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男
(黑龙江冰雪体育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一些高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训练却忽视了学生自身个性发展,对学生多方面发展产生了限制作用。因此当下高职体育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全民健身理念的提出,大众对于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高职体育教师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迎合时代发展要求,还符合教学改革要求。当下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提升了对于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需要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能力全面发展,而对于高职体育教学来说,篮球运动可以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同步培养。高职体育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将现代化教育特点充分展示出来,为人才创新性培养提供帮助。
高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结合当下技术和方式更新体育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投入到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来。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参照传统篮球体育教学方式对教学进行更新,传统篮球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按照教材讲解基础理论知识,户外实践时间较少。体育教师将基础理论知识归纳完毕后教授给学生不但使学生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还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时候出现排斥心理,降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无法将高职体育篮球教学的作用发挥出来。传统体育教学过于表面,长时间使用这种教学方式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运动热情[1]。
所以,高职体育教师结合当下课堂教学情况需要打破传统教学思维,重视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培养多方面能力。其次,高职体育教师教学方式应因人而异,一些高职学生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观念和想法,假如体育教师始终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便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当前高职体育教师应该将篮球教学充分落实,以培养学生个人能力为基础进行高效教学。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体育教师应将篮球教学放在教学关键环节,针对学生创新能力设置相应的训练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篮球运动技能,从而在完成篮球运动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自身篮球能力。
实际上,高职体育教学中篮球教学包含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例如篮球运动中的一些跑步,跳起,投掷等动作。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可以根据篮球与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着手,开展高质量篮球教学。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不但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拥有敏锐的篮球思维,在场上寻找到处于空位的队友,并获得进球。同时篮球运动不单单是进攻和防守,还伴有篮球战术,例如挡拆,策应,手递手等,选择合理的篮球战术能够提升进球率,进而赢下比赛。而对于学生来说,则需要观察场上的形式,从而临场发挥,借助临时的篮球战术赢得比赛[2]。篮球比赛过程中对于队员之间的配合要求较高,因此学生经过篮球运动可以培养其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沟通交流能力。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篮球运动比较丰富,不但可以进行单人篮球,还可以进行多人篮球训练,对于比赛场地来说,可以使用半场形式也可以采取全场形式。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可以结合篮球的优势更好的开展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多种篮球技能和与篮球有关的知识,激发自身临场创新意识。
高职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篮球运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培养。篮球运动较为复杂,在实际比赛的时候场上变化较快,所以高职体育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的时候,应该将各个教学环节带来的影响展示出来,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篮球运动环节的重要性。学生在实际体验后才能够感受到真实的篮球比赛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高职体育教师应该从基础出发,正确指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操作。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属于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耐心且细心,在学生失败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思考失败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后篮球学习中采取创新能力思考问题,促使自身篮球创新水平得到增强[3]。
综上所述,体育专业学生既应该拥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深入发展创新实践能力,基于当下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借助篮球运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基础。创新作为未来社会中的基本技能,只有学生掌握创新能力才可以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