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脱贫攻坚下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初中义务教育状况及思考

2020-12-07 10:55曾利
时代人物 2020年25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脱贫攻坚教育

曾利

摘要: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而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进入初中阶段这一人生的“关键期”“逆反期”后,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更令人担忧,只有让农村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健康、公平的教育,才能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脱贫攻坚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而教育是最基础、最根本的扶贫工程。教育部副部长孙尧指出教育扶贫工作当前面临的问题:“找准问题、补齐短板,着力解决教育脱贫攻坚存在的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而他们的子女便成为了我国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近年来,这个特殊群体的问题逐渐凸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问题也就成为教育脱贫攻坚的短板、薄弱环节之一。农村留守儿童进入初中阶段这一人生的“关键期”“逆反期”后,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隔代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以及受身边不良诱惑的影响等原因,极易产生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的异常,教育问题令人担忧。

一.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初中义务教育仍存在的问题

文化教育方面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观点,如“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等,受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一部分学生就认为“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已经过时了,就算学习学业有所成就也不一定能出人头地。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就只看到眼前的享乐,在校学习时普遍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上课时常出现打瞌睡、说话、看课外书等现象,扰乱课堂秩序,不能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按质完成,或者完全依靠手机查找答案,敷衍完成;有一部分学生还要承担一定量的家务活和农活,导致他们经常请假、缺课,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因此养成了旷课逃课的习惯,成绩较差,成绩好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班级学生中所占比重极小。

心理教育方面教育界有句至理名言“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这句话充分说明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要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有的甚至离异,因缺乏父母的关爱、教育,加上抚养人无力或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和心理需求,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进入初中以后,他们的生理发育处于一个高峰期,学习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这些问题的出现就会引发他们各种心理问题:性格孤僻、感情脆弱、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他们有的对自己的监护人和老师的管教产生反感;有的不能理解长期不回家的父母,和父母产生感情上的隔阂,甚至怨恨父母。

品行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从孩子记事开始,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由于从小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当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不能得到父母及时的教育指正;另一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抚养人本身文化素质较低,有的甚至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易产生不良的影响,加之抚养人溺爱、袒护或者不愿管不敢管,久而久之,孩子极易养成不良行为习惯,如: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学迟到早退,扰乱课堂秩序、校园欺凌、盗窃等行为。

二.问题的应对之策

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会有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仍将长期存在,他们进入初中这一重要时期后,对他们在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行教育等方面存在着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重拾家庭教育

家庭是每个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为了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家庭要积极地承担自身的职责。父母要与子女加强情感交流,投入更多父母的关爱。如果子女已经上学,最好留一个在家监护、陪伴孩子,管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并且在家监护孩子时,不能只顾自己的娱乐,应该注重提高对孩子的监护水平。在外务工的父母要创新亲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加强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打电话、微信、视频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此外还可以采用书信的形式,将心里对孩子的关爱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更能触动孩子的心灵。

加强学校教育

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的全方面发展。学校要充分利用、开发更多有效资源,开足开齐课程,不能因为要参加各种考试就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同时在学校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生理卫生、安全、品行等方面的教育。积极宣传农民工对城市发展、社会发展带来的贡献,让学生能够认识到父母在城市的努力并以此为荣,摒弃过去对体力劳动的自卑和歧视心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切相关的,具有一致性,有时候做好学校教育就是做好了家庭教育。

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作用。通过家校沟通,相互了解还在在校在家的表现,更多给予留守儿童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不应只是孩子出现问题、犯错时才与家长联系,还应在孩子取得进步时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优点与进步,减少亲子之间的矛盾,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教师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使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的方式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与人相处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有助于他们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

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对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针对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台球室等应坚决减少并加以取缔,彻底清理“三室两厅一吧”;禁止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接纳未成年学生,对违规违法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校园周边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诱惑,让留守儿童能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整合各行业志愿者人才的力量,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活动。积极吸纳大学生村干部以及其他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士到志愿者人才队伍中,开展“关爱留守学生行动”,不断将关爱活动推向深入。志愿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会他们一些生活技能。每位志愿者可以定期与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或在家中或在学校里见面,与孩子们交朋友,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一起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同时与学校积极配合,形式多样的爱国、爱家庭、爱父母、爱自己的教育活动,读书活动和感恩教育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味父母对他们的希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加强法制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严格管教,再加上接触社会较少,缺乏社会阅历,对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一旦被社会不良风气所染,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除学校及家庭外,相关法律部门应深入农村,深入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以案释法,让留守儿童学习更多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不做出触碰法律红线的行为;让留守儿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力度,以减少不发分子对他们的伤害。

加强对智能手机的管理。近年来,中小学校园的手机管理,就如一场攻防大战,学生、学校、家长等各方斗智斗勇。在法国,明令禁止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園内使用手机;英国明确规定,除紧急情况,16岁以下的学生不得使用手机;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我们国家的一些专家也提出建议:国家应通过立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16岁以下中小学生禁用智能手机;学校要把好执行关,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发现学生携带智能手机可授权老师没收并进行统一管理,视情况对携带手机的学生进行处分;对家长来说,不得为16岁以下少年购买智能手机,还要积极配合学校,禁止学生携带智能手机进校园,同时还必须严格控制学生在家玩智能手机的时间和内容。

此外,国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社会其他部门也应各司其职,保证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接受初中义务教育,如:司法行政部门要做好面向农村留守儿童的控辍保学相关法律宣传、援助工作;用人单位不得违规违法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等。

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接受初中义务教育的质量,离不开父母的关爱陪伴和教育,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和人文关怀,更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起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教育机制,使农村留守儿童真正享受到健康、公平的教育,才能助力教育脱贫攻坚,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参考文献

[1]宋国栋. 兰州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6

[2]刘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J]文学教育(下), 2019

[3]牛小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 2020(19)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脱贫攻坚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