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研究

2020-12-07 13:22:30薛闹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薛闹

(河北 邯郸 056000)

引言:测绘技术是一项基础性的技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就是参照测绘数据进行施工图纸设计的,所以,一旦出现测绘数据的失误,必定会导致整个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可能给施工企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测绘技术是否先进及其应用操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决定测绘结果的精准性,同时也对工程施工建设的最终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运用测绘技术,可保证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并对工程安全性进行有效评估,进而为工程安全与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一、建筑工程测绘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建筑技术会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应该紧跟技术的进步。从各个方面更好的发展、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会综合性的向前发展。此外,通过计算机技术、测绘技术的不断引进,也会使得测量效率提高,测量精度提高,为建筑施工提供正确的信息,并打好基础。随着测量技术不断完善,其将会在物理性测量,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等方面也会越来越重要。因此,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也将会朝着数字化方面发展,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测量技术来展现测量的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开展,促进我国建筑施工快速发展。

(一)数字化制图工程测量测绘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核心功能是把数字绘图与数据采集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上述两项技术的最大优势,准确而精细地开展测绘工作。传统的测绘方法,是借助徒步勘测与脑力思考等活动,记录与绘制相关目标。如今可以采取各种先进的测绘技术,轻而易举地完成地形绘制与测量工作。它把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工程测绘技术的自动化。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近些年建筑工程测绘技术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提升,但在测绘技术应用上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构建统一的测绘标准,提高测绘人员的素质,注重对测绘结果的审查,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并建立健全测绘监管体系。

(二)信息化测绘技术运用于工程测量的情况

在工程测量过程中,信息化测绘技术得到了广泛运用。和其他技术相比,信息化测绘技术的优势非常显著,这些技术的应用和如今突飞猛进发展中的计算机技术联系密切。信息化测绘技术是非常庞大的现代化测绘体系,它涵盖了测绘方面的基本操作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等。在工程测绘过程中,可以采取这项技术,有效地、快速地处理测量对象的相关信息,绘制测量对象地地形和地势。它能够实时为工程建设提供信息和数据服务。它也被广泛地运用在生态保护、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等领域中,它能够节约物力人力财力,能够为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测绘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测绘基本原则

要想全面保证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类管线的质量,则需要在测绘中不断强化思想,提高意识,通过有效的测绘,满足各方面需求,使工程建设更加安全稳定,那么,进行工程测绘过程中,需要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测绘过程需要从整体出发,然后再根据工程设计进行编辑部规划,形成大的关系后,才能确定具体的数据填充,保证各部位有机结合。在施工场地上需要根据原勘测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建立新的测绘控制网,以此为根本没计出合理的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施工控制网来测设建(构)筑物的轴线,再根据轴线测设建筑物基础、墙体、门窗等细节。可以说,施工控制网不仅仅是施工放样重要的参照依据,更是变形观测、建筑物改、扩建改建的最重依据,只有全面遵循测绘原则,才能形成科学精准的数据,保证为工程全过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测绘服务。

在正式建设地质工程前,应该测量工程范围的相关内部状况,以协助施工人员全面深入地把握工程项目的环境。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实际的施工环境,确定工程项目的要求与性质,利用现代化的测绘技术全面地采集施工环境的各种地理信息,有效地把握施工环境的地势条件与地形特点。在采集地形地势方面的相关数据,地面建筑物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后,要把这些信息制作成相应的表格,为后续的地质工程管理、施工与设计工作,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而且,应该充分地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测绘技术,打造和完善控制网络,采取差异化测量放样等手段,把地质工程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准确而科学建成各类建筑实物,切实增强工程策略与建设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三、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绘应用

在工程测量过程中,要用到各种工程测绘技术。测绘人员要采取各种先进的测绘仪器,采集相关施工节点的诸多数据,整理、汇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结合工程的地形、地势等特征,实施系列化的精确计算,把获得的相关数据纳入到系统中,导出最后的信息和数据。

在测量工程中,可以运用测绘技术的让整个工程获得良好的可观性与逻辑性,包含了广泛且精细的内容。测量工程牵涉到水文、地质、人文等多种条件。在这其中、地势、地形、地质条件的有效测绘至关重要。原因在于,只有在地质条件较为稳定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才能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确保项目工程的中后期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通常来看,测绘人员会精细而准确地测量和汇总工程建设的相关位置信息,把整个区域的地势、地形、地质条件和特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所以,在建筑测量过程中,测绘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在测量前,首先,测量人员先要熟悉并校准施工图的轴线尺寸。结构尺寸以及每层相关部委的标高变化及其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测量人员对照总设计图,进行现场勘查工作,并校测出建筑用地的红线桩点、高程、坐标及其相邻建筑区之间的关系;最后,测量人员准备相关的测量仪器,如光学经纬仪和自动安平水准仪各一台,还有3 个50m 的钢卷尺,同时,配备3 名测量员,1 名验线员。现代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设的时候,涉及到的工作环节与工艺流程较为复杂,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参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划开展工作,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及时做好对测绘技术落实情况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对测绘质量的重视度,对测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逐一排查。然而,就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测绘技术应用现状而言,很多建筑企业在测绘技术应用的监督和管理上都还不够到位,没有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部分建筑企业虽然设立了专门的测绘监督管理部门,但仅仅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并未赋予其明确的工作职能。

