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清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文慧幼儿园,辽宁 盘锦 124000)
在家里,会有家长帮孩子或是跟在孩子身后看着他餐前洗手、吃饭、收拾饭桌等,而到了幼儿园,幼儿数量增多,教师顾不到每一个幼儿,在餐前洗手时很多幼儿手仅仅只是湿了便认为自己洗过手了,在洗手之后又开始玩闹。在就餐时,有的幼儿进食速度快,有的一边吃饭一边和小朋友说话玩闹,饭菜都冷了还没有吃完。吃完饭后,饭粒撒了一地不会整理,在路过时直接踩上去,有的幼儿则是吃完不用纸巾手绢擦嘴,手背一抹便是餐后整理。会出现这些行为,究其原因,一个是对幼儿的进餐引导没有重视,另一个是幼儿这时期的玩闹心较重,注意力集中在游戏活动中,还有一个则是该阶段的幼儿在自控能力与自我管理上意识较为薄弱。
幼儿时期的孩子,凭自己的喜好吃饭,碰上喜欢吃的食物甚至会从别的小朋友那里抢夺,而碰上不喜欢的食物,就会不吃或者挑出来放到桌上,更有甚者还会打翻自己的饭碗。幼儿出现这种挑食、偏食、厌食的现象,原因有很多种,但都离不开父母长辈的纵容,尤其是在有老人的家庭中,因为疼爱孩子,从而对孩子言听计从。父母长辈的纵容会养成幼儿挑食、偏食、厌食等不良习惯,最终造成幼儿营养不均衡,从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健康发展。
幼儿时期的孩子在使用餐具与饮食安全上不能让老师、家长放心,如筷子使用不灵活,鱼刺、骨头等卡住喉咙等,加上此时幼儿专注力不够,进餐时也想着玩闹或是看的动画片剧情,导致进餐不专心,容易发生意外情况。这些会让老师、家长在幼儿进餐时提心吊胆,进而直接帮助幼儿进餐,幼儿缺少锻炼的机会,将导致幼儿的独立进餐能力难以发展。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幼儿过于溺爱,对幼儿的进餐听之任之,不舍得严厉教管,这一类家长认为现在幼儿还小,不懂事才会出现这种情况,等大一点了就懂事了,或者等孩子上幼儿园了,会有老师进行教导。殊不知进餐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家校联合对幼儿进行习惯培养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数量增多,进餐时每班配备的教师不足以看顾到每一个幼儿,难免会有遗漏、照顾不到的地方。在对幼儿进行进餐教育时,幼儿的忘性大,需要长时间的进餐教育才能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此外,有教师没有掌握好对该阶段幼儿教育的方法,将会造成家长对幼儿园进餐教育的不理解,阻碍幼儿进餐能力培养。
餐前洗手、餐后餐具及自身卫生清洁的整理是一个容易被忽视却又极其重要的环节。餐前的洗手能够有效清洁部分细菌,防止幼儿“病从口入”。在餐前、餐后,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培养幼儿洗手清洁,整理、收拾餐具的意识,不要餐后将餐具随意扔在桌上,要帮助幼儿认识到餐前清洁与餐后整理的重要性,自觉遵守进餐要求,树立正确的进餐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我们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疼痛使人记忆深刻,除此之外,便是重复操作的机械记忆。无疑,进餐便是一种长此以往的重复操作。在幼儿还小的时候便培养他们的自主进餐意识远比等他们长大懂事以后再来纠正进餐习惯要重要得多。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及老师可以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与幼儿共同讨论与商议进餐的规矩,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减少在进餐时出现的意外,保证自主进餐的顺利进行,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进餐意识。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转变自身的传统育儿观念,尤其在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需要转变老人的育儿观念,注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积极使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主进餐习惯与能力。家长需要成为幼儿自主进餐的引导者,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在孩子进餐时不溺爱,引导孩子进行自主进餐。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寻求正确的教导方法,教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培养幼儿在餐前、餐中与餐后的良好习惯,增强孩子自主进餐的意识,锻炼幼儿自主进餐能力。幼儿时期的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游戏活动上,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对餐具的正确使用与良好的进餐习惯。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幼儿,及时解决在教学中幼儿出现的问题,为幼儿提供帮助与指导,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用游戏活动不仅符合该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孩子玩耍的心理,而且能调动幼儿学习自主进餐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幼儿的自主进餐能力。
总而言之,“民以食为天”,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都有非常大的裨益,但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养成的,需要家长与教师的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自主进餐习惯与能力,增强幼儿的进餐意识,保证进餐质量,从而促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