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振
【摘 要】教育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实施进行的,单纯的课堂学习习惯还无法做到对孩子的大脑进行有计划和科学的刺激,使孩子的大脑各个部位功能能够得到完善,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细节习惯。利用好家校共育数字化进行沟通,更加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索,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家校通力合作的进行很有帮助。本文对实现家校共育数字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希望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关键词】家校共育数字化;小学数学;学生发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会给其带来巨大的影响,这一影响的深度相较于教师对其的影响要大得多,所以如何发挥出家庭在学生成长之中的作用,就成了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方向之一。而家校共育数字化的开展有利于家校的通力合作,可以使父母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化地发挥,对于学生幸福成长的促进也有着直接作用。为了实现家校共育数字化的开展,教师就需要能探寻数字化教育开展的有效方式,利用其效果的发挥,将家校联系在一起,使家长可以参与进学生的教学培育之中,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一、家校共育的作用和意义
家校共育的开展可以使学生的大脑与智力得到更为完善的开发,其对于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也非常有必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家校共育的进行,挖掘学生的爱好,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总而言之,家校共育的开展,可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也有益处。
二、实现家校共育数字化的具体措施
(一)提升家长教学参与力度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家长是独立于学校教学的,但这样的情况就使教育中家长的成分存在缺失,单纯的课堂学习习惯也没有办法对孩子大脑进行有计划和科学的刺激,使孩子的大脑各个部位功能能够得到完善。这样的教学设置就使一些情况较为常见,如有的学生在学校是好学生,在家中就变成了“小皇帝”,为所欲为,学生在学校培养的习惯不能得到保持。也有的学生在家中表现很好,但在学校就会不配合教师的教学,这也不利于其发展。而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发挥家长的教育效果,教师就需要想办法提升家长在教学中的参与力度,实现对学生的科学培养。
由于当前的社会现实,很多家长忙于工作,其并没有很多时间亲身前往学校参与活动,在此情形下,数字化形式的家校共育就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其中,教师就可以多创建一些家校沟通的途径,与家长进行及时联系,使教师可以和家长进行沟通,互换信息,明确学生的发展情况。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就可以倡导家长通过视频拍摄和在线班会的形式多与教师进行沟通。这里的沟通并不局限于班主任,任课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对于数学学科教师而言,教师要能向家长强调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并向家长分享一些数学家庭教育开展的方法。
(二)创建班级群组,开展有效交流
拓宽家校沟通的途径也是实现家校共育的必要措施。在过去,受到时代发展的限制,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的形式较为单一,其一般通过电联或者家长会的形式进行沟通,沟通形式的不便就使家校的沟通较少。而在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即时通信工具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为了实现家校沟通的有效进行,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家长进行及时联系。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我创建了班级的微信群组,利用微信聊天或者视频的形式与学生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布置完作业之后,为了方便家长对学生的督促,我还会将作业发送到微信群组里。
(三)构建微课,开展翻转课堂,发挥家长监督作用
小学数学虽然较为简单,但其知识内容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小学阶段的學生而言,学好小学数学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在这一前提下,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掌握,教师就需要能与家长协力建立其学校和家庭为一体的持续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放学回家后,可以有效利用时间对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复习巩固。而考虑到部分家长可能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有效辅导,教师就可以制作一些用于学生巩固自习的微课件,让家长可以借助对微课件的观看协助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内容的复习。这样的好处主要有两点,一是将家长的监督作用发挥了出来;二是使家长可以明确当前孩子所学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也就不会出现孩子欺瞒家长的情况发生。例如,在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教学完成后制作用于学生复习的微课件并将其发送给学生。这样一来,在课下家长就可以利用微课件监督学生的复习,实现学生对课上知识的有效复习。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数字化的开展对于学生的培养有重要的价值,而为了达成家校共育数字化的有效进行,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能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利用即时通信工具的应用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发挥出家长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在芬.“互联网+”形势下家校共育模式实践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12).
[2]王迎军.运用大数据构建“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6).
[3]董学敏.家校共育数字化对促进学生成长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6).
[4]胡耀萍.家校共育数字化平台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
[5]李頠.家校共育,促学生智育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J].青春岁月,2020(05).
[6]周琪.实现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