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炜昌
(南昌航空大学,江西 南昌 330063)
江西省民航机场布局为“一干五支”,作为干线机场的南昌昌北机场国内外通航机场达到了40 多个,截至2018 年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年运输旅客吞吐量1352 万人次,同比增长23.7%,再创历史新高;航班起降10.8 万架次,同比增长20.8%;货邮吞吐量8.2 万吨,同比增长58.1%。年旅客吞吐量排名上升1 位,升至全国第30 位,全年运输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增速跃居全国千万级机场前列。
支线机场发展也保持良好势头,2018 年赣州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162.5 万人次,同比增长27%,上饶机场实现旅客吞吐量37.5 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2018 年井冈山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65.8 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534.9 吨,起降航班6990架次,超额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2018年景德镇机场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51.4万人次,起降架次5062 架次,货邮吞吐量647.395 吨。
从2018 年全国旅客总吞吐量来看,江西省在全国30 个省和直辖市中排名地24,但是旅客总吞吐量增速排名全国各省第一,增加22.5%。而货邮吞吐总量虽然也排名靠后,但增速仍然位居各省第一,增加43.7%。
1.总体水平偏落后。上文说到在2018 年全国旅客总吞吐量排名中,江西省在全国30 个省和直辖市中排名地24,而货邮吞吐总量也排名靠后,这说明江西省民航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
2.支线机场生产力分布不均衡。2018 年江西省内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赣州黄金机场要远远高于其他四个支线机场,2018 年上饶三清山机场旅客吞吐量与赣州黄金机场相差了4 倍多。
3.管理水平亟待提升。江西民航机场的运行效率普遍偏低,在管理架构上分工过细;在决策手段上缺乏量化研究,缺乏对一些科学决策工具的有效运用,这样的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政策的稳定性有待提升。民航机场作为准入门槛高且投入成本大的产业,受政策影响很大,遇到政策变更或者是政策断崖很容易导致机场运营一蹶不振,只有政策稳定才能安定民航机场的发展。
政府与民航市场关系不明确。在民航机场生产运营方面,政府经常用行政手段来控制民航机场,市场的优势无法发挥。政府各部门之间关系不畅,每个部门都有自己职责,有问题时职责交叉、权限不明,部门治理之间缺乏相对清晰的边界与责任归属。
可以用说民航机场的运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所在的城市发展。机场生产运营最直接体现在客运和货运上,一般来说民航机场都需要依托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密度大人流量大客运量自然也大,同时城市作为二三产业的聚集地带货运需求量也很大,所以区域经济对民航机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1.管理界限模糊。《民用机场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民用机场是公共基础设施。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鼓励、支持民用机场发展,提高民用机场的管理水平。”然而知易行难,机场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不仅需要民航单位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2.人才匮乏。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资源。在江西民航机场中缺乏具有全局观、会管理、善于策划与执行的管理人才,缺乏技术骨干,尤其是一些具有丰富操作经验的高级技工;良性的用人机制尚未形成,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职工培训针对性不强,成效不明显。
3.民航机场配套设施不健全
民航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江西省的航空运输业目前仍存在产业链不够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不足的问题,江西省的许多支柱产业并没有与民航机场产生密切联系。机场周边交通不便,以南昌为例,昌北机场周边交通以公路为主,公共汽车线路较少,地铁也不连通,就导致在客运方面更多人选择交通便利的铁路交通。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机场所拥有的特许经营资源的保护和规范。政府和民航总局要加紧对机场特许经营资源的研究和立法,明确机场特许经营资源的范围和所有权,规范使用,创造规范的市场秩序和良好的法制环境。
另外,地方政府还可制定相关扶持机场发展的政策,可以降低机场的经营成本,促进航空市场的发展壮大。
建设区域航空经济区可以使机场更好地融入地方经济,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建立航空经济区以后,机场将会与区域联系更加紧密,与区域交通网,物流网产生融合,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江西民航机场要出路就必须改革。业内人士早就提出过属地化管理和成立机场公司两种意见。应当努力在移交地方政府管理之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企业亏损减少到最低。
大力促进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可由地方政府、民航地区管理局、机场、基地航空公司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全盘规划和综合协调。
构建交通联通网。江西省蕴含了丰富旅游资源,这种情况下应当完善机场与周边景区交通网络的连接,建构机场—铁路—高速—公交联通网,让游客可以通过机场交通网快速便捷的到达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