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

2020-12-07 18:25:43廖晨刘佳达韦宇凯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廖晨 刘佳达 韦宇凯

(河北金融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一、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会计发展现状

(一)金融科技的兴起

金融科技顾名思义,就是金融加科技,通过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传统金融行业的各项操作。举个例子,小到生活中的移动支付,使我们不用携带现金就能完成各种消费便利又快捷。大到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等高端金融科技。金融的科技化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例如在这次疫情期间,很多商业银行都推出了网上金融业务,民众可以通过手机APP 网上银行足不出户进行各项操作。

(二)金融科技兴起对商业银行会计的影响

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金融科技的兴起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对商业银行进行核算和监督的商业银行会计也会受到影响。比如不法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信贷业务诈骗;虚假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提升;发达的网络与金融科技加快了资金流动,加剧了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突发性并且更加不易察觉,

此外金融科技的兴起带动技术的革新,许多新产品新技术应运而生,使用和监管高效便捷,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业会计发展和监管缺乏新动力。这就需要加快转型,积极学习新技术新手段,建立金融科技背景下完善的风险防范监管体系以更好应对风险。

二、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会计面临的风险及问题

(一)商业银行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突发性偶然性等特性,若会计制度和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会给处置风险造成很大难度。可能会造成信息披露不全面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例如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会计科目设置没有考虑拆放同业的可能带来的风险,造成对资产反映失真;又如近年来商业银行代理业务,支付服务及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发展迅速,但各行对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的信息披露质量不高,不少国有银行或有业务透明度差,风险较大。

(二)商业银行会计监督体制不够健全

会计的监督有着重要作用,会计人员有权根据法律法规对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商业银行会计监督体制不够健全会就导致会计监督风险。

目前可能由于商业银行将工作重心放在贷款等经济业务上面,会计监督的职能被削弱。人们习惯性的忽视会计监督,并且监督范围不明确,监督主体责任不清晰等原因也加剧了这一现象。对于盲目攀比业绩,不顾实际情况乱放贷款,或者增加无用的后备物资等行为,若没有及时监督纠正,会对商业银行造成损失。

(三)会计工作人员素质及综合水平不高

随着金融科技的兴起,各类会计软件操作智能化发展,银行会计财务人员进行实际操作也越来越简单。然而科技的发展使客户的需求多样化和经济业务复杂程度提高,实际上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不仅要掌握基础技能更要有信息分析等专业能力。会计人员对信息掌握不充分,或者处理分析能力不够,职业道德水准不高,就容易产生很多风险。例如会计凭证风险、会计核算风险等。

三、金融科技时代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措施

(一)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网络上存在大量以文本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数据,特别是互联网上的新闻、社交媒体数据,其中更不乏与商业银行有关的情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将为商业银行及时掌握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潜在风险事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实现舆情风险管理的文本挖掘技术过程一般分为文本获取、预处理、分析挖掘、可视化展现等步骤。

(二)加强商业银行会计团队建设和基于移动端的人才培养

1.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商业银行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处理能力,满足金融科技时代下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3.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要大力培养基于移动端的人才,了解市场动向和最新科技发展,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创新,转变发展方式,顺应时代潮流。

(三)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

1.树立全局观和重要性原则,建立相关的内控职责体制

商业银行会计要培养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同时兼顾重要性原则处理事项,重视对商业银行整体对影响,把内部控制建设当作一个有序统一的整体。

2.提升信息安全保护水平

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发达的今天,保护信息安全十分重要。商业银行会计可通过加强网络防御,向消费者宣传增强其防范意识,注重审核和信息真实性等方式提升信息安全保护水平。

(四)健全会计监督体制,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金融科技时代背景下,各类业务的信息化水平高,已具备构建完整体系的基础。然而,到目前为止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还未建立。为防范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需要建立可自动检查核对有无遗漏和错误,对输入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跟踪、分析的体系,并且可以对于突发或危险进行联网报警等。此外要对商业银行会计内部控制实施监督,只有进行监督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内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