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探讨

2020-12-07 18:25:43黄梅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黄梅

(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水利局,安徽 宿州 234000)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濉河为宿州市蛹桥区的境内河道,张树闸以东为濉河流域,它西起张树闸,经灰古闸至草坝闸汇奎河后东流至江苏入洪泽湖。本次疏浚治理濉河河段,以濉河上段张树闸下100 米处为起点,以八孔涵闸下100 米处为终点。濉河在张树闸除险加固之前,其主要功能为防洪、灌溉、排涝并具分泄新汴河洪水功能。

(二)工程必要性

该段河道淤积、排水不畅,污水长期存在于河道内,造成水体发黑发臭,大量浮游植物及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严重损害了水体使用功能。根据设计,张树闸加固后,该治理段河道功能主要是分洪新汴河300m³/s 行洪流量,排除区域内涝水。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征

(一)施工环境复杂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建设与堤坝、湖泊、河流、水库等位置,环境和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地质结构、植被水系、气候天气、水文情况等自然因素的要求较高。

(二)工程量比较大

宿州市水利水电工程改造更新比较滞后,技术上的升级改造和先期工程的扩建改建给新建工程带来了极大的工程工作量和施工中的考验。

(三)施工危险系数大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机械、商砼设备、工程车辆以及脚手架等辅助材料。项目开展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挖掘作业、高处作业、移动吊装作业、动火作业以及临时用电作业等等,作业危险系数在某种程度来讲难以控制。

三、水利水电施工常见问题

(一)施工技术水平比较低

技术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由于受到地质环境和工程费用的限制,一些施工机构和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以及在面对突发情况下有些必要的应急处置措施。而且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图纸比对、协调组织等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仍然存在较大的技术提升空间。

(二)关键施工管理不到位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目前,我国各项土木工程建设无论从质量层面还是从技术层面都有了质的发展和提高。但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仍然存在不足。在工程实际运行过程中,各部门职责界限不清晰、管理层级和分工不明了、责任划分不细致、以及责任追究不够严厉的现象仍不少见。

(三)质量管理工作不充分

质量管理工作是优质工程的保障。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施工方在承接工程的过程中,过于追求工程费用和相关成本的支出,对于现场环境勘察以及质量控制、安全保障措施有失周全的考虑,对于一些质量事项的管理过于片面和局限,最终导致工期延迟或者工程质量下降,影响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水平、既定进度,甚至导致质量事故。

四、本工程施工管理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河流疏浚工程需要提升施工技术水平。一是编制一套完备的技术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相关的管理规定,以及技术标准和相应要求、考核办法和奖惩方面的规定。二是进行技术指标培训,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是提供技术应用的有效途径。三是做好项目设计和相应的河道设计工作。考虑到该治理段河线基本顺直,施工中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沿原河线布置,并使河线连接顺直;二是河道扩挖时,河中心线靠近滩地较宽的一侧,以保证利弃土和岸坡稳定。

(二)进一步完善弃土区的布置

濉河上游疏浚工程施工主要是采用挖掘机配自卸车或推土机进行,弃土主要沿现有堤防及河道两侧堆放。弃土的设计平衡区间长度约为500m,遇有村庄时设计平衡区间长度可增加。为保证施工后的弃土区顺直,顶宽、高度过渡平缓,河道开挖弃土应根据平衡区间进行调配,不得就近弃土。弃土区的迎水坡脚线距离河口应该控制在30-50 米,弃土的迎、背水坡边坡为2:5,部分桥头、路口等的弃土区边坡施工中可结合实地情况适当调整。为了保证弃土区布置和施工,应该做到:一是借鉴优秀案例的管理经验,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详细规定各项制度的各种方面,让施工管理工作不留死角和漏洞。二是规章制度必须保证执行力,让岗位人员或者管理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三)进一步落实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放样时,要根据河道断面桩坐标测放出河道左岸断面桩位置,再根据河轴线坐标、平面图、横断面图确定河轴线及河口开挖线,最后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及横断面图确定两岸弃土区的内、外弃土边线。弃土施工时,一定要结合现有两侧的地面高程情况堆放,弃土顶面、迎水坡、背水坡应做到线直面平,转弯平顺。滩地宽度应按照设计横断面图预留30-50 米。此外,为便于弃土区顶面排水,弃土区顶面由迎水侧向背水侧倾斜坡度采用1%。质量检查时,应严格实行“三检制”,由施工班组初检,质检科终检,建设和监理单位进行质量抽检。质检人员和施工人员按要求进行经常性宏观检查和取样试验检测并如实做好记录。

五、结束语

河道疏浚工程是保障民生的重要工程,是保护宿州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的的重要手段,管理过程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需要多部门多人员的密切配合和有效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