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探究

2020-12-07 14:22:19赵海丽
魅力中国 2020年51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解题教学方法

赵海丽

(甘肃省临洮县椒山小学,甘肃 定西 730500)

一、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因素

(一)教师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师是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参与者,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高低。在新课程改革政策与素质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的今天,在我国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仍存在部分教师对新的教育理念认识不透彻,未能转变以往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育观的现象。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仍会被传统教育理念所影响,过分关注学生的书面成绩,忽视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注重传授学生知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缺乏一定的锻炼,致使学生对数学问题无法形成一个正确的掌握,从而教学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不到提高。

(二)学生自身的影响

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经验、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都各有不同,而且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也各有千秋,导致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喜爱程度也不尽相同。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了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决定了学生的解题能力的发展。这便需要教育工作者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方法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愈发重要,教育政策和教学理念也正不断改革中,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得多样化,致使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程度。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以及教育目标综合选择教学方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最大化,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措施

(一)化抽象为直观,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小学数学问题中,问题条件往往设置的比较抽象,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首要原因是读不懂题,对题干的要求不理解,所以才会在解题过程中出现失误。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授学生解题技巧时,应首先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能力。

如,逆向问题转为顺向问题:在超市购物时,明明买了9 颗糖,比同班同学强强少了4 颗,问,强强买了几颗糖?这是一道低年级的基本数学问题,主要考验的就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对题干的理解能力,但由于低年级小学生普遍善于应用正向思维,该问题对他们而言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在正向思维的影响下通常列式为:9-4=5,这便会出现解题错误。这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转换理解问题的思维方式,将比强强少买了4 颗转换为强强比明明多买了四颗,学生便能更好的理解题意,从而正确解题。教师可合理根据实际的数学问题灵活的转换题干条件,使抽象的概念更加具体化,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题意,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

(二)设置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在实践和实际生活中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小学生具有好奇心强,贪玩好动的年龄特点,但数学问题过于书面化,学生很难集中到解题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适当为学生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实际的探索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

(三)创新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数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总结

综上,作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及时创新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能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可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解题教学方法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用“同样多”解题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2:48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0
解题勿忘我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