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2020-12-07 06:08刘洋溪陈瑞婷
关键词:话语权网络空间意识形态

刘洋溪 陈瑞婷

摘要: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既是高校党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进高校立德树人功能拓展与优化的关键点。面对全国乃至全球意识形态领域日益复杂的发展态势,高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认识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意义,科学研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风险隐患,把握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不断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

关键词: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就意识形态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和全局性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上,我们没有任何妥协、退让的余地,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了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时代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中,高校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每当社会上出现新的思潮,新的风气,乃至生活方式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首先传导到高校,传递给在校大学生。而话语权由领导权、管理权所决定,同时对领导权、管理权具有反作用。要把加强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作为党对高校工作领导的核心工作来抓,着力巩固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网络空间的拓展研究,增强高校在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着力巩固全体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指引。

法国哲学家福柯在其就职演讲中提出了著名论断“话语即权力”,认为话语和权力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他认为,任何权力的实施,都是话语创造和创新的过程。“话语权的争夺实质上就意味着政治地位的争夺,在社会变革之际,谁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谁就具有更多的社会影响力和控制权,谁就能引领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模式。”高校承载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重要使命,尤其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积极探索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规律,促进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设置合理议题,通过有效的主流话语载体,正确地表达出有一定影响力的话语内容,来影响和感化受众师生,引导师生坚定“三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不断扩大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牢牢掌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话语权、领导权、管理权,让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助力提升高校办学的“软实力”,推进高校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校在新时代加快建设、特色建设和高质量建设。

二、高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变迁趋势

在新时代传媒格局的重大变革中,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环境、对象、范围以及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加强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首先要把握高校在当今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領域所面临的变迁趋势。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当前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变迁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由现实社会转向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紧密结合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止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总人数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26.8%。可以说高校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校大学生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参与者。在网络空间中,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政治权威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无屏障陛”和“去中心化”的特征。在校大学生接受信息、传播信息的自由度提升的同时,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受到了冲击,同学们对于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认同感逐渐消解。加上网络舆论传播出现了会聚效应、放大效应、共振效应、溃坝效应等新的功效,影响到了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

(二)由主流媒体信息垄断转向网络空间信息多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高等教育国际化也经历了一个由初期萌芽到全面深入发展的过程,尤其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逐步提升,更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轨道。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国留学、访学、游学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接触到西方政治、文化和价值观的途径越来越多。可以说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举措较多,但高等教育“化国际”的手段较弱。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处在既可以被正向塑造又能被负面影响的成长关键阶段,部分西方国家、地区和反动集团、反动分子具有煽动性、蛊惑性的言论往往备受在校大学生的高度关注,这些乌烟瘴气、虚假谩骂的言论往往容易被同学们瞬间放大并加以联想,从而导致部分学生的思想迷茫和价值虚无,甚至出现与主流意识形态脱离或相反的不当言论和过激行为。

(三)由主导载体的唯一性转向网络空间多样性

随着信息化服务的普及,意识形态话语传播的渠道日趋多样化,已经从传统的报纸、电台、电视等主导载体转向网络空间多样性分众化拓展。虽然各高校党委始终绷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管理这根弦,但普遍对于为什么要加强管理以及加强哪些方面的管理等关键方面发声不多,也拿不出较好的解决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是在人的头脑里搞建设,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是在人的头脑里去竞争。面对部分西方国家、地区和反动集团、反动分子的煽动性、蛊惑性言论,要使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意识形态与这些充满虚假、攻击、谩骂的内容主动绝缘,学会自我净化,还要防止在校大学生泛娱乐化的倾向,真正做到为同学们的健康成长负责。目前,我们的主流舆论还不够强势,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度还不够强大,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体系还不够完善,防控网络空间意识形态的风险意识还不够足,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技术还比较薄弱,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专业建设亟待加强,网络中发人深省、影响力广、积极向上的作品还不够多,在微课、慕课上的投入还不大,质量还不够高l蚓。

三、加强高校在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构的对策与建议

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讲话的内涵与实质,牢牢把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话语的主动权,在政治上要坚定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在思想上要及时澄清谬误、明辨是非,在教材、课堂和校园生活中要客观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真正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为同学们点亮理想的灯、照亮前行的路,让同学们成长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素质人才。

