桃裂果的重要原因。一般来说,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為宜,果实着色前1周停止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平衡,以防忽干忽湿。灌水要少量多次,最好用滴灌、喷灌,切忌大水漫灌。
此外,果园覆草能够保持土壤湿度,如覆盖麦秆、玉米秆、稻草等,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减少养分流失。
2)保持土质疏松。土壤黏重的果园,应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通气性良好,防止板结。排水能力差的果园,应及时挖沟排水防涝,避免长时间积水,影响根系生长和果实发育。
2.3 喷施药肥 采前裂果常与果实缺钙密切相关,树体补钙是预防大樱桃裂果的重要措施,能减少裂果10%左右。
可在秋季或春季施用生石灰,一方面为根系提供大量的钙,同时还能调节土壤酸碱平衡,保持土壤湿度相对稳定。
从花期2周开始,每隔1周喷1次果蒂灵,共喷2~3次,可防止落花、落果、裂果、僵果等。喷施氢氧化钙和氯化钙也有良好的预防裂果作用。花后喷钙不仅能增强果皮韧度,减轻采前裂果,还能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果实耐贮性。
另外,增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氮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树势,防止树体旺长,提高树体抗性,减少裂果发生。
2.4 搭建避雨棚 雨水积聚在果实表面被其吸收,必然诱发裂果,因此搭建避雨棚能够很好地预防裂果。一般在果实着色期、雨季到来之前,建造塑料薄膜避雨大棚(图2)实行避雨栽培,下雨时将塑料薄膜展开,起到防雨作用,雨后收拢薄膜,保证果园正常光照不受影响,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裂果率,还能减少鸟害发生。在早春易发生冻害地区,如果提前搭建遮雨棚,还能起到防霜冻的作用。
2.5 起垄栽培 选择通透性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建园,采取起垄栽培方式,可防下雨或灌水造成树盘土壤积水,导致裂果。
2.6 覆盖地膜 地膜覆盖不仅能保持土壤湿度平衡,调节根部吸水速度,同时还可起到稳定地温、保温保湿作用,保证果实代谢作用的协调进行。
余杏,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蚕茶果技术推广中心,邮编723100。
收稿日期: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