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和研究

2020-12-07 18:25:43吴海燕
魅力中国 2020年47期

吴海燕

(辽宁理工职业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0)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针对汽车维修工岗位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汽车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主要总成的拆装顺序及调整调试方法,以及汽车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汽车底盘故障诊断检测维修以及必备的技术服务。以该课程在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一方面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另一方面又与岗位情景学生职业素养相对接,因此培养学生更全方位的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探索。

一、线下课程教学的改革

(一)教改的必要性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由于课程的复杂性,对其实践的要求比较高,又是后续课程的强力保障,成立教改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教改小组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发现,有55%的学生喜欢在分组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有39%的学生喜欢实际操作,有33%的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学习效果能好一些,有21%的学生喜欢从教室那里获取知识,有14%的同学喜欢亲眼看到,通过以上的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有措施的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改革。

(二)实施过程

经过教改小组对制课程体系的细致研究决定,从理论上深入剖析《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结构体系,以汽车底盘系统拆装为主线,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具体故障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学习任务阶段技能考核来检验《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知识点与技能的掌握。

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一共56 学时,4 个学习任务,根据每个学习任务的知识点与技能分配为:传动系22 学时,行驶系10 学时,转向系10 学时,制动系14学时;再是对实训条件进行整合,汽车底盘实训室309 可以进行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的应用,汽车底盘实训室318 可以进行制动系的应用,综合实训室(车间)可以进行整车实训的应用。

然后是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故障现象描述引出知识点,任务导入后查找相关资料,利用现有实训条件,学生边做,老师边讲,利用底盘实训台架和实车进行故障诊断达到以做代学的目的,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

根据应掌握的知识点、技能点、操作项目进行教学实施,下发“教学做一体化”作业册,日常故障案例,分析故障原因、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可能原因,解决故障、对照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完胜学生作业册的书写。

实景演练可以随时进行理论知识与实物的视角转换,通过诱导-感知-云操作-检查-反馈五个步骤进行,比如在讲授驱动桥的过程中,诱导学生说出零件名称以及接下来需要拆装的部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下来老师和学生进行操作部分,学生说出自己并根据老师所给出的真实故障案例进行操作,期间老师负责引导和指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使课堂更加具有逻辑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

最后的考核和评价项目总成绩100 分,由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平时成绩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主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的端正与否、回答问题的良好性、笔记作业的完整性、6s 管理的操作性;技能考核在每个学习任务结束前进行,4 个学习任务一共100 分,占总成绩的40%,主要考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操作步骤的完整程度和安全程度,工具、仪器的使用的正确性,工艺规范的可操作性,完成工单的完整性,根据老师所整理的真实故障案例进行考核;理论测试在学期末进行,学校题库进行考试,卷面100 分,占总成绩的40%,卷面主要考察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上述实施步骤,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中制定了一体化课程标准、一体化考核工单、一体化学生作业册、一体化实训指导书、一体化教案讲稿。在教学做一体化过程中,又和第二课堂进行了深度融合,成立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可以对校内实训车和教师再用车进行检修。

二、线上教学的探索

(一)整合教学资源

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整合教学资源,分别有校内汽车底盘实训室、网络信息资源和直播平台。

(二)教学方法

在线下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模拟法、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线上的教学方法。

1.信息技术。动作捕捉技术:使学生在电脑的另一端也能熟悉汽车底盘的各系统,掌握汽车的性能。比如在拆装两轴变速器过程中,在镜头前展示需要用到的工具和型号,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每一个知识点,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理论知识体系中抽象的概念,使课堂更加生动,同时也解决了线下教学的设备资源不足的问题。

2.数字资源。视频处理:由于实训室的局限性,实训室操作不了的进行视频展示,为避免观看视频时的溜号问题,需要同学们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学生及时提交软件中的作业,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程度。

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发现线上教学可以全方位无死角演示教师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掌握所有的操作要点,提高实践操作水平。

三、展望

基于线下教学的改革和线上教学的创新探索,线上教育侧重资源和工具,线下教育侧重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吸取两者优势,慢慢向“线上+线下”教育的模式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