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

2020-12-07 13:22:30葛梅东
魅力中国 2020年38期

葛梅东

(归德街道畜牧兽医站,山东 济南 250300)

动物防疫工作对整个养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增强动物疾病检测力度、保证动物防疫工作效率、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做好科学养殖的宣传工作上,提高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质量。

一、基层的动物防疫工作

通常情况下,我国基层防疫站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对动物的疾病进行有效的防控,这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是防止疾病扩散与蔓延,保证基层畜牧动物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第二,基层动物防疫站,需要定期对辖区内的养殖场进行全面检查和排查,将辖区内的动物检查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一旦发现了动物出现异常情况,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防止动物疾病疫情的蔓延;第三,基层防疫人员,要根据畜牧动物疾病发生的规律,做好相应的防疫工作准备,要进行科学调研,对动物防疫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与突破,以提高防疫站的工作效率。第四,动物防疫工作是一场非常繁重的工作,需要引进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也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基层防疫站的工作水平。

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问题

基层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者本身在思想理念上较为守旧,他们缺乏新时期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创新意识,不仅如此,基层工作人员对于检疫的工作本身也存在排斥或者敷衍的情绪,缺乏自我认同感,在具体的工作中缺少主观的参与意识,而是较为被动的按照工作的任务安排实行,通常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防大于治,受到思想影响,工作较为滞后,预防阶段没有提出预见性的意见,工作始终较为懒散。

(二)体制问题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体制问题严重阻碍了其工作成效。当前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体制在运行持续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同时在监督机制、运行机制和责任机制都存在不健全的地方,造成效果很差。使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体制的联系性和完整性不高,工作效果不明显。

(三)技术人才缺乏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太多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基础理论,还需掌握专业的操作能力。此外,在艰苦的基层环境下工作人员还需具备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在不断优化自身责任感的情况下,才能把防疫站的工作做到更好。但是,现今基层兽医的工资水平普遍较低,无法满足技术人才的基本需求。技术人才的大量缺乏已成为基层防疫站的现状。

三、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措施中的重点

(一)开展动物防疫教育工作,转变思想

思想决定行动,基层员工的思想不提高,防疫的工作就不可能实现变革,应转变基层人员的思维习惯,打破传统的固化认识,重视引起疫病疫情的根本因素,究其根本了解当地疫情的规律,针对基层人员进行综合化的教育,开展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创新培训,鼓励基层工作人员提出与当地疫情状况相关联的意见,同时对自我的工作有一定的价值意识,提升工作的认同感,定期针对基层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进行测评,有关的工作应落实责任,使得基层的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整体效率得到提高。

(二)要建立科学的防疫体系

基层防疫站的工作离不开科学完善的防疫体系,需要政府予以全面的监督与管理。基层防疫人员应严格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要定期进行防疫演习,提升防疫站工作人员的突发应急处理能力,提升防疫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提升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基层防疫工作的研究力度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要想提升工作效果,资金保障最为关键。所以,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关键在于资金支持力度。从资金支持的角度来说,当前主要有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部门要从自身努力,积极申请基层防疫研究的专项基金。第二,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部门要积极需求外部资金,如社会资金或企业资金,扩大资金的来源范围。从当前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拓展资金来源可以增强疫病疫情的研究力度,实现药物创新。同时,资金有了保障就可以及时、充足地添置疫情防控设备和药物。

(四)加强对防疫人员的培训

担任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需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相关部门要完善工资待遇及相关福利措施,防疫人员上岗前需进行培训,定期进行专业知识的考核,制定相关的考核制度、奖罚制度,这可以提高人员整体的专业水平,促进工作人员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为基层畜牧兽医站服务。

结束语

我国畜牧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动物养殖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动物养殖规模扩大的同时,对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具体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中,由于基层地区很少明确防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导致整体的工作质量并不高,因此,在动物疫病防控中一定要明确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的具体工作重点,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工作开展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