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伟
(江西际洲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江西 上饶 334000)
路基工程的重点部位主要是路堤和路堑,同时,路基施工的关键工序包括开挖、运输与回填等。在排除外界环境因素干扰的前提下,路基施工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正是因为路基施工的操作流程较为简便,所以极易受到施工人员的忽视。由于路基施工多集中在地下环境,且工作面狭窄,要想保证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必须加强技术操控与质量控制。
针对路基填筑施工来说,在填筑前,需预先清理路床,加强路床的平整性与整洁性。优选填筑材料,确保材料与基底土体的适应性,避免出现分层问题。在路基填筑中,应采用分层填筑法,使路基压实处理与路基填筑作业协同运转。每填筑一层回填材料,就要对回填部位实施压实处理。通常,回填厚度多控制在30—50 厘米之间。采用夯实机作为路基压实操作设备。在压实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设备参数,以免压力值不合理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路基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公路工程在投入使用阶段出现路基破损问题。以某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例。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石砌方式对路基结构进行保护。同时,在边坡位置种植绿化植物,防止雨水冲刷造成边坡垮塌。具体措施如下所述:首先,对路基进行夯实加固处理。针对部分软土路基,采用混凝土石砌法,避免路基结构因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遭受侵蚀,保障整体公路工程质量安全。此外,在路基边坡部位种植绿化植物。一方面简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另一方面节省施工成本,维护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路桥工程的路基地段,施工人员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防止出现桥头跳车、路面塌陷与路基不规则沉降等问题。首先,要对路桥路基实施夯实加固处理;其次,严格检查回填土质量,增强路基结构承载负荷力;最后采用钢筋混凝土,提高路基路面的强度等级,保障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加大对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视度。参照公路路基概况,优化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施工现场排水效率,以此为后续施工作业创造良好条件。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截水沟、急流槽、边沟等。按照排水方式差异,可将其划分为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类。客观地说,这两类排水方式的适用环境是不同的。地下水位较低、降水量小的地区,适宜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而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且降水量大的地区,适宜增设盲沟、渗井与暗沟进行排水。只有做到路基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有效改进整体路基施工质量。
首先,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选用适宜的施工材料,严格检查混凝土材料质量,加大施工流程控制力度。例如,在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混凝土单次倾倒量,以免混凝土覆盖厚度不均匀。再者,采取分段式浇筑方式,严格控制浇筑流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环节,使用专业仪器设备,在混凝土模板两侧设置水平卡点,注重两端高度的一致性。其次,积极做好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工作,防止因养护不到位而出现路面裂缝与错台等问题。在养护过程中,严格检测路面温度,控制洒水频率与洒水量。同时,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上部,覆盖湿草帘,避免混凝土结构因水分蒸发过快出现干缩性裂缝。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至少要超过72 小时。
路桥工程施工中,由于很多路面桥面为沥青混凝土结构,因此在路面施工中,必须严格加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平整度。在碾压施工过程中,需重点加强温度控制,如果温度过高,将会增大路面裂缝与推移的发生,而温度过低将会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不足[2]。在温度的控制方面,需遵循碾压施工的要求,将每次的碾压温度加以科学控制。在第一次压实处理中,往往将双驱双振压路机作为主要的压实设备,此时,将碾压温度控制在 120℃左右,而第二次的压实处理要将胶轮压路机作为压实设备,将温度控制在 110℃左右,最后一次以双驱双振压路机实施静压处理,温度控制在 105℃。在当天的施工任务结束以后,施工人员要检查路面的平整度,如果存在横切面,要在画好直线以后实施切割处理。
在路桥工程施工中,有关的施工活动可能会打破施工区域内地层原有的平衡性,而地层的改变同样会对路基产生一个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会对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同样需要做好路基与坡面的防护,比如,可以选用圬工防护、植物防护等来保障路基坡度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是我国较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大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视,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注重对公路的养护维修,以此增强路基稳固性,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