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第一小学,江西 九江 330400)
小学数学在学生十几年的学习生涯中属于奠基阶段,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以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深造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信息化技术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比起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形式更具有吸引力,能够极大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如何更好的将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成为教学形式研究的重中之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把现代信息化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模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是时代的呼唤,是课标赋予教师的使命。它不但能实现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想目标;还能让不同的人在数学研究上各施己长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促进数学学习起了积极作用。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完全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仍不够充分,更不够有效,各种无效、低效甚至是负效现象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的课程如何引入,而引入是否具有吸引力直接决定课堂效果。很多教师在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知识比较缺乏,无法及时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变通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观念上,很多老师的填鸭式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对新课程改革抱着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无所谓态度,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即便拿着新教材,却端着“换汤不换药”的懒惰心理,不肯主动探究如何授课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对教学内容味同嚼蜡,学生更是如听天书,老师的数学能力与综合素养得不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提升[1]。
虽然很多教师已有新课改的意识,但对这方面的技术经验却很匮乏,对电脑操作不熟练,对课件制作不擅长成为信息化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极大阻力。例如,学生在学习物体表面积与体积的课程时,需要强大的想象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才能在脑海中勾勒出立体图形,看到物体不同的面,否则将难以掌握做题技巧。而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图形展示更加直观、更加立体的将此内容呈现出来,具有传统教学方法不具备的视觉冲击力,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的理解与记忆[2]。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万物没有绝对静止,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信息化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本质就是在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理论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作为引导小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途径和基本载体,通过老师将其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使更多的教学资源融于数学课堂,从而促进以往教学方形式的转变,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受体的教学理念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念的转变,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3]。
教师是授课的主体,是影响学生听课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的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方法有趣,学生听课就能更加专注。因此,教师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信息化技术,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这是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整合的基础条件。学校应重视对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授课能力。首先,PPT的制作与课件下载等技能应熟练掌握,力求把各种信息化技木手段合理整合到数学教学中。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间的课程时,老师完全可以借助计算机的动画效果,加深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几何画图》等软件也应多加利用,让小学数学的教学更加直观,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和老师应加强教育实践环节,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数学实验的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并检验真理,从而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因此,老师不但应将信息化技术应运用于教学中,而且要制造更多的数学实验机会,让学生熟悉信息化技术手段,亲自检验并反复练习不确定的数学知识,增强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形成重视实践,参与实践的数学思维模式,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4]。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早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被更多学校和教师所认可,各种更加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更具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涌现,教师和学生都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总结经验、整合研究、与时俱进。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整合研究必将得到更广泛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