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吉林 长春 130000)
“养成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及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理自立。从小学低年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教师的职责。
作为小学教师我也秉持了教育家的理念,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关于养成教育的实践方法。
培养并落实小学低年级的养成教育,班主任是关键。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产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挑起“育人”的重担。
小学低段学生年龄小,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生活中父母宠爱有加,大多习惯不是太好。这时,教师就像一面镜子,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为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严于律己,以身示范。如要求学生多阅读,我会和学生一起共读,会大大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其次要有耐心,对学生有容错的心理,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承受,学生才能踏踏实实,循序渐进,也才能树立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弱,往往不能较妥善的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这是缺乏自主意识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自理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责任意识对养成良好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
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倾听是理解掌握知识和欣赏他人的前提条件之一。所以,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下达任务之前先让班级或学生静下来,认真倾听。这样保证学生可以有效的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强调校规,制定班级公约,规范养成教育。古人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根据本班的特点,组织学生联系实际共同制定适合本班的班级公约,给予学生话语权,尊重学生主体。
在布置班级任务时,我总是先告知学生原因,具体要求,尽量把
规则细化。如培养学生自己记作业的习惯,分条分点标记在黑板上。让学生更清晰的了解每项任务,才能得到有效的落实。
一个班级的班风离不开班委会成员的带动,离不开优秀学生的榜
样示范,在组建班委会时,我打破以往的几个人负责要职的惯例,班级43名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制,四或五人一组,选拔小组长,同时小组内成员也有细化分工。班级也不单设班长而是设置了卫生部、奖品置换部等等不同班级管理组织,如此班级内每个人都有职责,都有一定的权利,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有利于养成自主管理和责任意识。
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不够。
我们提出要求不能太笼统。因此我以编儿歌的形式提醒学生。具体如:课前准备时用“一二一,请坐端。”课中提醒学生坐姿和书写姿势时做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执笔处离笔尖一寸。”等等。儿歌口令可以找学生说,也可以老师说一句学生接下一句。让这些充满童趣的儿歌来激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鼓励是学生进步的重要促进方式,是促使低年级学生良好行
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在班级创建道德银行,让学生通过努力,如书写,助人等方式获得班级德道币。进行周、月总结兑换相应的权力或奖品,不断提高深化。
表扬时落到学生行为的细节处,如“你的举手姿势很标准”,“你的书写真美观”结合我们慧谷学校的特色,学生发言时使用责任句式“我的答案是……”当学生有完整的表达时也可以给予适时的鼓励“你的发言真完整。”让学生在鼓励中了解自己的优点,在鼓励中变得自信。
习惯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小学生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有“反复”的特点,可以采用“反复抓”、“抓反复”的方法。学生良好习惯的落实,不仅需要讲规则,巩固养成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在日常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树立榜样,定期举行“小能手”“诗词”比赛,开主题班会等形式来不断巩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俗话说“孤掌难鸣”“众人拾柴火焰高”,习惯养成只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很难实现的,为此我在班级讲桌上贴了班级奖励机制的规则,班级小口令等,便于科任老师了解,同时与其他老师交流经验,以达到齐抓共管的效果,促进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落实。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为此,我精心准备了开家长会的内容,精心布置了教室,营造了与家长和谐交流的氛围,利用班会改观一些家长的态度,在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不断的、耐心的同家长分析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努力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家校共育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家南怀瑾说教育:“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而是教我们做一个人,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规不正不能成圆,矩不正则不能成方,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学生长期努力和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抓住儿童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从小事开始,才能让学生于规矩之中,成就方圆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