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群培 宋振东
(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新时代的党情、世情、国情均产生重大变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屡次强调传承红色基因、利用红色资源,这凝结领导人的深思远虑与战略智慧,突显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大意义与价值。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成为了新时代光荣使命与神圣职责。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以“红色基因”为题名,搜索到CSSCI来源期刊57篇,对其中引用率较高文献进行了研究综述。
关于红色基因研究代表作,有原良志的《红色基因中国共产党优良作风形成传承的经典事例》、井冈山大学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让井冈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李宜航的《井冈山笔记解码红色基因》、田延光、梅国平的《我们的红色基因苏区精神篇》《我们的红色基因长征精神篇》、杨会清的《红色基因传承研究》、简奕的《信仰的底色红色基因解码》等。这些著作从红色基因内涵入手,详细论述了红色基因基本内容、发展过程及红色基因传承重要性。
刘建平等(2020)总结了习近平关于红色基因重要论述旨归要义:坚定理想信念、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优良传统、勇于自我革命。周静等(2020)概括了习近平红色基因传承系列重要论述思想内涵: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展开,科学回答了红色基因从哪里来问题;指出红色基因要锐意改革不断创新,解决了红色基因应该怎样传承问题;指出红色基因要不断验证代代相传,指明了红色基因由谁来传承、红色基因向哪里去问题。黄恩华(2019)论述了激活红色基因培育大学生的重要内容:爱国是红色基因政治灵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方向;励志是红色基因鲜明底色,激发大学生追梦奋斗精神;求真是红色基因科学价值,铸牢大学生探求真理基石;力行是红色基因重要素质,锤炼大学生知行合一品格。万信等(2019)分析了红色基因基本内容: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闯难关;依靠群众攻难关。
刘志兵(2018)论述了红色基因丰富内涵三个维度:一是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本色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本源成分,包括对党忠诚维护核心,坚定崇高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等。二是体现党的精神面貌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丰富精彩成分,包括永葆艰苦奋斗政治本色;执行高度自觉铁的纪律;始终保持昂扬精神状态。三是体现党的科学理论和哲学思想部分。这是红色基因中最充满唯物辩证法魅力成分,包括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用于自我革命;坚持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宋月红(2016)阐述了长征精神中所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革命理想高于天;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马静(2017)提到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精神密码。红色基因以思想、文化形态存在并传承,有四点显著特征:无产阶级性、中华民族性、实践批判性与先进科学性。无产阶级性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思想灵魂;中华民族性在于红色基因汲取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道路上的精神精髓;红色基因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继承过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具有实践批判性和先进科学性。
“红色基因”是中国话语体系,国外没有与之匹配的词汇。国外学者对红色基因生成和发展的中国近代历史线索和承载红色基因的革命文化进行了研究。
关于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著述。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和《剑桥中华民国史》是经典著作,较多篇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党史和红色基因传承。《剑桥中华民国史》对五四运动前后先进知识分子思想转变的历史过程,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前因后果进行了细致研究。美国布鲁斯·埃莱曼的《莫斯科与中国共产主义力量的兴起(1925-1930):南昌起义与红军的诞生》、Christopher R.Lew的《中国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1945-1949):共产主义的策略与领导》,日本梅村卓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广播工作》、夫户宽的《中国红军史》等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历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英国知名记者贝特兰的《中国危机》《华北前线》;加拿大陈志让的《毛泽东和中国革命》;美国埃德蒙兹的《长征:人类大无畏精神的史诗》等都研究中国革命文化;埃德加·斯诺、诺尔曼·白求恩、柯棣华、史沫特莱和杰克贝尔登等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外国友人也不遗余力的向世界传播中国革命文化。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详尽地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坚定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壮举,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伟大形象,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优良品质和红色基因。
关于红色基因价值的研究。刘建平等(2020)总结了习近平关于红色基因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有利于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有利于坚定“四个自信”、有利于统揽“四个伟大”。周静等(2020)论述了习近平传承红色基因重要论述时代价值:为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魂提供了政治引领;为强化意识形态,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有效手段;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认同奠定了思想基础。万信等(2019)分析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价值:红色基因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红色基因能够有效增强思政课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红色基因能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正确的教育价值导向,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爱国热情。
关于红色基因意义的研究。林希(2020)表达了高校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散地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前沿阵地,在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可以使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做好新时代红色江山守护者传承人。黄恩华(2019)论述了读懂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红色基因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根基与力量之源;红色基因传承是我国高校历史发展进程优良传统;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红色基因是高校践行立德树人重要途径。罗明明(2019)论述了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重大意义:有助于大学生群体深入了解党史国史;有助于坚定大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群体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吕红霞(2019)论述了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推动自我革命重要意义;红色基因是党不变质、国不变色遗传密码;红色基因是推进大学生群体自我革命理想信念源泉;红色基因天然富含许多共同有益元素,是推进大学生群体自我革命的滋养借鉴宝库。梁鹏(2018)论述了红色基因是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源头活水:红色基因是加强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构筑”重要基石;红色基因是指引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涌流”有效保障;红色基因是促进大学生群体文化自信“活化”恒久动力。
吴铁民(2019)提到传承红色基因是思想政治建设的保底工程,对筑牢官兵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向阵地建设一样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李伟(2015)指出部队要把红色基因挖掘出来,永葆老红军政治本色,传承红色基因是培育军队战斗力内在要求。曹晶等(2015)表示,从干部工作者担负着党和军队事业选人才聚人才强人才重要职责,对传承红色基因重塑形象威信有着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群体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方面,黄恩华(2019)论述了厚植红色基因,彰显时代价值: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全面领导作用;系统规划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布局;深化拓展红色文化研究开放传播;持续加强红色基因传承创新发展。万信等(2019)论述了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路径:红色基因融入学科教学研究平台之中,立德树人;红色基因融入教学过程,以情育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以文育人;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群体生活实际,实践育人;红色基因融入校园网络平台,清朗网络空间。刘自强(2019)指出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要在课程中融入红色教学,整合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借助新媒体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和学习资源丰富,增强红色基因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感染力,提升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传承实效性。陈树文,蒋永发(2017)指出在大学生中传承红色基因,不仅要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还要主动占领红色网络新阵地、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大学生红色创业教育、强化班团组织建设。
在军队建设方面,董家梁(2018)表示军队要强化理论武装,把红色基因挖掘出来传承下去,给官兵强心补钙,锤炼能打胜仗过硬本领。刘志兵(2018)论述了持续传承弘扬我党我军红色基因:增强传承红色基因政治自觉;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制度化规范化;大力培育发展红色文化;不断丰富发展红色基因。在党员干部方面,苏寄北(2018)概述传承红色基因关键是行动,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观点,坚持知行合一,也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扩大红色基因吸引力。在军队建设方面和党员干部方面传承路径研究对于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路径研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学者对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研究主要围绕红色基因内涵、大学生群体红色基因传承意义及大学生群体传承红色基因路径等几个方面,缺少系统、深入研究。有必要对中国共产党红色基因大学生群体中传承这一选题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综述重点探索红色基因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特征,以及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