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双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济源 454650)
引言:以前,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过于形式化,教师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课堂活动,忽视了高校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师生矛盾频发,教学质量越来越差。部分学生衍生出严重的抵触情绪,体育教学计划的具体执行可谓阻力重重,教学实践的效果不尽人意。要想改善弊端,互联网+背景下应用混合学习模式的必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作为一线教师,特意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关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阐述了几点自己的看法。
互联网作为交互性强、时效性高的信息传播工具,可以提升高校体育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使高校学生更加关注体育教学的动态,并且发表不同的看法、改进的意见等,体育教师参考后优化教学设计,全方位、多角度提高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质量[1]。整合网络资源,扩大宣传范围,及时构建混合式的学习模式,启发高校学生主动学习体育知识,产生终身体育意识,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教学活动,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了保障性条件,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也能得到妥善解决。高校学生真正接受混合学习模式,了解到更多的体育知识,抓住机会释放压力、改善负性情绪,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作用越大,越有利于高校学生突破认知局限,探索未知领域,个性化发展之路走得一帆风顺。
以前,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发表不同意见,或者提出不同看法的机会少之又少,他们并不期待体育活动,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相当困难。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构建了混合学习模式,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向学生传递最新的体育信息。高校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实时搜寻体育信息,指出混合学习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提出了宝贵意见,教师第一时间沟通学校,多方努力开辟全新的教学渠道,通过科学决策,实现集思广益,真正打破了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极有利于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显著,现代化发展的前景一片大好。
互联网是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真正便捷了人们的社会活动,也给高校体育的创新教学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方便体育教师摒弃传统观念,积极改进教学指导工作中的各种不足[2]。学校方面必须认识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创新的重要性,要为混合学习模式的构建,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等提供必要的条件。体育教师则利用互联网,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高校学生主动学习的浓厚兴趣,使他们自觉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一边提高网络素养,一边开阔视野范围,在互联网平台上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搜集更多资料,不断积累知识经验,进而在混合学习模式中扮演好“主人翁”的角色。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合理应用,旨在整合相关信息,及时分享教学资源,努力做到规范化的管理,方便高校学生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取有用的学习信息,发现体育课程的魅力所在。体育教师应监督高校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及时宣传创新思想,促使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有效利用互联网+,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用混合学习模式,培养大量的优秀教师至关重要,他们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遵守网络道德,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3]。学校应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与相关培训,通过加强专业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水平、责任意识等,他们端正了自己的工作态度,继续运用网络技术、媒体工具等,在与学生互动交流的时候,分享最新的体育信息,了解学生的不同看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表不同意见,自主学习体育知识。混合学习模式下,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探究积极性高涨,综合成绩有了更大的进步空间,期待他们突破自我,最终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人才。
总而言之,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中混合学习模式的有效应用,教师发挥重要作用,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引导高校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显得至关重要。体育教学指导工作推进的异常顺利,混合学习模式的应用优势巨大,能够揭开体育教育的崭新篇章,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