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20-12-07 18:25:43马立丽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马立丽

(文安县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河北 廊坊 065800)

职高计算机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教师应有的主导作用呢?

一、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汲取科技发展成果,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计算机技术知识更新很快,新产品、新术语几乎天天出现。作为职高学校计算机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地自我加压,才能将信息知识更流畅地、轻松地、完整地讲授给学生,才能让学生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知识的前端,跟上不断发展的时代步伐。在教学工作中,要持之以恒地、认真地、主动地汲取计算机科技最新发展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教育教学。

计算机被人类发明出来是用来应用的,所以,在职高计算机教学要还原其真实的意义,让学生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使用能力为最终学习目标。在培养学生这种求实的学习精神之前,教师首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以书面考核为全部内容的考核方式,要将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水平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不断地去尝试实际的操作和应用,虽然计算机基本理论是固定的,但是换在不同的操作环境和操作系统中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要培养学生应用为先的学习态度。

二、完善教学目标设计

第一,以升学兼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计算机教学的短期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在升学或就业导向上良好的渗透。职高计算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促使他们在就业和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国家做出卓越的贡献,利用职业的短期规划和目标,可以对学生的理论思维开展更好的纠正和改善。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对长期目标做出良好的规划。例如,有些 同学在计算机的认知上、特长上表现的非常明显,此时可以教育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按照正确的方法,不断的巩固自身的成就。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有效教学

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启发者。虽然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极的学科,但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讲解依然是帮助学生简历系统知识的基本方法,一些基本理论仍需要教师做详细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把握得当,及时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把知识的重难点落到实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练习,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加强示范性教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计算机应用教学中,由于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自己不同的个人习惯和理解习惯,所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到位,导致学生由于个人习惯的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步骤错误、环节偏差以及顺序颠倒等失误,导致最终的结果出现偏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示范作用,亲自为学生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步骤,先让学生照样模仿,在学生熟练了之后再允许学生有个人的发挥,甚至是发明出更简练更有效的操作方法来,这样,不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得到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开发校本教材,因材施教。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短,技术淘汰快。为适应这一状况,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改革,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特点和社会企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开发校本教材,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重新编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要相互结合

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储存的作用,创建分享式课堂教学模式。在职高计算机课堂中,要建立分享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信息时代所带来的积极效应,使学生在接受一门知识之前,已经有意无意的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知识储备。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讲,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所使用的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都属于计算机技术衍生的相关设备。现在谈及计算机,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分享自己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调动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享思维的建立,使得课堂变成了讨论式的学习氛围,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了分享知识的伙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方法取决于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又取决培养目标,职高学校培养的是“应用型”的中等技术人才,因此在职高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强调能力培养,并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受既定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教学不应“由外而内”的注入,而应是“由内而外”的主动吸收。教学中还要注意讲练结合,创设高效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亚盘主义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型,要在实训中强化知识,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做到知行合一,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