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视角谈加强和改进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2020-12-07 10:55赵彦淋
时代人物 2020年26期
关键词:传播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传播学认为,传播是一个沟通或者分享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传播的过程。传播至少应该包括传播者、受众、信息、媒介四个要素。本文尝试从传播这四个要素的视角来审视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一些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传播;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赵彦淋(1991-)男,汉族,籍贯:四川广元,学历:硕士在读,单位: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研究方向:军队政治工作学。

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播过程,至少有四个因素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传播者,即政工干部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受众,即接受教育的广大官兵;信息,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媒介,即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传播者——政工干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传播者是指“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任务,运用符号,借助或不借助媒介工具,首先或主动地向对象发出社会信息的一方。”[1]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播过程中,政工干部往往扮演者传播者这一角色。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的顺利、高效实施,政工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要端正态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或根本宗旨)问题。”[2]根本态度不仅仅适用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对于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适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如果政工干部能始终贯以真诚的态度,真心地帮助官兵成长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就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注意方法。建军之初我军便认识到教育方法的重要性,1929年古田会议“党内教育问题”中就明确提出政治简报、训练班、个别谈话等十八种教育方法。并在“士兵政治训练问题”中提出启发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等十大教授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只图留下教育痕迹,一味“硬干”、“蛮干”必然会影响到教育效果。要根据具体情况,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教育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政工干部在工作中要善于发现、总结、研究新的教育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思想。

三是要会用技巧。在工作中我们往往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政工干部搞教育官兵很期待,教育过程中高潮迭起,授课结束還意犹未尽。一些政工干部的教育还没开始官兵就产生抗拒心理,教育过程也觉得索然无味。这固然和政工干部的能力素质、知识积累有关系,但授课技巧也是一个直接因素。有些政工干部上教育全程一个调子,抓不住重点、引起不了官兵注意,保持不了官兵兴趣,很大程度原因在于不善于使用技巧。要对教育技巧仔细深入加以研究,探索一些实用、好用的技巧来提升教育质量。

二、受众——抓住教育对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受众是指“传播活动中信息的接收者,实际接触到特定媒介内容或媒介“渠道”的人们。”[3]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传播过程中,接受教育的这部分官兵往往扮演者受众的角色。弄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况、基本特征,特别是接受教育这一过程的规律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

一是要把控教育进程节点。教育过程大致可分为:引起注意、保持兴趣、加深印象、形成认同、产生行为几个步骤。每个步骤各有其作用机理,要有意识把握每个阶段的重点。例如,新鲜的事、官兵身边的事更容易引起官兵的注意。随着教育的不断进行,官兵的注意力会逐渐松懈。政工干部要对每个阶段的机理加以研究,提升教育的时效性。

二是要把准官兵心理特点。官兵往往存在一些一般的、普遍的心理特征。对官兵普遍心理特征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中若不顾官兵普遍心理活动规律,必然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政工干部要善于去研究发现并利用好这些心理特征,提升教育的科学性。

三是要把握官兵个性特征。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广大官兵都是极具个性化的存在。由于官兵的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社会经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自然导致官兵个性的差异性。同样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官兵效果往往不太一样。缺乏想象力,对信息反应迟钝的人往往难以被说服,缺乏自信心的人则容易被说服。性格内向的人往往难以被说服,性格外向的人则相对容易被说服。不同的人对教育吸收程度不一样,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不一样。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充分尊重差异性,对具体情况加以具体分析判断,提升教育的针对性。

三、信息——选择教育内容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大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有明确规定,但怎么深化、细化这些内容,如何把握好这些内容,如何让这些内容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地呈现在官兵眼前是政工干部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是要弄清内容特征。从传播的视角来看,教育的过程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教育的内容就是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信息。信息具备如客观性、普遍性、流动性等一般特征。如果我们从信息特征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我们就会得到一些新的认识:信息的客观性要求教育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口说无凭,讲道理的前提是摆事实。信息的普遍性要求教育必须充分挖掘发现更多有教育意义的资源和素材,不仅仅只是在课堂塑造官兵思想,对官兵思想的塑造要放到学习生活训练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流动性要求教育者善于获取知识、传递知识、交换知识、反馈知识,教育不是单向的,政工干部在教育官兵的同时也在接受教育,官兵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是教育主体。要深入研究把握教育内容的特征以提升教育质量。

二是要搞好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传播学家麦克斯韦·麦克姆斯和唐纳德·肖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出的。指的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即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以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中的重要程度。思想政治教育借鉴议程设置理论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确定具有渐进性、反复性,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改变起来也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经常进行。二是同一阶段如果议题设置过多会分散受众注意力,都重要则都不重要。在教育中要紧紧围绕某一核心主题,在一定程度内反复刺激给官兵留下深刻印象。

三是要当好“守门人”。传播学上“守門人”指的是“在向受传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有权控制信息的流量和流向。影响着对信息的理解,决定哪些信息通过以及如何通过的人或机构。”[4]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政工干部要发挥好守门人的功能。充分发挥检查功能:在收集整理教育资源时有所鉴别和取舍,让正能量的东西进入到教育的环节;充分发挥加工功能:对教育资源要有系统而又有条理地加工,深入浅出确保官兵一听就懂,一看就会;充分发挥评价功能:对教育内容有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充分发挥导向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本身就是一面旗帜,要注意树立正确的标杆和坚持正确的行为导向。

四、媒介——运用教育媒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工具都可以是媒介,教育媒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教育工具、渠道的集合。面对面的口口相传,报刊、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络都可以成为教育媒介。

一是要善于选择媒介。不同的教育媒介有不同的特点,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合适的媒介才能最大限度低提升教育效益。如我军建军之初为提高官兵的文化水平就开办的“读书班”、“识字班”主要是用传统印刷媒介进行的。时至今日很多单位的官兵仍然把每天读报半小时坚持得很好,报纸、书刊杂志属于印刷媒介的范畴,印刷媒介具有权威性高、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如网络、电影、电视、广播都属于电子媒介范畴,电子媒介则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等特点。要深入研究媒介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选择适合具体情况的媒介。

二是要善于使用媒介。媒介使用的是否充分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效益。为丰富官兵的业余文化生活,很多连一级单位都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但这些资源往往得不到充分地利用,甚至形同虚设。很多军队院校在军网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免费网络课程,但是点击访问量一直居于低谷。很多单位正在互联网开设了公众号,但总是冷冷清清。这些情况都说明我们对媒介的使用还不充分。要深入思考怎么才能让媒介用起来,让资源活起来。

三是要着力提升媒介素养。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网络媒介得以迅速发展。如何让网络媒介既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既是一个重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提升媒介素养已成为紧迫的现实课题。媒介素养的提升主要依靠媒介素养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媒介教育纳入其中。

思想政治教育是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军一贯的好传统。搞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注重教育的科学性。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深入地加以研究,切实搞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和感召力。

参考文献

[1]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48).

猜你喜欢
传播部队思想政治教育
俄部队军演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