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激励教育指的是通过对教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理论概念的应用,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唤醒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和激情,进而引导学生从被动转为主动,积极投身于各项教育活动中并达成相应的教学目标。激励教育与常规教育模式相比,其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教师在激励式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性、指导性和表率性作用,还要给予学生合理的优点赞扬与缺点鼓励,如此才能确保激励教育的促学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将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为例,针对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应用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首先,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综合应用教育心理学与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赞扬、缺点进行鼓励,进而通过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此背景下,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寻找和明确对学生更加有用、学生也更有兴趣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的培养具有非常积极地意义。
其次,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性、指导性和表率性作用。也正因此,激励式教育对体育教师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评价自身能力充分挖掘学生在不同体育项目中的潜力和特长,而后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步。对于促进学生常规身体素质和专业体育技能的进步均有着非常良好的作用。
最后,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多种有效的激励措施均会应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而激励措施本身具有理解性、包容性、赞扬性和激励性等多重特点,对于塑造教师和学生之间良好的亲密关系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迅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而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课程以外面临到的生活难题和学习难题,对于塑造学生勇敢独立的性格、明确学生当前阶段的学习目标等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坚持个人体育特长并树立终身受用的体育锻炼意识,对于促进学生个人的良好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式教育,首先要明确每个学生都有个人优点和缺点的道理。学生所具备的个人优点,可以是相对于其他同学的优点,也可以是相对于个人以往情况的优点。在此情况下,教师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学生所具备的运动特长类优点、兴趣明确类优点以及活动组织类优点,对其进行积极赞扬和鼓励,将激励式教育全面贯彻在学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以运动特长类优点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的实际内容,以体育知识的科研研究结果、组织分析结果为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目标进行强化和提升,促使学生的运动特长类优点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和发展,进而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学生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各项学习。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之所以学习成果始终得不到有效提升,其原因就在于学生的优点得不到引导成长,学生的缺点得不到有效改进。因此教师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式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缺点进行有效改进。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的缺点更加典型和突出,教师务必要以宽容、包容和平等的心态帮助学生积极改进相关缺点。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解决学生存在的抵触心理问题。教师要积极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发展心理动态,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与学生进行积极交流,将学生群体中的潮流内容与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结合,满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对于潮流的追逐,以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其次教师要结合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目的进行全面优化,要结合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各项常见的负面感受进行有效转移,例如在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肌肉疼痛采取学生之间互相按摩的解决措施,利用学生与学生的有效交流转移学生生理上的负面感受。教师要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其营造快乐、放松的学习氛围,积极关注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每一点进步并对学生的进步进行持续共享,帮助学生获得进步的乐趣和成就,以此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挑战精神和奋斗精神,最终帮助学生塑造终身受用的体育精神。
综上所述,激励式教育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但同样也对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学生,坚持赞扬学生的优点并改进学生的缺点,将学生未来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进行有效结合,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