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玉 修艳竹
(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山东莱阳 2652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新方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断奋进。伟大的事业需要合格的人才不断推进。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才能让青年大学生清楚红色政权是怎么得来的、新中国是怎么走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到来的;才能真正把先辈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才能培养一代又一代听党话、跟党走、追梦想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文立足于提升大学生对胶东红色文化认同感的角度,探索胶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近几年,胶东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存在问题。一是变成简单更换教学案例,教学重点在于完成教学任务;二是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度和参与度不高;三是参加胶东红色文化社会实践时,以参观、采访的形式为主,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教育。
出生于世纪之交的在校大学生,有着典型特征:一是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属于网络原住民,依赖网络;二是他们易于接受新事物,更愿意表达和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三是他们对传统的表现形式有较强抵触心理。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及新媒体技术已经全面覆盖我们的学习生活,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心理素质以及道德观念等。我们必须牢牢抓住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在思政教育中给予大学生更自由、丰富的表达空间,让胶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更加贴合学生实际,更加富有青春气息,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大学生对胶东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
设计胶东红色文化卡通形象。卡通形象作为一种设计元素出现在大众视野中,造型鲜明,色彩明快,更加生动、新颖,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很容易走入学生内心,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引导学生以胶东在线、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官网、中共烟台历史网、胶东革命纪念馆等为基础,查阅胶东红色文化资料,梳理典型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理解胶东红色文化的内涵,融入个人创意,设计一款胶东红色文化卡通形象。
制作胶东红色文化短视频。近些年,随着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用户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指出,从网民的年龄结构看,截至2020年3月,10-39岁占比为61.6%,20-29岁网民群体占比最高,为21.5%,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占比最多,占比26.9%。从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手机网络已成为人们上网的最主要渠道,短视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受到大学生的喜爱。
充分利用各大网络平台,尤其是学生最常应用的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发布关于胶东红色文化短视频,使大学生逐渐扩大对胶东红色文化的浏览量,提升教育效果。
编唱胶东红色文化歌曲。红歌反映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的历史进程,颂唱红歌可以重温以往历史、催人奋进、缅怀英烈,憧憬未来。而且红歌旋律优美,歌词简明朴实,通俗易懂;形式灵活生动,易于传诵,有利于红色文化的传承。但是红歌时代特征、革命情感和地域特色鲜明,语言表达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风格,歌曲旋律也不能满足他们的喜好,所以红歌颂唱往往流于形式,很难与学生产生共情。
教师引导学生从胶东红色文化资源中选取素材,以学生乐见的旋律和语言风格,编写胶东红色文化歌曲。学生颂唱自己编写的红歌,并宣讲歌曲背后的故事,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漫绘胶东红色文化历史。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信息量也越来越大。于是,碎片化阅读成为一种普遍的阅读方式。以往红色文化宣传时虽然内容严谨缜密,富有理论性和思想性,但是语言过于沉闷枯燥,形式过于严肃刻板,部分篇幅过长,无法激起人们阅读的欲望。用漫画形式展现红色文化内容,比传统表现形式更加直观、生动、有趣,更易调动人们的阅读兴致,更富感染力,也更有助于记忆。漫绘胶东使胶东红色文化从内容到形式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加符合大学生的阅读要求,让大学生乐读胶东红色文化。
高校是育人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阵地。我们要不断探索胶东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育人的新途径,让胶东红色文化的内容鲜活起来、灵动起来,形式活泼起来、亲切起来,贴近大学生生活、走近大学生内心,让胶东红色文化全方位感染大学生,让其真正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拥护者、支持者和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