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
(江苏省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小学,江苏 邳州 221322)
趣味性教学工作的实施,主要是结合小学美术学科的特点,小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致力于美术学科学习的趣味性提升,并将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完善,这样学生就能快速高效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需要切实注重教学模式的趣味性,通过实施趣味性的教学模式,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实施趣味性教学模式,首先就要确保所选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接受,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接收能力,简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认知。比如采用游戏教学法,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
激发兴趣一直是小学美术科学中的教学重点,所以在当前学生美术兴趣日益培养的今天,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需要在教学模式中融入趣味性较强的元素,比如,将学生所学的美术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感受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感受美术美和生活美。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在趣味美术教学活动中,还要切实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中,不仅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还要尽可能地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就能将自身的意见发挥出来,开动学生的思维,强化师生双方的有效互动和活力。
多媒体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技术之一,为促进趣味性教学模式的实施,就需要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切实彰显其趣味性,而这就需要找准学生的兴趣点,通过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强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和认识。例如在初步学习色彩的相关知识时,主要是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色彩给学生辨认,由于学生对五彩斑斓的世界处于求知的初级阶段,此时,首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的认知将其说出来,再将不能说的色彩,采用游戏、顺口溜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认识色彩之后,再让学生对色彩进行分类,也可以通过染色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强化学生对色彩认识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比如在欣赏《蒙拉丽莎》时,需要利用多媒体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从而观察蒙拉丽莎表情的同时,从中掌握相应的绘画技巧,让学生在视觉的刺激和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创作情感、灵感和蕴含的情感,对作品的科学价值进行领悟。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能结合教师的引导和点拨,由于结合学生的学段和兴趣点,借助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所以第一个案例主要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而第二个欣赏的案例,则主要是针对高年级学生,这样就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因为趣味性教学主要是为了将教学中的知识点以更具趣味的方式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为促进趣味性教学的实施,需要切实发挥美术游戏活动的优势,确保趣味性教学得到有效实施。例如为了激发低年级学生的美术兴趣,笔者设计了以下美术游戏活动。
1.活动目标
第一,帮助学生对常见的固有色,比如赤橙黄绿青蓝紫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对彩色线条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二,帮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抓握油画棒,同时尝试性的利用油画棒绘画,在游戏中感受其具体的使用方法,强化学生的认知。
第三,逐步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学习兴趣。
2.歌曲导入激趣
播放儿歌《小苹果》。在欢快的音乐中,引入绘画内容。
师:“歌曲中播放的是什么呢?”
学生:“小苹果。”
师:“大家都吃过苹果吧?
学生:吃过。
师:那么小苹果是什么形状呢?
学生:圆圆的、胖胖的。
师:用肢体语言来比划苹果外形。
3.教师示范讲解,交代绘画要求
展示苹果的实物和图片,教授学生掌握利用油画棒绘画的坐姿和手拿油画棒的姿势,
4.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第一步:分发材料;第二步;观察操作材料;第三步:简笔画,画出苹果的轮廓图,并利用油画棒涂色。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绘画要求和绘画技巧,顺着轮廓一圈一圈往内着色,并确保着色均匀,避免在轮廓外着色。但是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差异,针对性进行启发。
5.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绘画活动,学生能基本掌握和利用油画棒绘出五颜六色的苹果。学生在对小朋友们所绘画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评议过程中,当学生将苹果帖贴在自认为最美的作品时,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整个绘画活动指导中,应耐心倾听学生绘画的表达,并接纳学生的每个想法,揣摩和分析学生绘画的内涵,通过解学学生绘画作品和有趣的涂鸦,掌握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走进学生内心世界,并在绘画活动指导中紧密结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借助儿歌和拟人化的方式加强学生的指导,被学生认同和接受[2]。
综上所述,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教学,需要我们切实按照上述思路,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并确保所采用方法的趣味性,尤其是要增进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发挥游戏、多媒体等优势,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