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经贸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
近几年,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迅猛,“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对整个社会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只有紧跟经济发展,适应电商行业企业的新需求,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构建基于德国的“双元制”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对于电商实战各环节的实操能力,是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途径。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教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指企业等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对口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二者共同培养能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知识与技能能够与时代同步的合格人才。在“双元制”的培训中,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的设置以及所学教材的编写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的,参加培训的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双元制”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德国应用很广,近几年也被我国的一些高校借鉴或采用。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旨在培养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求,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精神,具有较高计算机操作和办公应用能力,掌握现代电子商务的理论和实务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方法从事网络营销、网站运营、新媒体运营、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客服和个人网上创业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虽然发展迅猛,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子商务行业的迅猛发展使该行业对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就业单位非常重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职业素养,但许多高校对电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使得学生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也不明晰,定位比较模糊,只是一味地学好学校安排的相关课程,对课程之间的联系不明了,对电商岗位的运营与实际操作缺乏了解,只会“纸上谈兵”,实操性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虽然进行了市场调研,也开设有网店运营、店铺装修、客户关系管理等实践课程,但由于没有企业的参与,仅仅是闭门造车,获得不了一手的电商实战资料,就无法根据电商实战流程形成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同时在课程的讲授上也是过多关注理论知识,导致学生的实操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拉长了学生的职业成长周期。
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都非常重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有的院校也花重金购买了电子商务相关教学实训平台和实训模拟软件,以便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但这些平台仅仅能够模仿一部分电商交易流程,并没有真正的客户、销售环境,不能够进行真正的产品销售,无法让学生实际操作资金往来这一环节,很多功能无法使用,因此这样的实践教学是脱离实际的,并不能够真正提高和锻炼学生的实操技能。而各类电商真实的销售平台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价格不菲,动辄几十万,且各高校不是电商企业,没有商品,没有客户,即使购买了也产生不了真正的产品交易,因此高校单独够买真实的电商平台来提高学生的电商实操技能不现实。
由于电子商务这一专业在我国刚刚起步,办学时间短,毕业生少,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职教师教师多数是在毕业后就直接入职进入高校从教,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验,有一部分教师还是转型而来,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没有在电商企业工作过,缺乏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因此在高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中,老师还是以讲授课本知识为主,对学生实践指导的效果欠佳。虽然也有部分高校聘请了电商企业的项目经理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但这些兼职教师仅仅承担了很少一部分课时,到校讲课时多采用讲座的形式给授课,所以实践教学的效果也不太明显。
参考德国的“双元制”,建立起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作为“双元”中的“一元”------企业方的电商企业项目经理参与进来,以企业为主导,共同构建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体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所在。
让企业项目经理加入进来,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电商企业岗位设置和电子商务职业技能要求,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讨论和制定,为企业量身定做人才培养标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元”结合,联合开发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根据跨境电商实战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开设课程,按照岗位工作任务设置“3+x”的课程教学的内容。“3”指的是三个学期的理论课程体系,即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二学期开设专业基础通识课程,如网络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第三学期开设职业技能方面的理论必修课程,如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美工设计等,这些课程主要由校内专任教师任教,在传统的课堂上授课;“X”为职业技能实践课程体系,包括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实战和双创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主要由企业专家担任任课教师,上课地点为实习企业,学生工学结合,边学边做。通过校企共建课程的学习,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到电商企业的经营与运营,达到熟练人才的能力水平。
成立由高职院校专职教师和电商企业项目经理等行业专家共同组成的电子商务专业“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学过程中,校企双方教师可以取长补短,利用各自的专长为课程开发和建设、教材开发和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出谋划策。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到企业参与经营实践和挂职锻炼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企业项目经理作为外聘教师到学校授课,不仅可以弥补电子商务专业实践型师资的不足,优化师资结构,还将促进学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电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
打破校内教师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的模式,采取校企合作“双轨驱动、双轨管理”的新模式进行实习管理。“双轨驱动”指实训期间企业导师与学校专业教师组成培养小组,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任务,面向电商不同岗位对学生开展系统化训练;“双轨管理”在实训时学生的日常管理由学院负责,而企业导师则分配指导学生的工作任务,并对其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估。学生在实训期间既作为学生学校日常管理,又作为企业职工接受企业的职业管理,校企双方对其从职业素养、职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提升。
“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考核评价体系与普通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同。因此,应该重新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全过程,多元化地对学生在校内课程的学习成效和在企业实践的学习成效进行评价。在评价校内学习成效时,应将传统的课程考试成绩与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结合;在评价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课成绩时,应注重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的综合表现。
校企“双元”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参与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电商企业培养所需的电商人才。经过前两年的学习,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战经验,第三年的时候作为企业的实习员工正式入职,全面接受合作企业的实战培训。实习期结束后,学生可以选择是否继续留在合作企业,如果继续留职,那么一年的实习期满,即可转为企业的正式职工。这种新的实习就业体系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大大提高;对于学生来讲,毕业即就业,其职业成长周期缩短;于企业而言,可以毫不费力地挑选到熟练的电商从业人员,减轻了其对于员工入职后的培训压力。
随着“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融合,电子商务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电子商务行业对于该专业就业人员实操技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采取“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势必将成为电子商务专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