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雷
(辽宁财贸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当今社会是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凭借着这种优势已经进入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工作,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通过大数据创新高校学生管理模式,也成为了众多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重要课题。
在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主要就是对于学生档案的管理和对于学生的管理。在传统模式中,对于档案的管理主要是以纸质版的形式存在,在纸质档案中会有学生的姓名、籍贯和家庭住址等信息,但是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学生的这些信息是远远不够的,且传统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也比较麻烦,需要一遍遍地查找和分类。随着信息化学生管理方式的出现,传统模式中的档案管理弊端就逐渐暴露出来,如将传统档案模式重新编辑录入到信息库当中,就会耗费工作者大量的时间,且由于是首次输入,还必须要保证其准确性,这就给学生管理人员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下开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要求管理人员要有着超高的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如由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必须借助计算机来完成,但是传统的高校学生信息管理人员一般都是以在纸质版上抄写进行的,可能存在不擅长使用计算机的现象,这就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带来了工作难度。此外,在大数据下进行学生管理工作绝非是录入学生的基本情况,而且还要对学生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除此之外还要进行管理和整理,将档案中的信息录入数据库的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研究和整合,及时找出学生信息的空缺部分等,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工作者无法熟练使用计算机开展学生工作的矛盾依旧十分突出。
高校中的学生信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个学期都会发生变化,如对于年级和每学期的成绩都要进行及时更改和补充,虽然更改一个学生的信息非常简单,但是此些信息的更改几乎涉及到每个学生,这就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者的工作强度。
高校中的大学生相对于初中和高中学生而言,有着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为了调动学生自我积极性,学校可以构建校园自治体系,将管理细则公示到学校门户当中,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自治体系当中。此外,高校还可以重视学生会和大学生自律委员会的作用,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校园管理责任,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云端教学方式逐渐开始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在我国,无论小学还是大学,都已经开始运用云课堂进行授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云课堂更具有开放性,且操作便利,能够远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之下的高校管理模式中,应当重视云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高效、优秀的学习资源,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与社会科研企业的交流,构建完善网络远程管理模式。
管理者是高校管理队伍的主体,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整体素质能够直接对学校发展速度产生影响,所以,为了保证高校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有必要加大人才培训力度,对高校管理者开展管理类培训工作。首先,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培训机制的方式对管理者进行培训,如要求管理者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类知识,使管理者能够把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从而保证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其次,还应当建立管理者考核机制,对管理者进行管理知识考核,并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学习努力、水平较高的管理者进行适当奖励,激发其责任意识。
在我国高校中各个管理系统缺乏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再加上当今各类应用,如QQ、微信、微博等产生了众多碎片化的信息,所以若要建立一套属于高校的大数据库,就必须对自身进行改进。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要借助现有的技术手段,对各类应用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对于数据的有效整合,能够打破数据壁垒,重新激活隐藏在底层的数据,通过在学生的数据与数据之间建立联系,管理人员能够发现学生学业与学生行为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进行评估,学生发生问题时也能够通过之前所建立的联系及时解决问题,通过这种管理模式,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保证学生能够正常毕业。
目前,我国将大数据运用到高校学生管理之中的案例不多,但是这必将成为日后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主流途径。虽然就目前而言,大数据下的学生管理工作难度较大、出现的问题较多,但是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人员已经开辟出了一条适合学生管理的道路,所以,高校不仅不能忽视大数据管理方式的重要性,而且还要不断地创新,从而探索一条适合本学校发展的管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