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荣英
摘要:随着媒体融合不断深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不断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舆论监督功能越发重要。如何增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舆论监督方面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成为当下各融媒体中心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自2019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整合原有舆论资源,为老品牌注入新活力;培养“网红”新闻监督者,用流量为真相发声;开辟新的舆论监督节目,强势打造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新舆论监督阵地。
关键词:县级融媒体中心 舆论监督 柯桥经验
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成立,全媒体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谁占据了新闻舆论监督的阵地,谁就扎根进了这块区域。如何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移动端等平台打造舆论监督阵地?2019年4月15日,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融媒体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后,立马着手整合原有的舆论板块,开辟新的舆论监督疆土,强势打造柯桥融媒体中心的新闻舆论监督品牌。
一、“亚红热线”:16年的老品牌注入创新活水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亚红热线。”每天清晨7∶30,打开FM106经典汽车广播,就能听到主持人顾亚红在“亚红热线”向听众问候。“亚红热线”是柯桥融媒体中心成立前的原柯桥区广播电视台的一档响彻区域内外的广播监督栏目,市民可通过热线反映问题。节目自2004年开播至今有16年了,每年接受2000余件热线民生事件,回复率百分之百。16年的坚持让这档节目深入人心,也获得了各部门的认可。该节目成了很多局办宣传政策的第一舆论阵地,而主持人顾亚红也成了政策法规讲解員、矛盾调解员、行风监督员,先后荣获各种荣誉,同时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首届“广播电视生活节目百优人物”称号,这也是县级台唯一获此殊荣的主持人。
16年,并不意味着可以歇息吃老本,相反,在融媒体的背景下,“亚红热线”比其他节目更具危机感,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社情民意,关注更多网友们的心声,“亚红热线”入驻了多个绍兴区域的论坛平台,从线下到线上,与网友共同打造网络监督投诉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外,“亚红热线”还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交警、司法、审批等相关局办合作,开辟了“王警官说交通”“我要学法”“106咨询时间”等板块,由交警、法官等人员作为热线的嘉宾主持,让听众和相关局办有了面对面的接触机会,一方面提升了听众的满意度,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改善了这些局办单位在当地百姓中的口碑和美誉度。例如,为了缓解外来务工子女的就学压力,柯桥区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为了防止误读政策引发矛盾,引发舆论暴力事件,柯桥区教育局让“亚红热线”作为政策解读的唯一平台,有效地疏导了听众情绪,规避了误解误读。
二、“小薇说事”:让新闻网红成新闻舆论监督者
在当下融媒体时代,纸媒、广播、电视、新媒体各显神通。媒体形式多样,数量更是庞大,新闻舆论监督所处的生态环境也更为复杂。网络上各种假消息满天飞,譬如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网络上每天都有文字、视频不同形式的虚假消息。真假消息混杂,民众该如何辨别真相?这时最需要的就是新闻舆论监督,而新闻网红就是最有利的新闻舆论监督者。各大媒体其实都有这样的新闻监督者,他们用自己的流量为真相发声。2017年,柯桥传媒集团就在抢占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基础上培育了自己的新闻网红,推出了新闻网红“柯小微”。
“柯小微”是一支全媒体记者小团队,包括文字采编、摄影、摄像、主持等方面的记者。这些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记者不仅具备传统媒体记者优秀的采编能力,而且擅长视频剪辑、网络主持等新媒体传播技能,可谓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年轻、有能力、有激情、形象靓丽帅气的全媒体网红记者“柯小微”很快就打出了知名度。区委、区政府的重要会议有他们敬业的身影,老百姓关心的吃喝住行由他们来引领,那些美丽的热点风景更是由他们去“代言”推广……2017年,“柯小微”参与了50多场活动播报,成为名副其实的“柯桥网红”。
有了新闻网红流量做保障,2019年,舆论监督栏目“小微说事”在移动端上线,以图文、视频为展现方式,使新闻网红深入老百姓的生活里,在舆论监督方面,承担起新闻网红的社会监督功能。栏目一经问世便激起了网友的极大热情,从马路硬井盖丢失到道路破损,从邻里纠纷到行业爆料……网友投诉的问题涉及方方面面,而“柯小微”也没有辜负网友的信任,及时处理了各种问题。曾有网友向柯小微爆料“黑校车”问题,由于父母工作忙,柯桥很多小学生放学后被安排到各种托管班、培训班,经营者为了经济效益,一辆接送车被塞得满满当当,埋下了安全隐患。接到爆料后,“柯小微”展开了调查,发现在一些学校门口确实存在这种问题,一到放学时间,这些托管班的面包车就在校门口等着放学的学生,原本7、8个座位的车子硬生生地被塞进10个甚至更多的学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柯小微”连同交警一起查处了18辆“黑校车”,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不得不说,和普通记者相比,网红全媒体记者的新闻流量的确惊人。短短时间内,“柯小微”团队已经拥有近10万人的粉丝量。
三、“笛扬关注”:整合资源强势开辟舆论监督新疆土
柯桥融媒体中心成立前,柯桥区的报纸、广播、电视,甚至移动端新媒体都有新闻舆论栏目,但定位不清晰、品牌不强、内容交叉。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柯桥融媒体中心成立后,在整合了原柯桥日报社和原柯桥广电总台的人力资源后,按不同的平台和功能重新划分部门。在这次调整中,融媒体中心调剂原柯桥日报社和原柯桥广电总台的精兵强将成立了舆论监督部,这也是两家新闻单位第一次将舆论监督这一功能单独成立部门。
单独成立舆论监督部,除了配备骨干记者和编辑外,还花费10多万元采购了暗访摄像机、无人机等设备。为了让新闻舆论监督做到深入人心,除了专门在报纸上开辟“笛扬关注”版外,还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设置“笛扬关注”新闻舆论监督栏目,此外,还在APP上开辟视频专栏播放“笛扬关注”电视新闻。适逢柯桥区“两会”召开,在柯桥区“两会”前期,“笛扬关注”把镜头对准了2019年的十大实事工程,将工程建设的进程和质量一一放到观众面前,有一说一、意见中肯、报道客观,一方面在观众心中树起了口碑,另一方面也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肯定。
在新时代条件下,柯桥传媒集团秉持着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份初心,让舆论监督回归本位、真实客观,让新闻事业贴近百姓,让记者的脚下有泥,心里有光。
作者系柯桥传媒集团总编助理
参考文献
[1]董毅敏,刘建华,卢剑锋.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基层舆论引导能力建设典型案例研究[J].传媒,2019(23).
[2]何可一,邬金刚.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江苏县级广电媒体融合的现状、问题及路径分析[J].新闻战线,2019(03).
[3]田龙过,解倩怡.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 巩固基层舆论阵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11).
[4]王晖.建设创新传播手段 打造新型舆论阵地——江西日报社以“贛鄱云”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采写编,2018(03).
[5]汤学敏.破解县级媒体舆论监督瓶颈的几点思考[J].视听纵横,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