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越 宋振东
(南昌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108)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并写入《党章》,赋予民族工作新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高校是立德树人关键场所,要高度重视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本文在中国知网搜索CSSCI学术期刊(篇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ND(篇名:高校),整理出参考文献有7篇。以(篇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在学术期刊中搜索到208条文献,对其中引用率较高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意义,王延中(2018)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内在要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自觉和根本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民族成员和中国公民国族身份的集中概括;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提供了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是增强五个自信、促进民族团结的情感依托思想前提。商爱玲(2018)强调:加强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强化大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提升历史观和文化观,坚定大学生巩固民族团结决心;深化中华儿女整体认同,激发大学生实现民族复兴力量。李秀敏(2018)认为: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有利于协调各民族间关系,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刘玉(2020)以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阐明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之维、民族之维、国家之维、文化之维、宗教之维的“五维”有机统一性。卢伟昆(2019)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漫长交流交往中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形成具有共同性集体身份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6个民族在地域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中华文化为精神纽带的有机结合体。李秀敏,刘春延(2018)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重要内容:培育民族认同感是基础;加强民族团结是核心;完善民族政策是保障;增强文化认同感是关键点。青觉,赵超(2018)论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行为规约功能、共同体整合功能、精神凝聚功能、目标激励功能。青觉,徐欣顺(2018)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素内容:中国认知体验,是各族人民理解与体认共同印象;中国价值信念,是各族人民承袭与创生共善关怀;中国行为意愿,是各族人民期许与实践共同意志。麻国庆(2017)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多重面向:推动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建设兼收并蓄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多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张京泽(2020)认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理论升华和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客观要求: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理基础;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客观要求;也是民族高校使命担当。李卫英(2020)论述了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价值维度:民族高校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政治高地;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文化基地;是涵养和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心理场域。王延中(2018)提出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刘吉昌等(2017)论述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意义:有利于凝聚起团结和汇聚人心的力量;有利于夯实筑牢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石;有利于增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动力;有利于把握和认识“多元一体”中华文化思想源头。
蒋朝丽(2019)指出要在高校思思政教育工作中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结构,宏观上建立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领导机制,中观上建立和完善教书育人体系,微观上建立学生自我教育系统。
从宏观视野角度。杨胜才等(2020)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坚持培根铸魂,打牢思想基础;坚持交流互鉴,打牢情感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打牢中文化基础;坚持理论先行,打牢理论基础;坚持“三全育人”,打牢群众基础。青觉,徐欣顺(2018)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路径:各民族认知互动满意性提升与归属感形成;各族人民价值信念意义性提升与关怀感形成;各族人民行为意愿自觉性提升与使命感形成;要素关联优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融统一。张立辉等(2015)论述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认同;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政治认同。
从高校宏观角度。李卫英(2020)论述了民族高校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路径:加强民族高校制度建设,增进政治认同;加强民族高校文化建设,增进文化认同;加强民族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增进情感认同。王延中(2018)论述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对策: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自觉,建设新时代民族理论“三大体系”;大力推进“五个认同”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切实改革民族工作方式方法,大力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际效果;围绕“两个共同”目标,不失时机地完善民族宗教政策;妥善处理好民族多样性和中华民族整体性关系;坚决反对民族利己主义、民粹主义和两种民族主义。商爱玲(2018)阐述了筑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路径:发挥高校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升校园文化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感染力;打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校园网络平台。卢伟昆(2018)认为可以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即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坚持推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办学和育人实践角度。张京泽(2020)认为,一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民族高校办学和育人实践中:立足“四个共同”,把好育人方向;强化国家认同,担好育人之责;增强文化认同,夯实思想根基。二在“双一流”建设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基础与学术根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张利国(2020)指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关联性,深化协同育人新思维;强化育人资源整合和课程建设,汇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体合力;强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常态化开展。朱杰(2019)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完善民族团结所需要的大思政管理体制;其次建设中华民族文化一家亲文化环境和实践场所,构建校园情景全媒体格局。
从人才培养体系角度。孙中芳(2020)论述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加强学校新闻媒体宣传力度;增强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感染力;优化教育资源,扩大民汉合校合班合宿。李芳(2020)认为要充分整合现有课程资源,构建系统教育内容体系:以爱国精神为核心“五个认同”教育;以民族平等为基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共享为目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教育;以国籍为标志的国民身份认同教育;以中国梦为载体的民族使命担当教育。包银山等(2019)构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组织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课程教学模式;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各民族学生嵌入式交往的校园环境。
从高校思政课角度。刘玉(2020)阐述了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水平;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灵活运用现代媒介;引导学生知行合一,加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包银山等(2019)论述了要积极发挥思政课在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思政课体系教学加强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通过思政课教学促进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升。
从校园文化建设角度。谭天美等(2020)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中华文化校园符号化,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归属感;学校仪式呈现制度化,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关怀感;民族团结教育观念化,深化学生对中华民族使命感。杨胜才(2020)从校园文化建设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坚持培根铸魂,打牢思想基础;坚持交流互鉴,打牢情感基础;坚持价值引领,打牢文化基础;坚持理论先行,打牢理论基础;坚持“三全育人”,打牢群众基础。
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刘吉昌,金炳镐(2017)论述了各民族青年大学生应该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练就过硬本领;要勇于创新创造;要艰苦奋斗、谦虚谨慎;要锤炼高尚品质。
从方法来看多数学者认为要加强思政课程教育以及体系的完善,微观上坚持从教学内容入手,从教师选择与课程内容方向层面进行改变,加强宣传教育;少数学者提出利益分配论,以物质利益层面对如何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行分析。但都呈现出两边倒的问题,未能将其融合,很多学者虽然提出许多方法,但缺少深入开展和了解,这是下一步研究方向。