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2020-12-07 18:25:43孙新生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孙新生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广饶街道朱家小学,山东 东营 257000)

“互联网+”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技术概念。它是指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进行更深层次、更广范围以及更高效用的挖掘和运用。“互联网+”中包含着一系列的新兴互联网信息技术和概念,如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这些新兴技术和概念正在与社会各方面有机融合着,并发挥着积极的高效作用。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们应该从中提取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精华,从而促进教学的革新和帮助学生获得学习进步。

一、科普相关知识,丰富知识积累

首先,“互联网+”是一个很广泛的信息技术概念,其中包含着诸多新颖的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学习是我们每一个人所要做的事情。而且,对于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对社会中相应学科的发展的学习的借鉴本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所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之,鉴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又怎能不学习、借鉴和引入之于课堂中呢?

那么首先,我们每一位教师就要学习“互联网+”相关的知识,并将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科普给学生,以丰富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积累。“互联网+”的主要发展成果就是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向学生科普一些相关有用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从而让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启示、开阔眼界的同时,引导学生养成从书本之外的世界中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良好意识,继而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讲完《信息工具知多少》后,我就向大家科普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两者虽然关注点不同,但是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思考”和“决策”的基础;另一方面,大数据也需要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价值化操作。数据应用的主要渠道之一就是智能体(人工智能产品),为智能体提供的数据量越大,智能体运行的效果就会越好,因为智能体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从而保障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当然了,这些具体的知识只作为辅助,我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人工智能机器人,并在电子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了一些具有奇妙功能的机器人,让学生在开阔眼界的同时,对如今发达的互联网科技有一个初步切身的认识。

二、制作微课视频,引导自主学习

关于“互联网+”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除了能够引入相关的知识,我们还可以引入相关的技术,即一些信息技术工具。在引用信息技术于教学中的时候,我们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让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真正起作用,而不是只流于表面的在课堂教学的应用。因而,信息技术教学工具的使用,应当除了能够课堂上对学生实施更好的教学指导以外,还应该在课下对学生的学习进步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主要进行的是自主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好更高效的自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在诸多互联网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是微课。微课视频通常有时间短、碎片化和内容少的特点,微课视频则设有慢放、回放和暂停的功能,这就方便了学生自主控制微课视频的播放节奏,从而能在不遗漏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实现对知识的反复学习和记忆,这样一来,学生才能有效进行富有个性化色彩的自主学习活动。而且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时,还能够切身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便利和重要性。这对于进一步深化学生加强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的意识具有积极作用。

三、突出教学重点,开展高效教学

除了对“互联网+”的相关知识及相关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我们还可以将“互联网+”相关的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在大数据概念中,就蕴含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即针对性理念,这就启发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教学。

例如:本人在日常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就着重讲解课本中关于数据分析一类的章节,如《几何图形“旋”美丽》《测测我的运算力》以及《时钟转动巧设计》这几个课的内容,这其中涉及到了数据分析的知识,便于我在讲课过程中加入向学生对大数据概念的科普和大数据相关理念的引入。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我们在实施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要从多角度、在多方面引入可以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的精华,以促进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我们可以从相关知识、相关技术以及相关理念这些层面来切入。总之,在对“互联网+”的研究和探索上,我们还有很多要学习、借鉴以及挖掘的东西,教师要充分做好“互联网+”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