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底开始席卷西亚北非地区的“中东剧变”,为国内学界提供了崭新的课题和研究视野,青年问题成为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国内外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势、国内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中民生问题的关注、国内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中社交媒体的关注三个方面对学界的研究和成果进行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阿拉伯青年问题;中东剧变;失业问题;社交媒体
作者简介:崔林杰,男,副教授,南京大学金陵学院阿拉伯语系副主任,丝路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埃及青年运动及其政治影响研究”(2016SJD810007)成果。
2010年底,突尼斯爆发了震动全球的民众运动,当时称之为“茉莉花革命”,运动在两个月时间内席卷整个北非西亚,在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国引发了政权更迭,学界将这一历史过程称为“中东剧变”。
运动爆发至今已近10年之久,“中东剧变”依然通过不断地变化,在国际政治领域和国际关系舞台发挥作用、产生效能,同时吸引全球学者对该地区的政治、社会、经济、军事等领域进行关注和研究。
一、 国内外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研究的总体趋势
国际学界在“中东剧变”爆发之初侧重从突尼斯、利比亚、埃及等国威权政治的角度分析埃及政权更迭的原因。而国内学界则从失业加剧问题、社会分配不公、经济长期萧条、政权腐败问题等社会经济学角度考察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和埃及“一·二五革命”的根源。
随着“中东剧变”不断持续和深化,国内外学界开始对青年问题予以关注。例如:史蒂芬·格兰德(Stephen R.Grand)在《理解解放广场:世界其他地区民主的过渡教会我们的关于阿拉伯民主的前景》中提出,在埃及首都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进行聚集性示威抗议的青年群体成为社交媒体等新科技手段深刻影响政治价值观的主要表现 ;阿伊达·叶海亚·萨拉赫·埃尔·迪恩(Aida M. Yehia SalahEl Din)在《2011~2013 年 6 月的“埃及之春”中埃及青年参与的起因》中对2011 年“一·二五革命”和 2013 年 6 月 30 日推翻穆尔西政权的“二次革命”中青年群体的不同诉求与政治参与表现进行了对比分析 ;陈越洋在《中东剧变中的青年因素分析》中提出以青年为主体的阿拉伯社会将面临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的再次重塑,中正、和平、包容的中间主义思潮将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与实践 ;马丽雅在《阿拉伯的“布瓦吉吉”们——青年在阿拉伯剧变中东而影响和启示》中认为青年群体是中东剧变以来阿拉伯国家政治、社会、经济改革和发展以及未来政局走向的重要影响因素 。
可以看到,国内外学界对“中东剧变”的关注和研究,随着运动的持续和变动,也发生了迁移和深化。对青年问题的不断聚焦,青年运动的特点、作用、影响和解决,也成为国内外学界的研究重点。
二、 国内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中民生问题的关注
国内学者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对人口膨胀、高失业率、贫困等关键词给予了高度关注。
陈越洋在《中东剧变中的青年因素分析》中认为,(阿拉伯)青年民生问题空前严峻,“教育落后、工作难觅使得青年们对于生存现状极其不满, 主要表现为:其一, 青年失业率攀升。其二, 青年教育质量堪忧。” 将“中东剧变”的原因导向了青年失业和青年教育的两大社会痼疾。
马丽雅在《阿拉伯的“布瓦吉吉”们—青年在阿拉伯剧变中的影响和启示》中认为,“大部分阿拉伯国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贫困、通货膨胀和就业等问题······大量青年人口的存在,本来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但许多阿拉伯国家不能提供足够的岗位来消化这些新的劳动力,用以刺激经济增长,反而使青年人口膨胀带来了高失业率和不充分就业率等问题,逐步成为一种负担和隐患。” 将阿拉伯世界发展的停滞不前同青年就业困难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 国内学界对阿拉伯青年问题中社交媒体的关注
社交媒体在“中东剧变”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学者对这一新兴现象进行了充分的分析。
陈文胜在《“阿拉伯之春”中青年社交媒体参与及其启示》中指出,“蓬勃发展的社交网络媒体为青年社交媒体参与提供了技术平台和渠道,腐败的政治生态和恶化的经济形势是青年社交媒体参与的体制性原因,强烈的被剥夺感和权利意识觉醒是青年社交媒體参与的主要思想诱因,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介入推动是青年社交媒体参与的外部环境因素”,全面剖析了社交媒体在“中东剧变”中发挥巨大作用的因素,“社交媒体能够通过互联网的信息共享、社区构建、形成新的集体行动路径, 来提高民众的民主, 增加政治参与。”
国内学界充分认识到阿拉伯青年问题在“中东剧变”中的影响力,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剖析和社交媒体的研究,揭示了阿拉伯世界存在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为社交媒体的管理和疏导提供了有效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