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峰
57岁的老黄一直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充满自信,但最近却遇上了一件麻烦事。原来,前几天体检时,他被诊断为老年性黄斑变性,这是一种致盲性眼病。这个结果令他十分意外,让他成日闷闷不乐。
提到老年人的致盲性眼病,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白内障和青光眼。实际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性黄斑变性也成为我国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也是发达国家的首位致盲原因。老年性黄斑变性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
▎眼睛底片的关键区域:黄斑
提到老年性黃斑变性,很多人会误以为是眼睛里长了“黄斑”。其实,黄斑是我们眼睛里的一个关键区域。如果将人的眼睛比作照相机,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视网膜就相当于底片,而这张底片中心位置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就是黄斑。
黄斑是正常的眼底组织结构,主管人的视力、辨色力和精细分析能力等视功能。因其富含叶黄素,略呈黄色,因此被称为黄斑。黄斑区有大量的感光细胞,可以敏锐地捕捉外界的光学刺激。这些信号通过视觉传导通路传递到大脑,在我们的视皮质处形成视觉。
只有正常的黄斑结构才能维持正常的中心视力,我们才能得以正常地阅读、看电视。一旦黄斑出现病变,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如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中心视野缺损等,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如何发生的
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致盲性、退行性眼底病变。发病年龄通常在50岁以上,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患者的黄斑会发生一系列的病理性改变,如玻璃膜疣、出血、渗出、水肿、萎缩、瘢痕等。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8.7%的人口患有老年性黄斑变性,且每年约有50万人因此而失明。
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已知的是它的发生可能与生理、生活习惯和环境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年龄越大,患病的可能越大。老年性黄斑变性受遗传的影响也比较大,有家族病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在发病人群中,女性要多于男性。
2.生活习惯因素:肥胖、吸烟是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可通过戒烟、控制体重来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要多吃含色素的蔬果,如枸杞、黄玉米、菠菜、南瓜及含有花青素较多的红心火龙果、蓝莓等。
3.环境因素:强光及冷色光对黄斑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日光强烈时外出要做好防晒工作,戴上墨镜。尽量少用荧光灯,多选择白炽灯、射灯、LED灯等暖色调的灯。此外,开车时不要直视汽车的氙气灯。
▎如何识别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信号
老年性黄斑变性主要有两种类型: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和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
干性通常表现为双眼发病,患者会有渐进性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在发病早期,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黄斑区色素紊乱,反光不清,有散在的玻璃疣;发病晚期,患者的黄斑区可有金属样反光,视网膜色素上皮呈地图状萎缩,可见囊样变性。湿性通常无痛,患者会出现单眼视力突然下降,医生通过眼底检查可发现黄斑区出血、水肿、渗出。
干性的病程较长,通常要数年时间才会发展为视力下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湿性的病程较短,进展迅速,短时间内会引起单眼视力急剧下降,甚至致盲。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老年性黄斑变性,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会对视力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会对出行埋下安全隐患。有研究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明显低于癌症及终末期肾病等危重疾病的患者。
早期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早诊早治,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那么,我们应如何尽早识别老年性黄斑变性发出的信号呢?
一般来说,老年性黄斑变性最早的症状是视物变形,比如看到的直线变得弯曲,看到的人脸变得扭曲。有些老年人喜欢看书看报,如果出现视野中心的文字恰恰看不到,或者总觉得视野中间被一块黑影挡着,就要及时就医,这些很可能是老年性黄斑变性发出的信号。
▎如何初步自检,尽早发现
人们常说“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逍遥自在度人生”。我们平时也可以通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方法,来自我检测是否有单眼视力下降的情况,比如使用下面的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表)。该表的中央有一个注视点,自检时,我们可以遮住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盯着注视点。正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方格线是直的,如果看到的直线变得弯曲,方格发生扭曲,就要尽快到眼科就诊。
当然,定期进行眼部检查是早期发现老年性黄斑变性最可靠的方法。目前可以借助眼底镜、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方法早期发现。
▎如何挽救眼睛的底片
目前,对干性老年性黄斑变性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补充叶黄素及玉米黄素等可能有助于延缓病情的进展。现在大多数的治疗都是针对湿性伴发的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常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手术治疗。
近些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疗法得到应用,不仅可阻断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进展,还可以提高患者视力,帮助患者重获光明。该疗法已经被多个国际临床指南推荐为一线治疗方案,我国的循证医学证据也证实了这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诊断出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不用沮丧,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随访,并在生活中做好防护。 (董 玲 整理)(编辑 杨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