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020-12-07 18:25:43戚红何颖娴杨文博袁婷婷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戚红 何颖娴 杨文博 袁婷婷

(沈阳建筑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沈阳 110168)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界的关注,在大学校园里有时会有因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各种非正常现象出现,这就为高校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

(一)学业和生活方面

学业问题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心理压力,升入大学后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使一部分学生产生不适应,学习成绩的不突出,地位发生的变化使一些大学生在这种变化中无法正确定位自己,感到失落、迷茫、自卑、抑郁,心理上的巨大落差容易引发心理压力。大学的宿舍群体生活,难免会在时间、卫生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产生矛盾,影响友谊,产生心理负担。

(二)面对困难和挫折方面

由于当代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比较特殊,正值改革开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物质文化相对以前已经相当丰富了,面对丰富的物质条件,不少学生在学业的道路上走得比较顺利,基本上没有遇到多少坎坷。但是当他们脱离了父母,独自面对大学生活、大学学习、情感问题与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有些大学生甚至失去了人生方向和目标。

(三)人际关系方面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是处理与周围同学、老师及家庭、亲人、朋友之间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会出现不敢交往,不愿甚至不能交往的现象。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中自我封闭,对同学不信任,怀有戒备感,隔绝了与同学的交往。有的同学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在交往中畏首畏尾,这种结果使得学生的自卑心理得以强化,无法对自己采取积极的态度。有的同学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平等、互助的交际原则,盛气凌人,不考虑对方的需要。有的同学害羞,与人交际时动作忸怩不自然,说话声音小,对交际采取回避的态度,结果使交际以失败告终。有的同学嫉妒心理强,表现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抱以嫉恨,以至在行为上冷嘲热讽,甚至采取不道德行为等。

(四)就业方面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每一个大学毕业生都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在关系到自身前途与命运的人生重大选择中,大学生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坦然面对,由此便引发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情绪,诱发大学生产生就业焦虑症,导致抑郁、悲观、恐惧等心理变化,进而产生心理危机。

(五)恋爱方面

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成熟,但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容易对男朋友或女朋友产生依赖心理,导致大学生对真正的爱情不够了解,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惧怕遭到异性拒绝进而产生自责与自卑情绪,或因暗恋而无精打采,或演变为为情伤人、自杀等恶性事件。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把成功作为向往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有着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人们都把事业、感情等方面的成功作为目标进行奋斗,虽然每个人的目标值的高低不同、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指数标准不同,但基本遵循着制定目标——通过一定的行为活动——达到目标值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动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方向、程度和持久性,成功需要有机遇,这种机遇是以技能、知识等能力和素质的获得和提高为基础的。因此这一过程又体现出人们对自身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各方面的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在具备适当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和认知,才会做出迈向成功的合适行为。

但是,大学生是一个生理发育已经趋于成熟,因社会化程度低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的特殊群体,其自我认知、自我学习、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还很弱。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刻不容缓的问题,如何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如何引导大学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质,如何引导大学生通过正常的行为取得成功是学生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

我们在从外在行为表现上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往往即将造成或已经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性,如何及早发现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是一个学生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我们从取得成功过程的分析中知道,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动机,因此,对学生的动机进行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我们从个体和群体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对大学生个体,要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的目标有所了解。当形成其动机及各方面的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使其在某一方面的成功目标值发生改变,如制定过高的学习目标、认知目标,过高的人际交往目标,自我的满足指数、幸福指数发生较大变化时,都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或心理障碍,但此时其外在行为表现很少会出现异常,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任其发展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在预防上,要注意大学生的动机变化情况,特别是导致动机变化的外部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实现对有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个体的早发现、早疏导。在心理疏导上,要根据产生目标值变化的原因,帮助其将目标调整到合理的目标值,并在认知、情绪以及通过何种途径达到成功有一个合适的界定,使其回到正常的发展轨道。

对大学生群体,主要以预防为主。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制定合理、适中的目标值,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其次要开展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学生在组织、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再者要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讲座、培训等活动进行心理知识的普及和宣传,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