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仰望碉楼》教学策略

2020-12-07 04:15:56赵顺玉
魅力中国 2020年6期
关键词:碉楼羌族民族

赵顺玉

(北京师范大学什邡附属外国语中学,四川 什邡 618400)

一、民族因素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四川是羌族现在唯一的聚居地,主要分布在北川县、茂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丹巴县、北川县等地,也是离孩子们比较接近的一个民族,碉楼作为一种特殊的居民建筑形式,不但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相当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既显示了羌族碉楼的工艺技能,又反映了它作为羌族文化的一部分。

二、教学策略

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把羌族文化作为背景,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牛皮纸与手绘方法,从羌族碉楼建筑形状—台锥形、材料特色入手,激发学生民族建筑风。

(一)初步感知羌族碉楼文化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羌族就以其精湛的技术著称于世,《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记载了今岷江上游一带羌族先民的伟大创造:元鼎六年以为汶山郡……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羌民居住在大山区,四季风大,温差大,为保暖防风,住房多建在向阳,背风的地方,采取封闭及层高较低等办法建造,碉楼修好后,端公要唱经典《上坛经,日不舍歌》,即开鼓开坛经,反映修房造屋及供神情况:”开天鼓来辟地锤,天鼓地锤说根由。”(地锤用来捶地基,捶了地基盖新房。)碉楼不是随意就能修建的,要考虑水源、耕地、风向、向阳的因素,一般选在沿河谷的高山上或或半山腰有耕地和水源的地方依山而建,数十家聚居为一寨,然后分台筑室。初步感知碉楼的建筑文化。

(二)发展认识:碉楼的分类及形状特点——台锥形

碉楼因形状似碉堡而得名,是羌族人民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主要分为寨碉、家碉、战碉、烽火碉等,碉楼的主要材料有石、泥、木、草杆等,碉楼的形状——台锥形,金字塔式的造型结构和选自大自然的块石决定的它稳如泰山的坚固,修建的工艺:不绘图、不吊线、没有柱架支撑,全凭高超的技艺与经验修筑,诉说着它千年不倒的秘密。

(三)巩固练习:仰望碉楼

1.分类介绍

家碉:一般有3、4层,展示图片,观察讨论,第一层喂养家畜,第二、三层作为住宅,顶层堆放粮食杂物等。战争碉:有的七、八层,有的十几层,主要用来防御,传递信息等。

2.手绘碉楼

直接用记号笔在牛皮纸上绘制碉楼,构图布局合理,碉楼结构突出特点,明暗可用点线面进行装饰,在此阶段主要鼓励艺术手法自我表现,激发创造能力,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 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

(四)作业展评——也是本课的一大亮点

设置桃坪羌寨图片场景,分组展示作品,让学相互评价,再交流经验,描绘过程,着重构图技法学习。

三、仰望碉楼与其它学科的渗透、融合

当今,大多数课程都是建立在抽象符号基础上的,而美术课程则更多的让学生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并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如碉楼的起源和发展与历史、政治、地理技术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碉楼学习民族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一堂优秀的美术课,我认为不能给学生压力,让他们在愉快额度氛围中学习,在这堂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感受羌族文化,认识碉楼,能用自己所学的绘画知识来描绘所看到的碉楼,提升绘画技能,热爱少数民族,保护民族物质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猜你喜欢
碉楼羌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中江有碉楼精巧神奇名邓氏
巴蜀史志(2021年2期)2021-09-10 13:17:04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GHOSTS OF GUANLAN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布瓦雄碉与川东碉楼
重庆建筑(2017年4期)2017-04-24 02:36:11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工布江达县碉楼文化探析
西藏研究(2016年4期)2016-06-05 11:31:15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启蒙(3-7岁)(2016年12期)2016-03-11 17: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