(二)建筑物定位放线技术

由于定位放线都是根据设计部门所给图纸进行的,所以需要进入施工地之后进行认真的,验线人在复核确认之后报于工程监理验收。在进行轴线定位的时候,主要根据规划部门所提供的用地红线点坐标和总平图建筑地外轴线交点坐标进行。之后,根据工程的定位和高程点,遵循由总体向局部的规则建立本工程轴线的控制网和相对高程控制网。控制网的建立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对每个单体方格控制,准确定出建筑物的各个轴线交点,提高测量的精度和进度。也可以采用经纬仪进行测量,经纬仪观测采用正倒镜取中定点、水准仪测量采用往返闭合测量方法,要求测量的误差小于等于1.5mm。下面就极坐标测定法进行简单介绍。极坐标法测定主要是根据:在测定一点的平面位置时,根据定点与控制点的坐标,计算出他们之间的夹角与距离,按夹角与距离之值给出定位点。上图中:已知控制点坐标(即M 点坐标)和坐标方位角。

(三)基础施工测量

1.进入施工现场以后,采用悬挂钢尺的方法进行传递,将相对标高反至基坑的侧壁上,并设置标高控制桩,间距在3~5m 之间,在后面施工中的清底、垫层等工作都按照这一控制桩进行控制,其中高程的传递允许出现-10m~10m 之间。

2.在施工垫层前,按照之前设置的基坑轴线控制桩在两侧挂上小线,利用线标坐标的方式将各轴线点吊道基坑底部,对其全长进行复核,并将垫层外边线、集水坑边坡线与消防水线标志出来。

3.对于垫层上的测量,在放线前,要对其轴线控制网进行校测,利用经纬仪在坑边轴线桩上进行投测点投测。在投测结束后,又将经纬仪放在垫层上,用大钢尺利用往返测量的形式对闭合尺寸进行往返丈量。

4.顶板的测量放线方法与垫层测量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增加了柱边与墙边的控制线,而电梯井与楼梯间的控制线也要标出,从而确保框架柱、井、墙等的准确位置。

5.最后对于地下室的高程控制方面,在柱和墙进行合模后,用水准仪测出临时高程控制点,为打混凝土找平做好依据模板铺完后,抄测模板的平整度。

(四)主体施工测量技术

主体施工测量技术需要关注建筑物的竖向传递、高程控制以及沉降观测。竖向传递。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垂直仪,在首层的控制点上架设一台激光铅垂仪,调整仪器对正,整平后开启电源进行工作。通过调整使得激光铅垂仪射出可见的红色的光束并投射于上层预留下来的孔接收靶,这个点为第二层的一个控制点。以此类推,其余控制点采用相同的步骤进行标示,最后需要确保这些控制点,点与点之间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五)建筑物的高程控制技术

当基坑开挖即将到设计的标高时,应该在基坑的四壁或者是基坑底边沿以及中央打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的标高,这样一边后续进行的混凝土层的浇筑找到基点,精确完成。在基础桩、墙钢筋接驳安装完后,将水准点引测到建筑物的竖向钢筋上,根据施工图在墙、主筋等位置标注承台面等各个标高。沉降点一般设置于外墙面高出清水面1 米得地方,为了保证观测的正确性,沉降点应该注意一下几点: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观测结果;固定使用水准仪以及水准尺;使用固定的水准点;严格按照规定日期和方法线路进行观测。沉降观测时,格局现场进行规划,确定好安置仪器的位置,选择几个稳定的沉降观测点与水准点组成观测环路,最后根据选定的水准点设置观测路线,编制沉降观测图,以后每次都按照固定的路线进行观测,这样有利于观测沉降的准确性。

(六)装饰施工测量技术

装饰施工不仅关系到建筑物得使用质量也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美观,因此,而是重要的一个环节。装饰施工测量技术主要依据的是结构柱上面上轴线的尺寸,按照设计图纸尺寸,应该区分去窗户口两侧控制线以及外墙的分格控制线。窗户口控制线主要依据首层外±50mm 为控制线,该线允许的误差为±3mm 左右,相对较为精确。外墙分格控制线,用于控制装饰时外墙的垂直度和平整度,使得其装饰完成后外表面美观平整。

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对测绘数据的重视度,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整理,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例如,某住宅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施工测量工作的时候引入了控制网,以此来避免测量误差的出现,使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升。并安排了专门的人员对测量数据、放样定点放线的准确度进行实时检查,上述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绘数据的精准性。同时,还要保证测绘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落实,适应工程施工的具体需求。另外,测绘数据的对比和筛查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测绘技术标准,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与职责,尽可能避免在测绘过程中出现问题。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陕速发展,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区域经济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全面推进,不断推动城市快速拓展。城市人口密度增加、功能作用越来越综合,各类高楼大厦也呈现了拔地而起的局面,体现城市经济发展形象。而要想保证高层建筑安全稳定,则需要在结构设计上不断强化,确保建筑安全。不论是哪类建设施工,均离不开精准的测量数据做指导,通过数据能够保证各项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营管理更加精确有效,测绘工作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都起着作用,良好的测绘流程是不可忽视的建筑施工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