(一)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

1.把握正确的方向导向,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中央和上级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守组织纪律和宣传纪律,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到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在思想上、政治上以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网络空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況和师生中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学校党委常委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工作,定期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状况进行调研,全面把握学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整体隋况。

2.强化网络空间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和管理,科学划定全校网络空间意识形态安全底线和红线。以“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为基本原则,严格执行讲座报告论坛“一会一报”、“一事一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等管理,加强校级大学生社团、校友会管理,建立网络舆情常态监测和预警机制、网络舆情联合应对处置机制等,针对重要时间节点,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关注全校师生关注的相关问题。同时,也要加强对广播台、电视台、橱窗、文化长廊、电子显示屏、广告栏、展板、海报等新闻舆论阵地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师生接受媒体采访,从严管控师生参加外国驻华使领馆和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明确各级宣传信息发布规范和审核要求,形成制度、流程、人员和预案一体化的工作体系,进一步落实好学校相关管理制度,履行好宣传工作职责。

3.规范发展“一报两网三微”的新媒体矩阵,即校报、学校网站、宣传部主题网站以及微博、微信、微视,积极主动地打造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多位一体、联合发展的全媒体构架,在国家和学校重大活动期间进行专题宣传,弘扬正能量,时刻把新闻宣传工作的责任和使命放在心上,做好正面引导与宣传,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新型传播趋势,把学校“好故事”变成全社会和中央、省市媒体感兴趣的“好故事”,制作生产一批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闻产品。同时,要严格审查上网信息,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隐患,加大网上有害信息的删除和查处力度。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防控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舆情事件,做好网上舆论斗争和引导工作。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管理,不断加强网上正面思想舆论。

(二)优化一线教师队伍,为育人生态提供人才支撑

1.在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九个坚持”中,教师队伍建设位列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点强调的五个部分当中,教师队伍建设又位列其一。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之重以及要求之高。我国是个教育大国,教师队伍是教育领域的重要阵地,教育的发展越快,教师队伍越要加强。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对一线教师队伍建设的倾斜和支持力度,要持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列入文明校园、意识形态等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各学院应认真遴选和培育网络教育名师和校园好网民团队,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教师科研成果统计,列为教师职务职称评聘条件、评奖评优的可操作实据。

2.为更好地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各省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各省市纷纷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以上海为例,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是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指导下,由华东理工大学、《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等单-位共同牵头成立的。研究中心将着眼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整合上海市的专家学者资源,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关键和核心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还将紧扣教育教学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并行,学科与课程同步,学生培养与队伍建设共进,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还将组织有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的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形成舆情案例汇编和研究报告。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优秀辅导员等开设网上工作室并及时对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课题研究指导。

3.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相关工作的意见,充分运用法律法规、党纪党规、校纪校规等综合手段,加强教育引导,做好转化工作。定期召开网络育人工作研讨会、教师和学生骨干培训会、网络育人主题沙龙和经验分享会等,使全体师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并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理论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高校肩负立德树人使命,要主动把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责任扛在肩上,准确把握在校大学生受众特点,及时回应同学们关切的热点问题,主动正面发声、敢于正面发声、善于正面发声,积聚传播校园好声音,不断汇聚校园正能量,全面打造舆论引领新高地。

(三)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着力推进精准思政

1.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推进精准思政,扎实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弥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鸿沟,把思想政治话语说到学生心里去,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燃起来,引导师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络文明素养,遵守网络行为规范,着力提升学生队伍的素质能力。

2.将理论教育和典型宣传结合起来,采用案例式、讨论式、体验式等方法,通过符合时代特征和语境的网络话语和同学们喜欢听、听得懂的话。从学理上提供支撑,在经验上进行集成,消除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和学生话语系统的距离感,把抽象的话语形象化,让学生愿意接受,有效缩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学生个性发展实际需要的张力差距,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学生群体中达到真懂真信、人脑人心的效果,营造和谐健康的舆论氛围,凝聚高等教育发展正能量。

3.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和格调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活动。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活跃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新兴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将中国梦、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机融人校园文化,讲好身边故事,树立教师好榜样、学生好榜样,形成一批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能发挥作用的高质量成果,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港湾。

猜你喜欢
话语权网络空间意识形态
话语权是一种暴力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陈年凡客创始人
争衡·重塑·掌控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