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丽霞
(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初级中学,山东 广饶 257342)
前言:初中阶段的学生恰好处于懵懂与成熟的中间时期,因而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远比小学阶段更加强烈。初中化学实验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新奇性,但同时也存在难度,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导学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学习的兴趣,巩固对应的化学知识,提升化学思维。
针对当前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缺乏心趣和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教师可积极借助现代信息化手段创设情景或趣味引入从而达到提高总体实验兴趣的效果。教师可首先对学生的兴趣或关注方面进行了解,然后在实验课程教案撰写时将这些学生关注的兴趣与化学实验知识有趣地结合起来。比如用实验目标创设情景、用学生兴趣引入化学实验等。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粗盐的提纯”相关实验前可积极采用情景化创建引入的方式。比如,教师了解到大家对“魔术”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进行实验演示前可给学生表演“魔术”。教师可首先给大家展示“铁丝腐蚀条件”,让学生在实验课前准备好若干根小铁丝,并且要妥善保存,可以让学生尝试将不同的铁丝放置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中,比如放置在水里,隔绝空气,或者是潮湿的空气里,醋酸里或者是盐水中等不同的环境里,让学生对这些铁丝的腐蚀“变化”程度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合理的外推,在小组内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探讨,加固学生的印象。这样的做法将化学实验与学生喜爱的魔术表演相结合,各学生带来疑惑的同时也在实验结束后给学生恍然大悟之感。
初中是刚接触化学的阶段,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开门见山式教学进入课堂主题,学生对于化学的印象就比较模糊。教师应该在以往的教学经验基础上不断改善和创新,为长久的化学教学做好铺垫,激起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兴趣,有意愿去探索化学的奥秘。
比如,初中化学的第一堂课——绪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兴趣的第一步。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激发学习信念和兴趣的重点上。教师先交给学生一杯提前准备好的清亮的石灰水,并告诉学生这只是一杯清水。然后请一位学生向杯中滴两滴无色溶液——酚酞,水随即变为红色。再请一位学生继续向杯中滴入另一种无色溶液——盐酸,杯中的红色液体立马又变回最初的无色液体。学生都觉得十分新奇,并在强烈好奇心的驱使下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清水会变色?”“这到底加的什么药水?”……面对学生的各种疑惑,教师则开始正式进入课堂的主题。在教师的带领下弄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含义与区别,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一下。教师将化学中独有的魅力——动手与实践,运用到化学学习当中,可以细化成是对化学甚至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设计教学,为学习化学打造一个友善的开端,有利于激发学生内生的学习化学的动力,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对于实验课积极性不高或许是因为课程过于无聊,加之教学知识晦涩难懂,打消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困生对于一般形式的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而对于充满趣味性或要开动脑筋的项目表现较好。
在趣味化学实验课中,我力求教学的趣味性,消除学生对学习的恐惧,例如,拿学生们喜欢玩的小玩具“铁树开花”原理进行实验,使困生感觉到化学其实非常贴近生活,是生活中常见现象的体现。另外,还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说出一些现象,如果有条件,可以带领同学们做实验,像有学生提出的家里的水壶用时间久了就会长出水垢,而用醋泡一下能使这些水垢消失,这时可以引出我们的酸与碳酸钙沉淀进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作为学生今后学习的积累;同时还可以让同学们类比被鱼骨头卡住后饮用白醋软化的土方,帮助同学们积累同一类型的化学反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进行比较复杂的化学实验时,我也会让同学们都加入其中,扮演其中药品的角色,记清自己的作用,按照实验步骤一个个出现。比如“锥形瓶”说“我是锥形瓶,我可以盛放化学器材,连接我的是U 型干燥管”;“催化剂”可以说“我对实验起到催化的作用,我能够加快反应速率,与我能力相同的兄弟还有很多”。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反应实验,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结束语:总之,趣味化学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行,中学化学教师不该依旧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将过多的教学精力放在教给学生基础的化学知识以及化学试题的解题方法,更应该抓住化学学习中最根本的化学实验,趣味化学实验才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最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