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宗玉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江西 赣州 341400)
前言: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也更加明确,“英语阅读素养”这一概念也走进了英语教师的视线中,成为其努力的目标、方向。至此,身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紧紧地跟随住时代的发展脚步,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等,使教学效果得以升华,为课程改革的深化助力。由此可见,在目前,以此为话题加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在英语学科中,核心素养主要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1.学习能力[1]。所谓的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开展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拓展学习渠道,并具有学习的意志品质、潜能等;2.语言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应具有读、写、听、说等基础能力,主要包含了习俗、文化、表达、词汇、语法等知识的传达;3.文化品格[2]。在文化品格中,主要包含了文化意识、情感态度等两个方面,其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逐渐产生的认知、理解,包含眼光的开阔、文化视野的拓展、学习兴趣的提升、文化交流的参与等,使其获取到更好的进步、发展;4.思维品质。当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其的个性特点、思维特征也是不同的,全面的展现出了每一位学生对英语阅读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指的是学生英语理解、演绎、阅读等方面的知识、能力。
总之,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对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培育工作的开展起到导向作用,全面增强培育的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等,确保培育目标得以真正的落实。
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抓住学生的爱好、兴趣等,以此来引导、教育,促使学生的文化品格得以提升,使其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中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使其迅速的掌握阅读内容,使其的核心素养、阅读技能等得以相应的提升。
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使其在感受美食的过程中,也了解到各个国家间的饮食差异,使其的文化品格大大提升,将核心素养的内涵、效用、价值等展现出来。
在英语学科的阅读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探讨的内容[3]。至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来预测故事情节,以此来培育其的思维品质,使其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例如,当学生在阅读英语文章之前,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的阅读内容,来为学生呈现一些文章标题、各类图片、阅读背景、表格等,让学生对整篇文章的情节进行猜想、预测,使其的思维品质得到相应的提升;而在这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精细的阅读文章,对其的预测加以证实、证伪等,进一步的推动其英语思维的发展,并使其的阅读兴趣大大提升。
一直以来,语言能力的培育,都是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上看,小学生间的英语阅读能力也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强,使得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难题。至此,为了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以强化,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大力的实施分层阅读,拓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将英语学科的效用展现出来。
例如,在英语阅读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将其划分为a、b、c 等三个层次,a 层次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差;b 层次的学生阅读能力中等;c 层次中的学生阅读能力较强等;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英语文章,之后再根据内容进行提问,并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使其的语言能力得以相应的发展、强化。
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进一步地强化,也可以大力的实行课外拓展,以此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其的英语阅读得以持续、稳定地开展下去。
结论:综上所述,英语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大大增强,对于教学价值的展现、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着较大的效用。虽然,在现阶段,部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还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我确信,只要在大家的持续努力下,一定可以使这些不足得到完善,使我国的英语教育得以更好的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