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湖南 娄底 417000)
学生之所以没有较强的自主学习,一直是他们觉得语文学习的过程是非常枯燥的。他们认为,无论是任何一节语文课,不同的教学内容也采用的是同样的教学方式。流水似的引导教学使他们早已感觉到了枯燥,他们不愿意去付出自己更多的思想感情去进行知识的理解,这同样也会导致他们本就不健全的心智无法得到更好的成长。由于自身能力理解能力的弱小,过多的生字词学习和古诗词背诵,让他们对于语文课堂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的增强。他们不会去自主的预习课文和复习课文,不会去主动的在课外积极的探索有用的辅助资料。即便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输,但也表现出了注意力转移的一些行为。机械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完全依从教师的引导思路,既没有一定的独立自主性,也大大的产生了对于教师的依赖引导
当学生沉浸于对于语文学习的枯燥感觉当中时,他们并不会去运用更多自我能力的积极施展,当然回报他们的也只能是成绩的低下和无法进步。所以他们便认定语文学习是困难的,自己就是语文基础差,他们会对自己渐渐地失去学习的信心。小学语文教师如果对于学生的自信心没有一个很好的引导的话,只会让他们在课堂的听讲过程中,纷纷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本身课堂知识的学习过程就是无效的,自身的能力和更多学习语文的技巧又如何应用呢?这样只会让学生放弃对于语文学习的努力,也会让他们更多的产生抵触的心理。因为他们没有一个有效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无法使学习的效率真正的提高。他们永远处在一个被动的且压力极大的学习环境中,脑袋里什么也没有,对于各种语文试题无从下手。再加之教师和家长的不断的督促和唠叨,他们会越来越向一个反的方向进行学习激情的减少。
兴趣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教师需要注意多样化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尊重学生以及理解学生,激发了他们浓厚的阅读兴趣后,再组织最有特色的课堂活动,使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高,极有利于各项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
比如,讲授《草船借箭》一课时,要先明确教学目标: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生词,带着丰富情感初读文章后,帮助学生理解主要的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使其充分地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三是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习他的创新精神,要求学生表达他的阅读感受,并将不同的阅读感受转化为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活澄的特点,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启发他们深入的思考;可以提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加深学生对不同人物的了解;还可以多媒体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播放动画视频,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与水平存有限制。针对这样的现象,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创设一个真实且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小学生全身心的投人到这样的课堂情景当中,进而学习与掌握更多的语文课程知识内容,将其充分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学科实际教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与氛围,创设真实的教学情景,调动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这样的情景当中学习与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与语文素养。
比如,教师在教学《鸟的天堂》过程当中,可以在上课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收集多种鸟类的图片。在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导人的时候,教师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故事导人手段与方法,告知小学生教师邀请了众多可爱的鸟类朋友,把鸟类的相关图片展现出来,将其直接贴在黑板上面。这样,可以直接吸引小学生的焦点与注意力,全面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内容的积极性与自觉性,深人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将课题内容充分展现出来。经过这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小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到实际教学情景当中,不断进行联想,让小学生在语文知识的海洋当中不断徜徉。
学生具有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不同,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在课下获取知识,使基础存在差异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时,为了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的指导,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制作相关微课。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制作生字词识读的微课,让他们学会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众星拱月”“奇珍异宝”等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对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制作寻找和理解关键词的微课,让他们通过微课学会从文中找出关键词,领悟文字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制作以问题为导向的微课,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梳理课文结构,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从而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较大改变,但是仍然效率不高。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牢固掌握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